作為去年市場上的明星產品,華為P9的表現可以用叫好又叫座來形容,不管是機身設計還是徠卡雙攝,在國內外也都是備受好評。然而手機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尤其是在國內各家產品如此繁雜的大環境下,不僅要出新,還要創新,否則就會迅速被淹沒在茫茫機海之中。一年之后,華為P10頂著江湖大哥的名號來到消費者面前,它能否扛起華為大軍打天下的重任呢?今天我們不妨就先來看一看華為P10的具體表現。
外觀:新設計還是老套路?
用一個詞來形容以往P系列的產品設計,那就是“不卑不亢,男兒本色”。從華為P8開始,金屬機身配玻璃貼片成就了今后P系列的設計語言,華為P10作為該設計方案的第三代產品,可以說不論是外觀還是手感,都已經進化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華為P10的機身三圍為145.3*69.3*6.98mm,一體化的金屬后殼在P10上融入了更多的曲線元素,過去機身上有棱有角的地方也全都不見了,所帶來的改變就是機身變得更加圓滑,配合P10的5.1寸機身,握持手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一點改變或許更討女生喜歡。
機身正面聽筒部分也做了金色處理,對整個白色面板會起到一定的點綴效果。這里不妨多說一句,如果想在機身正面增加自己的辨識度,除了放置自家Logo外,在聽筒的造型上各家也可以再多花一些心思,比如HTC那樣夸張的上下對稱式開孔,或索尼那樣上下隱藏式設計,甚至Nexus 5的小圓點也非常別致。不過小編我個人覺得,或許是出于成本考慮,華為P10沒有上雙揚聲器姑且是個小遺憾。
之前華為P9前面板上下部分起點綴作用的橫線不見了,其實小編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那種設計,就像白色襯衣上的暗格紋理一樣,作為點綴既不耀眼又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華為P10指紋識別由背部改為前置之后,指紋識別并非按壓式,而是位于機身前面板玻璃下方,但需要注意,這里是識別區域而非識別按鍵。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來玻璃表面的抗刮花能力還是有保證的,也不必擔心色差問題,二來就是沒有開孔沒有按鍵不必擔心機械壽命和內部進水進灰,同時制造成本也更低。是一舉多得的方案。
華為P10指紋識別區域除了日常解鎖和支付以外,這次還加入了輕觸返回,長按回到桌面,滑動該區域可以進行多任務切換。其實IT之家小編我個人倒覺得,在安卓本身的交互已經非常成熟的時候,另辟蹊徑的風險其實很大,在這么小的區域實現如此多交互,體驗上很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好在華為還是比較開放提供了兩種選擇,自己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物理導航鍵之后,還是換回了虛擬按鍵。安卓7.0雙擊多任務切換應用這個大殺招,在交互上既簡單又實用,所以指紋識別區域更多時候還是讓它充當指紋識別吧。
這次華為P10在外觀設計上著重對背面下了一番心思,P10背面的主要改變有四處,其一是指紋識別的移除和自家Logo位置的上移,其二是玻璃貼片的顏色同機身保持一致不再是統一的黑色,其三是底部天線也做了曲線處理,同機身輪廓相融合。以上三點共同造就了背部更強的一體感,在背部設計上走簡約而不簡單的思路。
華為P10第四點改變,也是P10本身在設計上的一大看點,那就是華為P10首次將金屬做得不像金屬了。在解決指紋油污的問題上,華為給出了金屬鉆雕這個解決方案。通過極致精密的CNC加工,在金屬的表面雕刻出百萬個微米級的“金字塔”結構,不得不佩服。這套工藝走下來后,一來確實能有效緩解指紋和油污,二來金屬在低溫環境中冰冷的感覺不見了。
在觀感上,找遍全世界的金屬手機也不會有這種流動光影的效果,而且隨著觀看角度的不同其折射效果也是不同的,觸感上有些粗糙,但不粗制濫造,反而非常規整,很有特點。可以說,能把金屬玩出花來的,除了索尼的XZ現在華為P10也算一個。
這次華為P10總共推出了6種配色,除常規的黑白金三色外,同樣也保留了近期備受好評的紅藍配色,不過其中只有藍色和金色為鉆雕工藝,除此之外華為還與色彩機構PANTONE合作推出的新配色“草木綠”。
其中草木綠配色最為時尚活躍,除了曾經的Lumia系列,綠色在市場上真的不多見,草木綠配色的華為P10確實能給用戶帶來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人群中也會具有相當的識別度。作為最有可能缺貨的一個配色,感興趣的朋友上市后趕緊批發吧,買回來掛閑魚,相信未來一段時間能讓你額外賺不少錢。
EMUI 5.1體驗:底層優化、深度學習
今天的科技圈里,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詞匯掛鉤,手機本身開始變得越來越“通人性”。在EMUI 5.1當中,華為也為其加入深度學習和智能交互的特色功能,以此增加手機的易用性。EMUI進化到現在的5.1版本,在基礎功能的完善程度上已經可以同國內的兩大先驅MIUI和Flyme并駕齊驅,像大家熟知的移動支付、微信雙開已經屬于司空見慣的常用功能,這里就不多做詳細說明只挑重點。
華為在EMUI 5.1當中加入了一項叫做HUAWEI Ultra Memory的技術,它可以對系統內部產生的碎片進行實時整理,智能的壓縮內存并進行內存回收,以此來保證系統的流暢度。像這種針對系統底層的優化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或許感受并不明顯,但長久來看是一項重大更新,類似的功能自然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作為更加智能的EMUI 5.1,通過EMUI的深度學習,它可以對用戶的日常操作行為進行檢測和分析,對系統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調配,再結合HUAWEI Ultra Memory技術,官方稱APP的啟動速度較上代可以提升30%。
經過試用華為P10的系統響應確實很快,系統也非常跟手。在日常使用中,不論是日常應用的加載還是游戲的運行,華為P10均展現出了作為一臺旗艦機該有的姿態。在麒麟960和EMUI 5.1的配合下,再談流暢度的問題就有些浪費篇幅了,用戶只需要知道華為P10的流暢度屬于旗艦級別,只要用戶平時不亂折騰,日常使用基本不需要擔心流暢度的問題,以上除了華為在系同底層的優化外,其中麒麟960的強大性能自然是功不可沒。
華為P10采用的麒麟960芯片在經歷了幾代迭代升級之后,其綜合水準已經是業內頂尖。作為首顆Cortex-A73芯片,在CPU能效方面比上代提升18%,GPU方面麒麟960采用了8核心的Mali G71,能效提升15%能耗比提升40%,再搭配4*A73+4*A53架構,在保證高性能的同時又保證了較低的功耗。
另外HUAWEI SuperCharge快充技術也支持低壓快充,同時還配有15層安全保護機制確保充電安全。經過實測3200mAh的電池0-100充電時間為110分鐘。IT之家小編我個人推測或許并非正式版也或許是因為評測樣機的原因,并有達到官方的宣傳效果,真正的快充恐怕要等國內上市后才體驗得到。
1小時的續航測試,分別是微博、拍照、游戲、在線視頻、音樂、通話,各10分鐘總共1小時,來模擬用戶日常的使用情況。華為P10掉電13%,其中拍照部分耗電最多,10分鐘總共掉電5%,游戲10分鐘掉電3%,其它環節掉電只是毛毛雨。看來雙攝的數據計算量還是非常大的,測試期間華為P10機身并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發熱情況,這一點在旗艦機型當中還是值得表揚。
綜合華為P10的續航成績來看,3200mAh的電池正常使用一整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如果平時省一點堅持兩天也是可以的。
身為做通信設備起家的華為,在網絡連接方面的技術自然是實力雄厚。說到網絡連接,幾乎是用戶最難體驗到差距的地方,但是華為P10這次只能說是更好的鞏固了這種優勢,只是通信和定位這些基礎功能的體驗方面,越是做的優秀用戶越難以察覺。
華為P10這次采用了WiFi雙天線設計,通常情況下差距或許并不明顯,但是在一些特殊場景下,雙天線對信號顯然擁有更好的連接和接收能力。其中P10 Plus版本還支持4.5G網絡,采用更加先進的四天線設計,在支持LTE Cat12網絡的同時,還可以改善LTE通話質量。
在日常使用中,華為P10接打電話的通話質量都非常優秀,幾天的使用下來并沒有出現信號丟失或信號弱的情況,在這些基礎功能上華為P10還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在一些沒有信號覆蓋的場景中,華為P10還提供了HiGeo定位技術,其原理就是通過結合大數據衛星和蜂窩網絡數據進行定位導航。或許一般的用戶未必用的到,但是對于經常出遠門開車的朋友,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或許會用到這個功能,保證關鍵時刻不會掉鏈子。
影像系統:新一代的美顏徠卡
作為華為P10最主要的賣點,也是繼麒麟960之后的又一大傲視群雄的技能,華為P10這一代徠卡雙攝除了采用新的SUMMILUX高端鏡頭以外,前后攝像頭均加入了藝術人像攝影效果。其后置攝像頭也升級為與Mate 9同規格的1200萬像素彩色和2000萬像素黑白的雙攝像頭組合,在保證增加照片細節的同時,不會損失畫質。
前置攝像頭方面,華為P10采用的是一顆f/1.9光圈的徠卡鏡頭(P10 Plus光圈為f/1.8),像素為800萬,當畫面中人物數量過多時還會自動切換到廣角模式,對于喜歡群居自拍的女生們來說,這個功能或許比麒麟960殺傷力更大。
通過自拍樣張來看,首先美顏的問題還是不需要擔心的,華為P10的自拍樣張是根據膚質增強算法來進行美顏的,而非簡單的直接涂抹,不同膚質的用戶或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樣的美顏算法相對來說更有針對性。另外華為P10還會對人臉進行一定的補光,即使在逆光環境下,臉部的曝光也能得到保證。同時華為P10還會提亮你的雙眼,讓自拍看上去更加有神,效果類似帶了美瞳。
不過華為P10對于背景和人物的分離識別算法還是經常會有識別出錯的時候,比如照片當中的衣服部分就明顯被識別成了背景而虛化掉了。希望華為可以在后續的軟件算法上繼續升級加以優化。
廣角模式下,華為P10會自動對自拍畫面進行識別,當檢測到鏡頭與人臉存在一定距離的時候,便可開啟廣角模式,只是開啟之后效果就像自帶自拍桿,畫面可以根據你的拍照需求容納更多的人物,拍攝效果確實不錯。但問題還是出在背景虛化上,如果大家比較介意,可以選擇關掉藝術模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另外,華為P10在后置人像模式下,相比前置人物的背景識別效果要好,但還是能明顯感受到后期處理的味道更濃一些,人物的邊緣有一種被摳圖的感覺。
手機成像的最終目的就是照片好看與否,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無非就是做好兩點,第一是色彩,第二是構圖。其中構圖是可以通過先天的審美和后期拍攝經驗習得,而色彩則輕易不好把控。
可以說華為P10最擅長的徠卡調色,基本上就幫你解決了色彩的問題,不管怎么拍都會給人一種特殊的格調在里面,而通常人們把這種風格稱之為徠卡。無形之中,華為的徠卡模式幫你拍出了一張張別有風采的好照片,這個時候白平衡、細節還原似乎都顯得不再那么重要,以華為P10的樣張來看,其各項基本素質自然是處于頂尖水準的,大家也完全不需要擔心,這里只講重點,那就是徠卡的調色。(以下圖片均為上圖徠卡模式,下圖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徠卡鮮艷模式
▲自動模式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里的徠卡調色絕非是加入一個濾鏡算法那么簡單,而是在白平衡算法上進行底層的調教,在濾鏡軟件中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調出這種帶有德味照片的,讓用戶知不覺間就拍出了好照片,這才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作為華為P10的主打賣點,華為并沒有過分吹噓而是真的實力不俗。
這里不妨多說幾句,近幾年雖然市面上各家都在拍照上下功夫,但真正能幫助用戶拍出好照片的,除了iPhone的萬年不犯錯和三星對畫質色彩的還原,徠卡的特殊調色肯定也算一個,這個時候幾千萬的像素和零點幾秒的對焦反而沒有一個調色來的更具吸引力,只要在這些基礎環節上不出致命的錯誤,那么最終的成像好看與否才是引導用戶購買的關鍵性因素。
就整個相機體驗來看,華為P10在對焦速度、成像速度以及取景器的操作這些基本功能的體驗還是非常優秀的,不管是激光對焦還是相位對焦還是3D人臉檢測,這些功能哪怕再怎么耀眼,在徠卡的調色風格面前都顯得不值一提。可以說,徠卡的調色已經成為華為P10影響系統中的重中之重。
總結
差異化這個詞,是近幾年大家都在苦苦探索的一個熱點,何為差異化?擁有辨識度的外觀,自由掌控的芯片定制,獨家定制化的成像系統,我想至少在這三點上,華為做到了并不輸蘋果三星的差異化。
雖然可能還有些許地方做的不夠完美,但是以華為P10如今的戰斗力,至少在國內并不妨礙它與蘋果三星一較高下。可以說,2017年年初,華為P10為各大友商開了個好頭,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相信其他家也不甘示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華為P10依舊顯得十分的耀眼。
在華為P10身上,我們看到了它的作為國產品牌,著實又硬氣了一回,這是一臺本土化的國產旗艦產品,相比國外品牌顯然它更適合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作為一個強大的國產品牌,我們有理由去支持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