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1:平板電視發展趨勢
在CES2011上已經召開了平板電視新品發布會的廠商包括了索尼、三星、LG、松下、東芝、三菱、夏普等,清一色都是合資品牌,而我們的民族企業確實在研發實力上略遜一籌。從以上七大品牌發布的新品來看,完全可以預見2011年平板電視的發展方向,而這,也就是筆者此篇文章需要回答的問題。
?
“Smart TV”將成為必備功能
三星和LG今年的液晶電視新品,都強調一個詞,那就是“Smart”,譯成中文就是“智能”。說到智能很容易就會讓人聯想到“智能手機”,筆者認為廠商采用“智能電視”這一稱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從“智能”手機借鑒而來。那么什么樣的電視才能夠稱之為“智能電視”呢?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平板電視行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
圖為:CES2011三星Smart TV發布會現場
以三星智能電視為例,它實現了電視、電腦、移動設備的互聯,可以瀏覽和點播網絡個性視頻,可以登錄程序商店(Samsung Apps)實現體育、娛樂、資訊、游戲和社交功能的擴充。以上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廣電網絡和互聯網絡的融合,可以預見的將來也必然會與移動網絡三網融合。Apple和喬布斯成功的背后,不僅僅是它硬件高端,而且是它的服務的無限可拓展性,筆者認為將來出現Andriod系統的電視也不是不可能,平板電視廠商除了可以通過賣電視硬件賺錢以外,完全有可能效仿Apple通過程序服務賺錢,而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無疑是平板電視的“智能化”。
3D功能將向小屏幕電視延伸
3D是CES2010最大的亮點,隨后3D也成為風靡全球各個領域的關鍵詞,3D電視、3D電影、3D筆記本電腦等等,3D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但我們必須看到一個現實,那就是3D的成本,無論是3D電視還是3D筆記本電腦,要實現3D那都必須得付出相當高昂的代價,而這必然也會成為3D普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之一。CES2011上,筆者欣喜地看到松下推出了32/37英寸的3D電視,雖然不是采用松下強項的等離子平臺,但這起碼為解決中低端客戶群體的需求做出了最大的誠意。
?
圖為:松下32/37英寸小尺寸3D電視DT30系列
或許有些網友會說:“3D肯定要在大屏幕上才看著舒服!”但筆者確實持不同的觀點,因為這些網友往往忽略了視距大小的因素,光憑尺寸就說3D無用,那還何必在筆記本電腦上推廣3D功能呢?更多小尺寸3D電視的推出,將極大地降低3D電視的門檻,自然也將迎來更大的用戶群體,3D的推廣也會更加順利。
裸眼3D有望開創電視新時代
?
圖為:東芝56寸裸眼3D電視
在國內日漸式微的東芝在日本和北美市場卻遠不是那么不濟,在此次CES2011上,東芝一口氣推出了4K2K超高清分辨率電視、40英寸以上裸眼3D電視,筆者認為最值得關注的自然還是后者。走在裸眼3D領域研發前沿的是索尼、東芝、夏普三家,CES2011上只有東芝一家推出了裸眼3D電視并承諾在年內上市,雖然顯得有點勢單力薄,而且也面臨很大的變數,但是卻指出了平板電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電視配件設計越來越人性化
2010年有一款電視的遙控器相當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那就是三星C9000所搭配的遙控器,因為它不僅僅搭配了觸摸屏,而且還可以在遙控器上觀看電視節目,這無疑是對死板的遙控器外觀設計的一個極大的改進,人性化的設計也大大方便了用戶使用。CES2011上,人性化設計電視配件的創造性也被極大地發揮了出來,從松下的“VIERA Tablet”,到三星/LG的超輕3D眼鏡,都大大提升了用戶友好性。
?
圖為:CES2011三星發布28g全球最輕3D眼鏡
VIERA Tablet的功能,在5/7/10英寸多個外觀大小的觸摸平板上實現了對電視、藍光等多種設備的組合操控,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隨時隨地的操控,而且也有機地將各種設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家電網絡。至于3D眼鏡,相信很多網友都會詬病主動快門式3D眼鏡厚重的造型,而三星剛剛推出的28g重量的3D眼鏡,無疑將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利器。
OLED電視面臨突破?
OLED顯示技術一向被譽為替代LCD的下一代顯示技術,雖然OLED擁有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成本低等優勢,但是限于技術原理,OLED面臨最大的發展瓶頸就是無法實現“大屏幕化”。雖然三星展示過最大31英寸的OLED電視,但是2010年初行內傳出的索尼停產11英寸OLED電視XEL-1的爆炸性新聞,一度讓OLED電視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
圖為:索尼XEL-1是全球首部量產的OLED電視(目前已停產)
CES2011開展前夕,有日本媒體傳出消息稱三菱將要發布155英寸的OLED電視,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對于OLED電視的發展無疑將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我們暫且不論155英寸OLED電視售價的高低,僅僅從其技術角度來說就證明了OLED“大屏幕化”的可行性,這也就為OLED電視的發展解決了最大的障礙,我們期待CES2011開展以后給我們帶來一個驚喜的結果。
非常好我支持^.^
(1)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環旭電子推出Pisces企業級無線路由器助力企業應對高密度數據挑戰 2023-10-24
- [電子說] 英飛凌收購3db Access以追求更廣泛的UWB潛力 2023-10-23
- [制造/封裝] 英飛凌收購超寬帶領域先鋒3db Access,進一步強化其連接產品組合 2023-10-20
- [電子說] 不同芯片的DMA(Direct Memory Access)是不一樣的 2023-10-16
- [電子說] 英飛凌:收購超寬帶先驅 3db Access 2023-10-14
- [電子說] 英飛凌收購超寬帶先驅3db Access,進一步加強其連接產品系列 2023-10-12
- [制造/封裝] Cambridge GaN Devices推出獨特的二維條形碼,提高工藝穩健性和可靠性 2023-09-25
- [電子說] BICES 2023 | 捷昌驅動助推工程機械行業電動化、智能化進程 2023-09-23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