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為喜歡蘋果apple產品的ipad2做詳細的功能介紹,還是中文的哦。總結一下:cpu快4倍,顯卡強9倍。更輕(601g),更薄(8.8mm)前后雙攝像頭,3軸陀螺儀等。從硬件的角度,iPad 2也帶來了巨大的提升。總體而言,它配備了蘋果A5雙核處理器,運行速度和圖像處理能力顯著提升。而且,它還具備了前后雙攝像頭,并增加了三軸陀螺儀等配置。通過表格,我們能更為直觀地看到。
iPad2
先來看看iPad2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1. cpu快4倍,顯卡強9倍。——簡單的說,更快了。
2. 更輕(601g),更薄(8.8mm),屏幕不變,電池一樣耐用。
3. 前后雙攝像頭,3軸陀螺儀,改進的喇叭,帶來更多應用體驗。
3. 基礎wifi外可適配WCDMA及CDMA2000網絡,聯通及電信可引入。
4. 起始價格(499da0)不變,黑白兩色,3種容量,3種網絡搭配,一共18種配置可選。
對,硬件上沒有任何出奇!沒有Retina視網膜屏幕,沒有4G網絡。軟件上沒有特殊的進化,只是將現有平臺的應用做了移植整合。
以iPad2發布為標志,蘋果再次將所有競爭對手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Ipad硬件介紹
首先,硬件配置與對手處于同一水平上,性價比具備優勢,更在上市時間上占據先機。
以搭載NVIDIA的Tegra 2雙核處理器,使用3.0蜂巢系統的moto xoom為典型的android平臺將不再具備明顯的硬件優勢。并且xoom預計上市時間是3月底,而iPad2在三月中旬就可到達第一批消費者手中。
更需要注意的是:一貫以來由于品牌、風格和杰出的用戶體驗,蘋果產品長期以來存在明顯的價格溢價,但此次在平板領域蘋果反而能在平板領域提供最具備性價比的產品。對手的價格戰將不再是針對蘋果的有力武器。目前,摩托羅拉Xoom的裸機售價高達799美元,而低配版iPad的售價僅為499美元,最高配置的也不過829美元。差距十分明顯。
通過分析,這種反常現象的原因有三個:首先,蘋果動用巨額現金儲備預購零部件和生產能力,在觸摸板和顯示屏上具備價格優勢;其次,約有33%的iPad通過蘋果專賣店和網站銷售,蘋果無需向渠道分銷商支付傭金;最后,iPad使用的處理器由蘋果自行設計,這種垂直整合使每臺iPad的成本降低了10美元。
另外,我們不得不想象下當閃存產量不足時,因為蘋果預先的現金采購,會不會再出現09年各個硬件廠商無法采購到足量的閃存的現象?當然,如果蘋果不再出現iphone4因為屏幕產量限制出貨量的問題。而從iPad2自身的配置上,并沒有發現明顯可造成瓶頸的新硬件。在設計上,應該也避免了出現以上狀況的可能性。jobs宣布2010年iPad銷量超過1500萬臺,而分析可知,iPad占據了2010年平板銷量的78%.根據預測,2011年,iPad出貨量可超過3000萬臺。由此可斷言,未來的一年iPad將繼續占據平板電腦出貨的主流,總量上,將繼續維持70%的占有率。
而在中國市場上,這種性價比的差距,更將有決定性的作用。作為相關的競爭對手,如果不能在此問題上有好的解決方案,必然會在中國的中高端市場遭遇滑鐵盧。
其次,繼續其軟件及平臺整合的顯著優勢。
添加的雙攝像頭及3軸陀螺儀與iphone4的基本硬件配置拉平,應用的開發上有了顯著的繼承,更多好玩的游戲及應用可加入iPad的行列。新加入的facetime視頻通話功能在大屏幕iPad上的體驗無疑是更好的!而以Mac os上特色的iMovie及GargeBand引入,給媒體及藝術愛好者更多的發揮空間。
App store內iPad相關的應用繼續遠大于android market上的相關應用。而因為付費及用戶量的差別,開發者顯然在ios的相關應用上,更投入精力。所以體驗與穩定性上,iPad的使用體驗必然要強于android平臺的各種平板。
更因為目前android平臺的開放性,廠商追求硬件的差異化,更給軟件的適配帶來巨大的困難。而各個廠商投入力量的有限,也限制平臺穩定性的提升。開放性是技術極客追求的,而華麗穩定可信賴,才是多數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東西。
針對中國市場,雖然目前追求蘋果及鼓吹其使用體驗的都不是蘋果商店模式的直接使用者,但多數一般使用者,依然給蘋果商店帶來的巨大的消費及利潤。可以想象,以正常渠道購買蘋果設備,并正常使用的消費者,擁有一張可在蘋果商店消費的雙幣種信用卡是多么平常的事情?所以,從趨勢上說,如果在蘋果產量可保證的前提下,iPad必然繼續保持國內主流高端平板電腦的占有量。
平板熱潮將至,你的泳衣準備好了么?
從去年4月蘋果發布iPad開始,google已經有專門為平板定制的android 3.0系統,并已經有搭載其系統的moto xoom推出,而黑莓公司的PlayBook也有搭載專用系統的平板實機流出,HP公司于近期也推出搭載web os的Touch pad.
而從最新的德國cebit大展上看,平板也是絕對的主角!而從對1月份已經結束的巴塞羅那CES大展的參展平板廠商的分析看來。已經推出平板的廠商更是來自不同的領域,既有聯想、華碩、戴爾這些傳統的電腦制造商,也有黑莓、三星、摩托羅拉這些手機廠商,還有夏普、優派、AOC等顯示器制造商。此外,家電、數碼、硬件等行業的知名品牌也大量涌入。光是在本屆CES上展出平板電腦的企業,就在50家以上。注意,這還不包括那些山寨品牌。
從分析可見平板電腦具有以下趨勢:
趨勢一:10英寸和7英寸將成主流
趨勢二:多數平板預裝Android系統
趨勢三:多數平板電腦都支持3G上網
趨勢四:32GB的固態硬盤將成為主流
而從今天iPad2的發布上看,其完全符合市場的潮流趨勢,并且如上所言,iPad2達到了硬件配置,做工與價格的最佳平衡。所以對未來一段時間(一年左右)平板市場的預測上看,蘋果的iPad2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占據主導并為主流。
從電腦發展的潮流上看,雖然我們不能說jobs發明了平板,因為蓋茨早就帶來了table pc。但蘋果的操作及體驗是全新的,jobs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并給出了產品示范。這不簡單是前兩年上網本的風潮,不只是對主流pc的功能精簡,而是帶來了一種新的操作方式及全新的使用體驗。歷史上看,我們發現筆記本電腦能完成臺式pc的大多數工作,而更便攜,價格也合理的時候,臺式pc的銷量就開始銳減;當我們發現筆記本的性能超出了我們多數任務的要求,而更小更便攜的更便宜的上網本一樣能完成同樣的事務的時候,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就開始銳減了;而現在,平板電腦提供了更小更便攜的硬件,完成我們需要的多數功能,且提供了更好的體驗,甚至因為其特性,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此時,人們會做出何種抉擇?
無疑平板電腦不會完全取代傳統電腦,需要人的需要,不需要的人依舊不需要。但其已經開始了一種新的硬件模式,并對傳統意義上的個人電腦市場帶來沖擊。而針對真正需要平板電腦的用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iPad依舊是最具性價比的終端產品。
iPad
蘋果iPad并不是平板電腦,總體定位應該是一種介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娛樂和上網終端,iPad擁有不錯的用戶體驗,其定位卻令很多人迷惑 iPad的定位是什么。
蘋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產品,只有四個按鍵,與iPhone布局一樣,可以實現瀏覽互聯網、收發電子郵件、觀看電子書、播放音頻或視頻等功能。在iPad發布之初,我曾經對這款產品的用途產生了一些懷疑,甚至搞不清楚iPad的明確定位,隨著實際使用iPad的這段時間,我漸漸明白了這款產品的實際定位和用途,下面就是我對蘋果iPad功用的全面解析。
iPad的參數細節:厚度為1.27厘米,重量為0.681千克。采用9.7英寸IPS顯示屏,支持802.11n WIFI、2.1+EDR的藍牙協議。機身使用1GHz CPU,有16GB、32GB、64GB的存儲容量可選擇。最長10小時的待機時間,并且電池是可以更換的。
?
使用體驗:易用性,觸摸屏
蘋果iPad的一大特點就是好看且易用,對電腦不熟悉的用戶都可以輕松上手,對于老人和兒童來說這點很利于iPad的普及。長時間的待機性能、觸摸屏都加大了iPad的易用性,就使用時間而言,通常iPad可以使用8個小時的時間,比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時間都要長,觸摸屏的操作非常直觀而樂趣橫生,使用鼠標和鍵盤的用戶也很容易使用。
電子閱讀器
蘋果iPad支持標準的EPUB格式的電子書,其中最為常用的閱讀器包括蘋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閱讀界面極佳,支持蘋果的網絡書店,不過書店目前大多數書籍都是英文的,中文書籍較少,因此只能依靠同步本地電腦的EPUB格式的電子書文件到iPad里,同步的方法和同步MP3音樂文件類似,在“編輯”-“偏好設置”中,選擇顯示“書籍”,然后選“文件”-“將文件添加到資料庫”,把本地電腦的EPUB文件添加,同步iPad的時候選擇同步書籍即可。
Stanza是免費的電子書EPUB閱讀器,這個閱讀器的功能非常強大,最重要的一點是支持很多在線書庫,用戶可以直接瀏覽很多在線書庫而無需同步本地文件,比較知名的在線書庫包括“書倉”和“掌上書苑”。
用iPad看電子書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iPad太重了,長時間拿在手里會很累,紙質的書籍和Kindle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iPad的重量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Pad最為電子閱讀器的優勢,長時間用iPad看書必須要有個支架才好。
游戲性
在iPad的應用商店里,最熱門軟件中,有大量的游戲應用,可見游戲是除了電子書外iPad的又一個重要功能,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iPad的娛樂取向。
iPad上的游戲大多以休閑游戲為主,其他類的游戲也有,但操作體驗并不高,例如FPS(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操作體驗最好的應該是PC平臺,而動作冒險類游戲則是家用游戲機的天下,以觸摸操作為主的休閑游戲則在iPad上有良好的體驗。
雖然iPad上擁有很多有趣的游戲,但是能夠媲美家用游戲機或PC等游戲平臺的大作卻很少,例如《生化危機》、《最終幻想》這樣的游戲大作,而且 iPad也沒有足夠的機能去運行這些游戲,另外,iPad的存儲空間也是限制大型游戲的一個軟肋,很多用戶購買的16G的iPad,最大只有16G的存儲空間,這對于目前動輒數G的大型游戲來說實在太小了。
蘋果iPad在最初的時候,就被定位為介于上網本和智能手機之間的娛樂終端,它的確能提供相當不錯的娛樂體驗,但是目前還不具備挑戰家用游戲機和電腦游戲的能力。
?
電子相框
電子相框是一種通過小型液晶顯示數碼照片的一款電子產品,iPad內置了電子相框的功能,可以顯示iPad內部的數碼照片,如果只是從顯示效果看,iPad顯示照片的清晰度遠遠高于普通的電子相框,但由于iPad不支持SD卡和USB卡,無法播放外部的數碼相片,因此在使用的方便性上略顯不如。
?
視頻播放
由于蘋果與Adobe在Flash格式上存在爭議,因此當前iPad只支持HTML5格式,導致用戶無法通過正常途徑訪問國內網站上的Flash格式視頻內容,同時默認的Youtube無法直接訪問,目前支持iPad視頻格式的國內網站還不多,片子也很少,用戶只好將本地電腦的MP4格式的視頻傳入 iPad進行播放。iPad播放的分辨率為1024×768大小。
音樂播放
蘋果iPad內置iPod應用,可以用來播放音樂,播放界面類似iTunes,音樂可以將本地的MP3通過iTunes同步到iPad中。但是顯然,iPad體積太大了,把其當作MP3播放器顯然并不合適,這方面iPhone和iPod以較小的體積而勝出。
上網
蘋果iPad內置了Safari瀏覽器,對于通常的網頁來說瀏覽效果比iPhone要好的多,其1024×768的顯示分辨率可以在無縮放的情況下瀏覽大部分網頁,不過目前iPad還不支持Firefox和Chrome瀏覽器,用戶的選擇就只有Safari,由于其不支持擴展插件,不支持Flash,因此對于某些網頁顯示會出現異常,由于不支持ActiveX,iPad對于國內的網銀或支付寶等網站都無法正常訪問。
商務辦公
iPad應用中,還有很多是針對商務辦公的應用,不過客觀的將,針對移動辦公業務,iPad對于筆記本電腦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封閉的系統缺少開放的平臺和軟件,不支持USB、SD外設,沒有視頻輸出接口,外部接口少之又少,但這一些都不如虛擬鍵盤對辦公使用的影響。
例如我在iPad上安裝iSSH連接遠程主機,結果發現虛擬鍵盤幾乎覆蓋了整個屏幕,遠程終端上的文字只能看到幾行,簡直和通過手機上SSH一個效果,使用其他桌面終端產品,效果也是類似。
Office用戶只能使用蘋果自己的辦公產品,其導出到電腦有可能會和微軟Office產生兼容性問題,在文字錄入方面,虛擬鍵盤顯然不如實體鍵盤錄入方便,并且占據了大量屏幕空間。
對于中文用戶來說,輸入法也成為iPad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中文iPad用戶只能使用蘋果內置的拼音輸入法,而不能像電腦用戶那樣使用一些好用的第三方輸入法(谷歌輸入法、搜狗輸入法等),也無法使用五筆等非拼音輸入法,蘋果自己的拼音輸入法,大多數用過的中文用戶可能都不會覺得好用,這使得在 iPad上輸入大量文字很變成一個異常痛苦的任務。
對于辦公用戶來說,iPad鍵盤是硬傷。
總結
蘋果iPad并不是平板電腦,總體定位應該是一種介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娛樂和上網終端,iPad擁有不錯的用戶體驗,其定位卻令很多人迷惑 iPad的定位是什么,如果僅僅是游戲,iPad不如Wii和PS3,如果是上網,那么不如上網本(如不支持Flash,不支持Firefox、 Chrome、IE),如果是電子書閱讀,重量有些重,如果是辦公,缺少物理鍵盤和開放的平臺和軟件。但是如果同時支持上述功能,價格也只有三千多元,那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綜合娛樂終端產品。
iPad陰影下的平板電腦
Android3.0版本的上市適用,能夠讓平板電腦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產品形態。
“要么就不用平板電腦,要用都用iPad。”回顧近一年來乘坐飛機的旅途經歷,深圳一家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大為感慨對記者說。
過去一年,細心的乘客不難發現,使用平板電腦打發無聊的航空旅途的乘客變得越來越多,而且幾乎清一色的使用同一款產品——蘋果公司的iPad。
這是令平板電腦業界既興奮,又尷尬的現實——“iPad的熱銷培育了平板電腦的用戶群,但它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壟斷了這個市場。”愛國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曲敬東這樣形容。
來自CNZZ數據中心的一項調研顯示,截至2011年2月,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占有率約98.89%——“比美國微軟公司的視窗系列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在國內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占有率還要高。”CNZZ數據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如此評述。
而多位受訪的業界人士分析,由于對平板電腦形態,在統計口徑上存在一定差異,如果算上非品牌類產品,“iPad占有率約在90%左右”。但這也足以證明iPad對這個新興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壟斷。
與此相關的產業效應是,蘋果憑借規模優勢,快速地壟斷了部分上游供應鏈資源。在供應鏈成本的門檻下,兩極分化已然顯現。而在蘋果之外的挑戰者,還面臨Android這一原本應用于手機的操作系統,帶來兼容性和穩定性的困擾。
但在現實的另一面,這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本報記者從產業鏈多方了解到,2010年中國市場平板電腦出貨量約在150萬臺上下,業界普遍預計今年市場整體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臺。
“平板電腦市場成倍數的增長率,是傳統PC和手機難以企及的。”一國內PC廠商市場部人士認為,平板電腦市場遠未爆發。
蘋果僅是引爆了這個市場。而對于更多生活在蘋果陰影下的產業競逐者,現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iPad的影子
蘋果顯然不希望平板電腦市場格局生變,相反它希望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市場壟斷優勢。
北京時間3月4日,蘋果公司突然宣布將iPad一代降價1100元RMB。“蘋果一般是采用推出新的版本來刺激銷售,很少采用大幅度降價的策略。”北京三里屯蘋果專賣店一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在曲敬東看來,蘋果iPad罕見的大幅度降價,是清理庫存之舉。
“此時降價盡可能地緩解iPad一代的庫存壓力,同時對競爭對手產品產生抑制作用,從而為iPad2的發售做市場鋪墊。”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蘋果的這種一箭雙雕之舉,將令對手十分難受。
以愛國者N系列平板電腦為例,此前平均約3000元左右的定價,相比較蘋果iPad行貨產品有著近千元的價格優勢。“價格優勢是愛國者應對iPad的重要競爭力之一。”曲敬東告訴記者。
但隨著此次iPad降價,在中國市場熱銷的WiFi 16G版售價僅為2888元。“同樣的價格,讓消費者決定是買iPad,還是買其他平板電腦?這對于任何一個類iPad平板廠商,都是一個難以回避的考驗。”王陽分析。
事實上,同樣面臨考驗的還有外資品牌。去年12月在中國上市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一度被譽為最有可能跟iPad抗衡的產品。根據三星公司提供的數據, GALAXY Tab P1000上市短短4個月,銷量即突破200萬臺。
但據Galaxy Tab P1000在中國的獨家包銷商愛施德一內部人士透露:“春節旺季一過,就面臨iPad降價,這對三星影響不小。”
據悉,Galaxy Tab P1000已經從上市之初6999元的售價,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下調到5000元左右。“受iPad調價的影響,Galaxy Tab P1000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調。”前述愛施德人士透露。
在曲敬東看來,平板電腦是由蘋果iPad開始定義的一個產品門類,而保持價格優勢一直是國產平板電腦產品對抗iPad的競爭力之一。
“目前的產業現狀是,除了iPad其他廠商的量都很小。”深圳一家平板廠商負責人估測,2010年在中國平板電腦市場上,類iPad類平板產品出貨量不到50萬臺。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從平板電腦市場熱炒至今,山寨市場對于平板電腦始終處于觀望狀態——這有別于山寨市場當年對手機和上網本的狂熱。
“連做山寨的都對平板電腦沒興趣,可見這個市場的爆發尚未到來。”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短缺的屏資源
事實上,在對消費類電子產品最為敏感的深圳山寨市場,并非沒有平板電腦的“試水者”,但大多鎩羽而歸。
“蘋果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令其他的平板廠商十分難熬。”深圳一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曲敬東則認為,由于平板電腦是一款由蘋果iPad定義的產品,因此電容觸摸屏,幾乎成了平板電腦產品的標配。
據悉,目前蘋果掌握著全球60%以上的電容式觸摸屏產能——iPad的觸摸屏主要由***廠商宸鴻和勝華兩家企業生產,它們的產品大部分被蘋果包了下來。
“事實上,部分大陸廠商也能提供電容式觸摸屏產品。”前述深圳平板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但生產一個適用于平板電腦的高性能的觸摸屏,其工藝要求非常高,往往還需要廠商和觸摸屏生產廠合作開發,事實上真正能生產高性能的電容式觸摸屏廠商并不多。
“事實上,電容觸摸屏市場一直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和平板電腦的熱銷,對電容觸摸屏的需求,短期內難以緩解。
深圳平板電腦廠商創智成科技總經理徐建平則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平板電腦的電容式觸摸屏主要來源于***廠商,而***廠商目前產能有限,這進一步推高了電容觸摸屏價格。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電容式觸摸屏價格就沒有下調過,而且供貨緊張。”徐建平告訴記者,對于相當一部分平板電腦廠商,屏資源短缺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
曲敬東亦對記者表示,由于蘋果有著龐大的采購量,往往能夠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規模化的采購上游屏資源。這對其他競爭對手,造成缺貨和成本的雙重擠壓。
不止于此,除了觸摸屏之外,蘋果還大量買斷關鍵的零部件,例如圖形處理器、隨機存儲器(RAM)、Nand-flash內存等——這些都是生產高性能平板電腦產品不可或缺的供應鏈。
“你會看到這樣一個平板電腦市場現狀。”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一方面三星、摩托羅拉這樣的產品價格高企;另一面,比iPad有著價格優勢的平板產品,在產品性能上差距太大。
Android的困境
上游供應鏈的瓶頸,顯然還不是困擾平板電腦產業鏈全部阻力。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除了蘋果iPad采取獨立的操作系統配置外,絕大部分的平板電腦產品采用Android——這款原本為手機平臺設計的移動操作系統, 有的采用2.1版本,有的采用2.2。
“Android的本質是一款針對手機平臺設計的操作系統,當它用于平板電腦平臺之上,或多或少會存在適配上的差異。”壹人壹本副總裁方禮勇這樣告訴記者。
譬如,基于Android平臺的平板電腦,在多任務顯示上,反應不夠流暢。“Android的設計是專門針對手機的,手機的多任務處理不會有平板電腦那樣頻繁。因此,將它運用至平板電腦時,會存在一定的不適應。”一國內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透露。
正因為如此,專門針對Android平板電腦構架的芯片解決方案,在市場上也實屬有限。本報記者了解到,高通、飛思卡爾、英飛凌、TI等國際通信芯片大廠雖然都有涉足,但出貨量并不大。
Android平板電腦芯片方案供應商瑞芯微市場總監陳鋒告訴記者:“系統的穩定性,是目前Android平臺平板電腦最大的一個考驗。”
曲敬東也對記者表示,在愛國者平板電腦的研發過程中,基于Android系統的穩定性,也是研發最重要的一項投入,“只有一些大的廠商,穩定性問題才會解決得很好”。
而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少的中小品牌Android平板電腦,在系統穩定性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基于Android的平板電腦遠沒有手機產品那樣的成熟。”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
不止于此,Android操作系統不斷頻繁的版本升級,這個困擾手機平臺的難題,也同樣影響著平板電腦的開發者。
“相對于Android手機僅面臨系統版本升級的困境,Android平板電腦還面臨手機應用軟件與平板的不兼容問題。”前述平板廠商人士分析。
盡管作為開放的系統平臺,目前Android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個應用軟件,但絕大部分是針對手機平臺設計。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同樣一款游戲應用,在手機上操控和在平板電腦上操控,體驗完全不一樣。”前述平板廠商人士透露,甚至部分針對手機設計的軟件應用在平板電腦平臺上,完全跑不動。
這讓Android平臺的平板電腦廠商,不得不耗費更多的成本,去做應用軟件的二次開發和適配工作。“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負責應用軟件商城的工作。”方禮勇告訴記者,該團隊主要是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對Android平板電腦平臺做一些優化和適配工作。
即便如此,面對Android數以十萬以上的海量應用,真正能夠穩定應用在Android平板平臺上的實屬有限。一個可供參考的細節是,壹人壹本的應用商城大約只有700個應用,而愛國者自己的應用平臺也僅有1000個左右的應用。
靜待Android 3.0
“事實上,在Android 3.0版本正式適用之前,市場上并沒有真正成熟的基于Android平臺的平板電腦產品。”某家國內品牌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直言不諱。
該觀點或許過于武斷,但可窺看目前的產業困局。靜待Android 3.0成為這個行業的整體期守,當然蘋果公司除外。
今年2月3日,谷歌正式發布了專用于平板電腦的Android 3.0 Honeycomb系統——這是首個基于Android的平板電腦專用操作系統。
為數不少的業內人士認為,在Android 3.0之前,Android平板只是簡單的“手機放大版”。 Android 3.0則是谷歌針對平板的大屏幕而做的全新設計,在界面、桌面客戶端等細節均做了大量改進。
這些改進讓Android 3.0在多任務處理、提醒等方面的使用體驗更好。“Android 3.0版本的上市適用,能夠讓平板電腦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產品形態。”陳鋒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Android 3.0的推出,網頁版Android Market正式發布——這讓谷歌的應用軟件市場走出手機的小屏幕,在平板電腦上也能顯示。平板電腦將有自己的應用軟件市場,而不用飽受“嫁接”手機應用軟件帶來的困擾。
“我們一直在關注和跟蹤Android 3.0系統的情況。”方禮勇告訴記者,一旦Android 3.0系統成熟,硬件適配合理,壹人壹本肯定會推出相應的產品。
更為期待的則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型平板電腦廠商,甚至山寨廠商。“Android 3.0一旦穩定成型,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嘗試。”前述深圳平板電腦廠商人士直言,如果Android 3.0的硬件適配在一個合理的成本范圍內,肯定將有大量的廠商會批量上市。
與此同時,上游屏資源的短缺現狀,也出現改善的跡象。本報記者從多家與***電容式觸摸屏廠商有著合作的平板廠商了解到,隨著平板電腦產量的增加,上游廠商已經開始不同程度的擴產。
“屏資源緊張的情況,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緩解,價格也有望下降。”徐建平告訴記者,屆時將有更多的廠商參與到平板電腦產業,蘋果或將面臨壓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