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步傳輸是什么_異步傳輸概念及工作原理
異步傳輸基本概念
異步傳輸概念異步傳輸是數據傳輸的一種方式。由于數據一般是一位接一位串行傳輸的,例如在傳送一串字符信息時,每個字符代碼由7位二進制位組成。但在一串二進制位中,每個7位又從哪一個二進制位開始算起呢?異步傳輸時,在傳送每個數據字符之前,先發送一個叫做開始位的二進制位。當接收端收到這一信號時,就知道相繼送來7位二進制位是一個字符數據。在這以后,接著再給出1位或2位二進制位,稱做結束位。接收端收到結束位后,表示一個數據字符傳送結束。這樣,在異步傳輸時,每個字符是分別同步的,即字符中的每個二進制位是同步的,但字符與字符之間的間隙長度是不固定的。
異步傳輸,英文名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是實現B-ISDN的一項技術基礎,是建立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基礎上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ATM的主要特點是面向連接;采用小的、固定長度的單元(53字節);取消鏈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這些措施提高了傳輸效率。ATM的突出優點是可以為每個虛連接提供相應的服務質量(QOS),可以有效地支持視、音頻多媒體傳輸,包括語音、視頻和數據等;另外,ATM可以實現局域網和廣域網的平滑無縫連接。
異步傳輸一般以字符為單位,不論所采用的字符代碼長度為多少位,在發送每一字符代碼時,前面均加上一個“起”信號,其長度規定為1個碼元,極性為“0”,即空號的極性;字符代碼后面均加上一個“止”信號,其長度為1或者2個碼元,極性皆為“1”,即與信號極性相同,加上起、止信號的作用就是為了能區分串行傳輸的“字符”,也就是實現了串行傳輸收、發雙方碼組或字符的同步。
異步傳輸的工作原理
異步傳輸模式的主要優點是具有以每秒高達2千兆的速度傳播聲音、數據、圖形及視頻圖像的能力。它允許網絡管理者在工作站要求改變時動態重組LAN。當前,LAN的分段原則是一個工作站與它的LAN服務器的地理位置較近,ATM將允許網絡管理者建立一個邏輯的而不是物理的分段。一個ATM開關將允許你建立一個完全不依賴于網絡的物理結構的邏輯網絡。
異步傳輸模式提供了任何兩個同點間的點到點的連接,保證兩點間可有完全的網絡帶寬——每秒45兆位或155兆位。因為ATM是獨立于介質,它能在一定速度范圍內操作。
異步傳輸的結構
ATM參考模式分為三層:ATM適配層(AAL)、ATM層和物理層。AAL連接更高層協議到ATM層,其主要負責上層與ATM層交換ATM信元。當從上層收到信息后,AAL將數據分割成ATM信元;當從ATM層收到信息后,AAL必須重新組合數據形成一個上層能夠辨識的格式,上述過程即稱之為分段與重組(SAR)。不同的AAL用于支持在ATM網絡上使用的不同的流量或服務類型。
ATM層主要負責將信元從AAL轉發給物理層便于傳輸和將信元從物理層轉發給AAL便于其在終端系統的使用。ATM層能夠決定進來的信元應該被轉發至哪里;重新設置相應的連接標識符并且轉發信元給下一個鏈接、緩沖信元以及處理各種流量管理功能,如信元丟失優先權標記、擁塞標注和通用流控制訪問。此外ATM層還負責監控傳輸率和服從服務約定(流量策略)。
ATM的物理層定義了位定時及其它特征,將數據編碼并解碼為適當的電波或光波形式,用于在特定物理媒體上傳輸和接收。此外它還提供了幀適配功能,包括信元描繪、信頭錯誤校驗(HEC)的生成和處理、性能監控以及不同傳輸格式的負載率匹配。物理層通常使用的介質有SONET、DS3、光纖、雙絞線等。
- 第 1 頁:異步傳輸是什么_異步傳輸概念及工作原理
- 第 2 頁:異步傳輸的傳輸模式
本文導航
非常好我支持^.^
(152)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什么是網絡交換技術 網絡交換方式的三種基本方式 2023-09-29
- [通信網絡] 邊緣計算網關中同步與異步傳輸的特點與區別是什么 2020-03-02
- [電子說] 同步傳輸和異步傳輸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01-12
- [數據通信] 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的區別介紹 2018-03-02
- [數據通信] 一文看懂異步傳輸模式atm的特點 2018-03-02
- [通信設計應用] 如何規范通訊數據類型 2016-01-22
- [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 什么是ATM異步傳輸模式 2010-04-06
- [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 異步傳輸模式工作原理簡介 2010-04-06
( 發表人:姚遠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