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行業正處于爆發期,市場格局未定。前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雙寡頭坐鎮,后有群雄環伺。此時,一向低調的孚能科技卻“意外上位”,登陸科創板,成為動力電池領域新的黑馬。
隨著孚能科技的上市,以及戴姆勒成為孚能科技的股東,動力電池行業雙寡頭的格局或生變。群雄逐鹿,半路“殺出”的孚能科技何以成為黑馬?上市之后,孚能科技距離成為“電池大王”還有多遠?
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誕生了!
7月10日,素有“軟包動力之王”的孚能科技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結果公告》,此次上市孚能科技募集資金34.05億元。7月17日,孚能科技將于上交所敲鐘,正式于科創板上市。
早在去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的IPO就獲受理,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之后,孚能科技高效過會,如今不到一年又正式上市。
“黑馬”殺出
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整體技術方案的提供商,也是高性能動力電池系統的生產商。自成立以來,孚能科技一直專注于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提供動力電池整體解決方案。
在動力電池市場,孚能科技以做軟包三元而知名,且在此領域成為國內老大,全球領先。招股書顯示,在軟包動力電池方面,2017年、2018年孚能科技的出貨量和裝機量連續兩年均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孚能科技也因此被稱為“軟包動力之王”。
作為中國第一批實現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本次IPO,孚能科技募集的34.05億元,主要用于擴充軟包電池產能。
雖然孚能科技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不及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領頭羊,不過孚能科技發展至今已十年有余。2009年,王瑀博士回國創業,創辦了孚能科技。
在此之前,作為里斯本技術大學理學博士的王瑀,就在美國硅谷成立了Farasis能源公司,并獲得了美國能源部、自然科學基金會等頒發的新能源技術開發獎20多項,此外還申請了30多項技術發明及創造專利。
創辦孚能科技之后,王瑀將Farasis能源公司的新型錳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產業化,有了如今孚能科技的業務。
現在提起孚能科技,就繞不開其代表性的軟包電池。孚能科技的軟包電池主要應用于新能源乘用車、專用車,尤其是中高端車型。
如今在國際市場,特別是高端品牌車型上,軟包電池很受歡迎,長期以來是全球鋰離子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之一,在消費型鋰電池領域,軟包電池滲透率更是超過70%。
根據EVsales相關數據,2018年全球銷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車中,軟包電池配套占2款;排名前十的車企中,7家車企已采用軟包動力電池方案。到了2019 年,全球銷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車中,軟包電池配套上升至4款。
近年來,隨著包括孚能科技在內的軟包動力電池企業在技術和工藝上的突破和進步,軟包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提高。
GGII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軟包動力電池出貨量為23.1GWh,較2017年增長73.7%。未來,隨著軟包動力電池成組效率的不斷提升、成本的不斷降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優異的軟包動力電池預計將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選擇之一。
從出貨量看,2018年中國軟包動力電池出貨量已達10.1GWh,同比增長48%。GGII預計到2025年,中國軟包動力電池的出貨量將達到88.6GWh。
2018年、2019年, 中國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裝機量分別為 4.58GWh、 4.08GWh,占新能源乘用車裝機量的比例分別為13.85%、9.70%。盡管2019年國內軟包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下降,但隨著全球主流整車企業逐步選擇軟包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重要技術路線之一,中國軟包動力電池的市場占有率也將有所提升。
毫無疑問,作為國內的“軟包動力之王”,孚能科技踩在了節點上,正從中受益。
底氣何來?
從招股書披露的情況看,2016年以后,孚能科技的發展駛入快車道,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由4.68億元增長至22.7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0%。
2019年,孚能科技實現營收24.5億元,凈利潤1.31億元。對于2019年業績的增長,孚能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一方面公司報告期內產能不斷擴大,2017-2018 年有效產能分別為1264MWh和2018MWh,2019年進一步提升到3134MWh,產能的提升使其將不同客戶的訂單轉化為實際的收入和利潤,降低單一產品、單一車型、單一客戶對于公司業績的影響,銷售提升又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產品議價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三元軟包電池的市場滲透率的提高,孚能科技作為行業龍頭將分享成長紅利。
目前,孚能科技擁有江西贛州、江蘇鎮江兩大生產基地。其中江蘇鎮江一期和二期項目從2018年下半年啟動,預計2020年先后投產。屆時總產能將達21GWh。
此次上市募集資金到位后,孚能科技將啟動鎮江三期項目。隨著三期項目的建成投產,未來孚能鎮江將成為其在國內重要的生產基地。
招股書里,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戶為北汽集團,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對其 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7.57%、83.58%和47.58%。報告期內,孚能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 99.78%、99.77%和95.82%。
此外,孚能科技的國內主要整車企業客戶還包括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長城集團等。
2019年9月,孚能科技拿下戴姆勒電池大訂單,這也意味著,像寧德時代背靠寶馬一樣,孚能科技也站上了全球化競爭的舞臺。就在此次孚能科技IPO募資時,戴姆勒成為孚能科技的股東,雙方正在深度“綁定”。
“綁定”奔馳
7月3日,戴姆勒宣布出資9億元入股孚能科技,持有其約3%股份。這是繼大眾入股國軒高科之后,又一家傳統汽車制造商巨頭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聯姻。
戴姆勒是國際知名的整車企業,是全球最大豪華車生產商之一、最大商用車生產商之一、最大卡車生產商之一。
早在2018年,孚能科技就與戴姆勒股份公司、北京奔馳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確定了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后者的動力電池供應商。2019年9月,孚能科技IPO前夕,戴姆勒發布公告稱與孚能科技建立可持續伙伴關系。
孚能科技的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戴姆勒取代北汽集團成為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額達6509萬元,同比增長82.09%。
這次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背后是其大量擴張新能源產品的戰略,帶來的對動力電池的渴求。
在各個大型車企龐大的電動化戰略目標下,動力電池的需求正在飛速增長。不過,歐洲擁有戴姆勒、寶馬、大眾等車企巨頭,相比之下,同樣出色的動力電池企業并不多。
在車企巨頭將目光轉向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時候,后者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據悉,全球有近三分之二的電動車鋰電池是在中國生產的。
SNE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企業占據全球出貨量86.88%的份額,而這些前十企業均為中日韓企業,上游材料供應商也多數分布于中日韓地區。
與巨頭車企的“綁定”,尤其是入股,使得孚能科技和奔馳可以深入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此外,奔馳宣布“在特定技術和商業條件下,孚能科技作為供應商可盡早參與到梅賽德斯-奔馳EQ產品下一代的項目中。”
Markline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流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平均已接近2%,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平均滲透率將達到10%-15%左右。無疑,未來全球主流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力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Marklines預測,到2025年戴姆勒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將與寶馬持平。可以預見,隨著合作的深入,作為戴姆勒動力電池的供應商,孚能科技將在其全球的電動化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說寧德時代憑借寶馬背書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那么孚能科技牽手奔馳,對于剛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的孚能科技,未嘗不是新的機會。
業內預判,未來中國動力電池前五家將會占據市場份額的70%-80%。這也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寧德時代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改變。
你之前了解孚能科技嗎?你覺得孚能科技能否挑戰寧德時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