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電氣(GE)一直對金屬3D打印情有獨鐘。在過去的幾年中,GE 明顯表現出想要用3D打印實現其航空領域的“飛天夢”。他們不僅在3D打印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將投資擴散到3D打印教育領域。
GE頻頻布局3D打印 欲打造航空領域“飛天夢”
幾個月前,GE宣布收購當今兩大金屬3D打印豪強德國SLM Solutions和瑞典Arcam,一舉震驚整個業界。出人意料的是,在10月27日凌晨,通用電氣宣布斥資近6億美元買下了“備胎”德國3D打印企業Concept Laser 75%的股權。
GE之所以將目光瞄準德國SLM Solutions和Concept Laser,是因為這兩家企業都是激光金屬3D打印公司,其技術適合打印精度較高的飛機零部件;而Arcam屬于電子束金屬3D打印公司,其技術適合打印大件的精度要求不高的飛機零部件。不過,德國SLM Solutions卻不滿被收購股價,該收購案以失敗而告終,GE不得不轉向Concept Laser的懷抱。
眾所周知,一架新飛機的研發周期需要10~20年,而飛機的試制最難的部分是樣件制作。3D打印技術則可以免除做首件所需要的專用工卡具、刀具、模具等。因此,3D打印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可以快速做出首件來進行裝配、試驗、驗證。最終,飛機的研發周期也可以縮至最少3年時間。
作為全球航空工業巨頭,GE自然不會放棄如“利器”一般的3D打印技術。實際上,GE在3D打印領域的投資遠不止收購Concept Laser等這么簡單。
2014年7月,GE投資5000萬美元生產3D打印的噴氣發動機燃油噴嘴。通常,飛機發動機噴油嘴的零件十分復雜而無法通過傳統方式生產。GE為解決這一困境,曾經花費十余的的時間進行探索,將這一生產過程進行不斷的優化、測試、再優化。最終,GE將飛機發動機噴油嘴部件數量從20多個減少為單個整體的零部件。這筆投資也讓GR實現通過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了該零部件。
據GE全球研發中心副總裁兼技術總監 Christine 介紹:通過優化的設計方案和3D打印技術,GE不僅改善了噴油嘴容易過熱和積碳的問題,還將噴油嘴的使用壽命提高了5倍,最終將提高GE公司生產的LEAP發動機的性能。
不僅如此,GE近兩年來正致力于為3D打印開發一些新的金屬材料,并計劃建立一個數百種材料的數據庫。為加快對3D打印材料性能的理解和掌握,GE已在全球研究中心建立負責編寫3D打印材料配方手冊的全新增材材料實驗室。
GE增材材料實驗室的負責人曾表示,GE增材材料實驗室與3D打印工廠相互配合,測試新材料的屬性并探索新材料的3D打印工藝。金屬3D打印過程猶如烘焙蛋糕,只有使用正確的配方、合適的烘焙材料,為烤爐設置一定的溫度和時間才能做出美味的蛋糕。用金屬3D打印制造零部件也是一樣的道理,GE增材材料實驗室編寫的3D打印材料配方手冊就像是一本3D打印零部件的“烘焙手冊”,包括一些列材料科學、零部件設計和設備控制策略。
目前,許多公司已經開始通過云計算和互聯網眾包平臺進行新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同樣,GE也希望以軟件、互聯網為基礎的生態圈,而這個生態圈的大小將決定3D打印技術革命性的大小。據Christine表示:“包括通過設計軟件、互聯網這樣的數字化載體,全球范圍內的設計師、工程師、甚至是3D打印設備被聯系在了一起,為新產品設計和研發提供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3D打印的生態圈逐漸形成。3D打印技術要真正掀起一場全面的制造革命需要借助強大生態圈的力量?!?br />
此外,GE的分公司GE Additive在2016年11月中旬宣布:在未來五年內在兩個教育項目上投資1000萬美元來開發3D打印技術和培養未來人才。新投資旨在促進與3D打印相關的教育,并幫助選定的教育機構在先進技術方面實現更好的配備,這個1000萬美元投資的最終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并加速增材制造技術的采用。
據外媒報道,GE將把資金和精力主要放在那些重視STEM領域并已經在進行與增材制造相關的研究機構上。這個1000萬美元將分為兩個部分:800萬美元將用來資助全世界的大學和教育機構至少50臺金屬3D打印機;另外200萬美元將用來資助選定的中小學2000臺桌面3D打印機。教育機構獲取GE投資的條件是:在2017年1月之前提交申請,而且機構必須教授8至16歲的學生。
?
GE頻頻布局3D打印 欲打造航空領域“飛天夢”
?
?
12月5日,據路透社報道,瑞典Arcam被收購的前提是必須有至少75%的股東同意,而目前已經有達到了76.15%的股東同意。這意味著,GE或將完成對瑞典Arcam的收購。9月6日,GE給出對Arcam的收購價是每股285瑞典克朗,總計58.6億克朗(約合6.85億美元,45.8億人民幣)。不過,最終成交價可能會更高。幾個月前,GE宣布收購當今兩大金屬3D打印豪強德國SLM Solutions和瑞典Arcam,一舉震驚整個業界。出人意料的是,在10月27日凌晨,通用電氣宣布斥資近6億美元買下了“備胎”德國3D打印企業Concept Laser 75%的股權。
GE之所以將目光瞄準德國SLM Solutions和Concept Laser,是因為這兩家企業都是激光金屬3D打印公司,其技術適合打印精度較高的飛機零部件;而Arcam屬于電子束金屬3D打印公司,其技術適合打印大件的精度要求不高的飛機零部件。不過,德國SLM Solutions卻不滿被收購股價,該收購案以失敗而告終,GE不得不轉向Concept Laser的懷抱。
眾所周知,一架新飛機的研發周期需要10~20年,而飛機的試制最難的部分是樣件制作。3D打印技術則可以免除做首件所需要的專用工卡具、刀具、模具等。因此,3D打印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可以快速做出首件來進行裝配、試驗、驗證。最終,飛機的研發周期也可以縮至最少3年時間。
作為全球航空工業巨頭,GE自然不會放棄如“利器”一般的3D打印技術。實際上,GE在3D打印領域的投資遠不止收購Concept Laser等這么簡單。
2014年7月,GE投資5000萬美元生產3D打印的噴氣發動機燃油噴嘴。通常,飛機發動機噴油嘴的零件十分復雜而無法通過傳統方式生產。GE為解決這一困境,曾經花費十余的的時間進行探索,將這一生產過程進行不斷的優化、測試、再優化。最終,GE將飛機發動機噴油嘴部件數量從20多個減少為單個整體的零部件。這筆投資也讓GR實現通過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了該零部件。
據GE全球研發中心副總裁兼技術總監 Christine 介紹:通過優化的設計方案和3D打印技術,GE不僅改善了噴油嘴容易過熱和積碳的問題,還將噴油嘴的使用壽命提高了5倍,最終將提高GE公司生產的LEAP發動機的性能。
不僅如此,GE近兩年來正致力于為3D打印開發一些新的金屬材料,并計劃建立一個數百種材料的數據庫。為加快對3D打印材料性能的理解和掌握,GE已在全球研究中心建立負責編寫3D打印材料配方手冊的全新增材材料實驗室。
GE增材材料實驗室的負責人曾表示,GE增材材料實驗室與3D打印工廠相互配合,測試新材料的屬性并探索新材料的3D打印工藝。金屬3D打印過程猶如烘焙蛋糕,只有使用正確的配方、合適的烘焙材料,為烤爐設置一定的溫度和時間才能做出美味的蛋糕。用金屬3D打印制造零部件也是一樣的道理,GE增材材料實驗室編寫的3D打印材料配方手冊就像是一本3D打印零部件的“烘焙手冊”,包括一些列材料科學、零部件設計和設備控制策略。
目前,許多公司已經開始通過云計算和互聯網眾包平臺進行新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同樣,GE也希望以軟件、互聯網為基礎的生態圈,而這個生態圈的大小將決定3D打印技術革命性的大小。據Christine表示:“包括通過設計軟件、互聯網這樣的數字化載體,全球范圍內的設計師、工程師、甚至是3D打印設備被聯系在了一起,為新產品設計和研發提供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3D打印的生態圈逐漸形成。3D打印技術要真正掀起一場全面的制造革命需要借助強大生態圈的力量?!?br />
此外,GE的分公司GE Additive在2016年11月中旬宣布:在未來五年內在兩個教育項目上投資1000萬美元來開發3D打印技術和培養未來人才。新投資旨在促進與3D打印相關的教育,并幫助選定的教育機構在先進技術方面實現更好的配備,這個1000萬美元投資的最終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并加速增材制造技術的采用。
據外媒報道,GE將把資金和精力主要放在那些重視STEM領域并已經在進行與增材制造相關的研究機構上。這個1000萬美元將分為兩個部分:800萬美元將用來資助全世界的大學和教育機構至少50臺金屬3D打印機;另外200萬美元將用來資助選定的中小學2000臺桌面3D打印機。教育機構獲取GE投資的條件是:在2017年1月之前提交申請,而且機構必須教授8至16歲的學生。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