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情況分析
我國的衛星通信干線主要用于中央、各大區局、省局、開放城市和邊遠城市之間的通信。它是國家通信骨干網的重要補充和備份。為保證地面網過負荷時以及非常時期(如地面發生自然災害時)國家通信網的暢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邊遠省、自治區(如西藏、新疆)的一些地區,難以用擴展和延伸國家通信網的方法來進行覆蓋。對于這些地區的一些人口聚居的重鎮或縣城(也可用于海島)的用戶,我國是利用VSAT的方法將其接入地面公用網。這對我國通信網的全國覆蓋具有重要意義。
衛星專用網在我國發展很快,目前銀行、民航、石化、水電、煤碳、氣象、海關、鐵路、交通、航天、新華社、計委、地震局、證券等均建有專用衛星通信網,大多采用VSAT系統,全國已有幾千個地球站。
我國需要建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以支持位于地面移動通信網服務區以外用戶的移動通信業務,其終端應當是輕便和低成本的。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還用來為地面通信網未能覆蓋的農村和邊遠地區提供基本的通信(話音和低速數據,這對發展中國家更具有重要意義)。這里所指的“農村和邊遠地區”用戶,是指十分分散的“自然村”,要求其終端的復雜度、體積和成本應遠小于VSAT小站。
以我國為主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APMT(亞太移動通信系統)正在籌建,它是以同步衛星支持的區域性系統。系統支持手持機用戶,為此星載天線十分龐大(天線直徑約1-3m),此外系統還用于支持邊遠地區的基本通信。
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衛星網還將用于支持低業務密度地區的高速率用戶(集團用戶)終端的通信需求,比如,對因特網的高速瀏覽,以及高速率的接入公用網。對于這一類的用戶,其終端設備的簡化和低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建立我國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的設想。目前,我國在同步衛星通信方面的發展已具規模,在作為國家干線通信網的備份和組建專用網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面對一些業務需求,如移動通信業務、邊遠地區基本通信業務、高速率用戶的接入和因特網瀏覽以及交互式多媒體業務等方面的需求,我國是采用繼續發展和擴大同步衛星通信系統來支持這些新業務?還是建立包括同步衛星和非同步衛星在內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呢?從國外衛星通信發展趨勢來看,由于軌道高度較低的非同步衛星無論在支持移動通信,邊遠地區基本通信和高速率用戶的接入等方面都十分有利,它能有效地降低對終端EIRP(有效合向輻射功率)和G/T值(接收機品質因數)的要求,使用戶終端大為簡化和降低成本。因此,建立我國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在技術上是合理的。
在綜合系統中,同步衛星和非同步衛星部分各自支持的業務重點應有所不同。
同步衛星系統主要支持的業務有:
1.地面公用網各樞紐站之間的干線連接,其地面站龐大,成本高;
2.遠端用戶(VSAT終端)的接入;
3.構成專用網和專用網與公用網之間的連接。
非同步衛星系統主要支持的業務有:
1.移動通信業務;
2.提供過遠地區和農村的基本通信(話音和低速數據),其用戶終端體積和成本遠低于VSAT終端;
3.用于高速率(可達2Mb/S)用戶終端的接入,提供交互式多媒體業務和支持用戶高速瀏覽因特網。其用戶終端成本和天線尺寸應小于VSAT終端。
在綜合系統中,由于非同步衛星將飛越全球,具有全球(非實時)覆蓋能力,因此綜合系統可以實現全球的(非實時)數據通信(數據信息延時最大約5小時)。盡管通信是非實時的,但系統是完全由我國自主控制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一直困擾我國的全球通信問題,對軍事和外交機要通信具有重要意義。
建立我國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除市場需求和枝術上的合理和先進性之外,系統所需的投資和經濟效益如何,是決定建立該系統是否切實可行的關鍵因素。
我國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是為我國(及其周邊地區)服務的區域性系統。一般來說,采用同步衛星也許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因為系統所需的投資較省,而采用覆蓋全球的非同步軌道衛星星座為某一地區提供服務(在經濟上)是不可取的。然而,隨著星座設計技術的突破,利用數目較少的非同步軌道衛星構成的星座也是區域性系統的一種選擇。
作為我國的綜合衛星通信系統中的非同步衛星部分,以采用“區域性時限”星座為宜。該星座可以在特定的時段(通常在每天的業務高峰時段)對我國進行連續覆蓋,而空間段所需投資可大致與同步衛星相當。同時,由于覆蓋我國的非同步衛星區域性星座對地理上與我國對稱(經度差約180°)的美國,具有甚至更好的覆蓋特性(仰角更高)。因此,如果同一星座以支持中國和美國的兩個區域性系統,空間段的投資共同承擔,那么我國的非同步衛星系統所需投資可能比一個同步衛星系統更省。
我國綜合系統中的非同步衛星可以是一種由4顆橢圓軌道衛星(近、遠地,點分別為4497km和16209km)構成的星座,它能在北京時間每天的7點或至23點30分連續覆蓋我國。可以看出,星座對我國的最小覆蓋仰角在15°以上,而對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
在非同步衛星不能覆蓋的低業務量時段(如深夜和凌晨),可由同步衛星來支持這些較小的業務量。此時,對我國連續覆蓋的同步衛星也處于低負荷時段,它有足夠的資源(如功率)來改善由非同步衛星轉換至同步衛星時因傳播損耗增加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華為辟謠將發射萬枚低軌衛星 難道要華為去學馬斯克搞星鏈? 2023-10-24
- [電子說] 6g需要衛星嗎?6g需要多少衛星? 2023-10-24
- [電子說] 相控陣天線在衛星通信中是否有瞬時帶寬指標,如果有該如何設定該指標? 2023-10-19
- [電子說] 衛星通信有望成為智能手機市場新突破 2023-10-17
- [RF/無線] 什么是天線方向圖 衛星地球站的天線性能指標 2023-10-16
- [電子說] 傳華為囤積零部件 目標明年智能手機出貨7000萬部 2023-10-10
- [移動通信] 3GPP NTN標準的頻率和帶寬技術要求 2023-10-09
- [處理器/DSP] 三星Exynos 2400處理器:1+2+3+4的十核心,支持雙向衛星通信 2023-10-08
( 發表人:黃昊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