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評級機構Weiss Ratings在其最近發布的一條推文中評論道:
“很遺憾,比特幣作為一種貨幣最終還是失敗了,人們主要用它來投機。不過,這并不是比特幣的錯。”
看到這樣的評論,你是認同呢,還是想要反駁呢?
先讓我們回答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比特幣究竟是什么?
你會收到至少10種不同的答案:
(1)一部分比特幣愛好者認為,比特幣是一種貨幣,而且它會驅逐掉劣幣。
(2)另一部分愛好者則表示,比特幣更類似于數字黃金,它不適合用于日常支付。
(3)也有很多參與者認為,比特幣只是一個用來賺法幣的投機工具。
(4)我國監管層的看法則是:
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美國各監管機構對比特幣的判定也是五花八門,其中 :
(5)、 IRS(美國國稅局)認為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一種財產,應以財產標準征稅。
(10)當然,仍有很大一部分群體會認為,比特幣只是一個被精心包裝的騙局。
看完這些定義,你是不是覺得很亂呢,比特幣究竟屬于什么?
先不要急,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自己給出的定義是:
比特幣:一種對等式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
其中這電子兩字,就意味著:比特幣是可編程、可進化的,它并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系統。
一、曾經的比特幣
在2009年-2013年上半年這個階段,筆者稱之為比特幣的第一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比特幣,它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包括:
稀缺性(總量固定); 漏洞及修復補丁較多; 個人solo式挖礦還可參與,挖礦尚未專業化; 價值波動及其劇烈,從最初1文不值,到2013年上半年突破100美元,期間經歷了數輪暴漲暴跌; 交易費用低廉,可忽略不計; 鏈上交易確認慢 可分割性強; 安全性相對較弱; 全球可支付; 開源;
在這個時期接觸比特幣的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比特幣投機性太強了,并且風險巨大,它就像是一個社會實驗,隨時可能死掉。
包括當時比特幣的首席開發者加文.安德烈森(Gavin Andresen)也是這樣謹慎評價說:比特幣是一種實驗。
當然,也有一部分先知看到了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手段的可能性,他們認為比特幣可以用于日常支付,例如,bitpay、coinbase這倆家行業早期公司就選擇了這個方向。
二、現階段的比特幣
2013年下半年至今,比特幣又經歷了兩輪完整的牛熊,很多人開始意識到,比特幣所表現出來的特性發生了一些改變:
稀缺性(總量固定); 運行穩定 挖礦不斷專業化,個人solo失去競爭力 價值波動相對劇烈(從最低100美元,到最高時接近20000美元,再到當前6500美元); 交易容量遇到瓶頸,可擴展性問題暴露; 交易費用問題凸顯,不再是價格低廉; 鏈上交易確認慢; 可分割性強; 安全性高; 全球可支付; 開源;
筆者認為,這就是比特幣所經歷的第二階段。
隨著比特幣用戶數不斷增多,比特幣原有代碼的一些問題逐漸被大眾發現(當然,這也是中本聰早就預料到的,在早期階段,他也是權衡利弊之下作出了判斷)。
盡管,這一階段不斷有公司在宣布接受比特幣支付,但我們會尷尬的發現,愿意用比特幣去支付商品或服務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到后來,那些原本接受比特幣的公司,一個個開始放棄。
而bitpay、coinbase這些比特幣支付公司呢,也被迫轉變了戰略方向。
在這個時期,比特幣交易所卻活的非常滋潤。
什么原因呢?
首先,現階段比特幣因硬編碼的限制,其鏈上交易費用就很高,去年末比特幣行情處于階段峰值時,每筆比特幣鏈上交易費用的價值甚至接近了15美元。
這樣的交易費用,使得比特幣變得高不可攀,而用比特幣買包子、買咖啡這樣的行為,已經變為了一種笑話。
為次,社區為比特幣擴容問題爭吵了數年時間,最終,支持鏈上擴容的一方,選擇了通過硬分叉的方式,創造出了一條新的區塊鏈 —— 比特幣現金(BCH)。
而以Blockstream為代表的一方,則選擇通過閃電網絡和側鏈的方式來擴展比特幣,他們認為,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數字黃金,而不是支付方式。
其次,處于第一階段以及第二階段的比特幣,其價值波動非常劇烈,總體上更是向上在增長,這使得比特幣用戶更愿意去持有比特幣,而不是去使用。
就比如,曾有人用10000 BTC兌換了2張披薩券,也有礦業大佬用20000 BTC 購置了一輛凱美瑞,回頭來看,這樣的行為顯然是太奢侈了。
在這兩個階段,比特幣并不適合拿去使用,它更適合去囤或者交易(投機)。
在這些背景下,筆者認為,無論是監管者給出的商品定義,還是部分愛好者所給出的數字黃金定義,都是相符的,而支付方式或者說貨幣,對于現階段的比特幣而言,是不符的,或者說為時過早的。
三、未來的比特幣
但是,請不要忘記,比特幣它是可編程的,它是一種不斷在進化的新型系統。
隨著區塊鏈概念越來越盛行,比特幣逐漸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越來越多的技術解決方案被提了出來,無論是閃電網絡、側鏈,還是Schnorr簽名,又或者是已被證明是安全的硬分叉區塊擴容,這些技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應用到比特幣的身上。
當生態基礎建設完善,下一波投機潮助推比特幣成長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看到:比特幣可以通過鏈外交易等方式,大大降低交易的手續費,同時其交易時間也會縮短(甚至達到瞬時),比特幣現貨價格的波動也越來越小,投機者們的活動會漸漸轉移到衍生品交易或者其他項目。
在這個階段,比特幣的支付逐漸成為了可能,大眾開始慢慢習慣使用比特幣。
中心化現貨交易所的作用逐漸被淡化,跨鏈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逐漸流行。
而比特幣,則成為了區塊鏈通證經濟網絡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通用貨幣。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