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MBcrypto的報道,在過去三個月中,以太坊的使用指標顯示挖礦產生的“空塊”數量急劇增加,或對以太坊造成巨大的威脅。CoinFi首席數據科學家Alex Svanevik認為,這一情況是由“間諜挖礦”造成的。針對該消息,魚池向巴比特獨家回應稱,近期傳播的礦池產生“空塊”會對以太坊造成威脅這一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并做出相關的解釋說明。
“空塊”威脅以太坊安全
根據Alex Svanevik的說法,非法礦池使用的“間諜挖礦”技術使得礦工在不實際處理區塊上的任何交易的情況下獲得挖礦獎勵。在這種情況下,就形成了“空塊”。與此同時,這種自私的挖礦方式也越來越受歡迎,很多礦工試圖在不將空塊廣播到網絡的情況下尋找下一個區塊,從而使他們獲得先機。
AMBcrypto報道稱,經過詳細搜索,發現這種做法大量存在于兩個礦池中: F2Pool(魚池,目前是世界第二大采礦池)以及Etherdig。
加密愛好者Ansel Lindner在推特上說:“以太坊營銷的成功只部分與交易數量相關。需要有足夠的交易量來支持這種說法,但不要太多,那樣會難以保持同步。”
他進一步觀察到,在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之前,以太坊開發人員最近決定將區塊獎勵減少到2 ETH,這讓礦工開始追逐數量。
AMBcrypto的文章中稱,為了盡可能擴大利潤,魚池和Etherdig開始挖掘區塊而不驗證任何交易(即生產空塊),對以太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數據顯示空塊的傳播速度比正常區塊鏈快15%,這意味著間諜礦工的總收入也增加了15%。
如果許多礦工采取這種做法,以太坊的交易時間可能會增加,并導致Gas急劇增加。此外,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更多誠實的礦工會停止以太坊挖礦業務并專注于其他代幣,從而對以太坊的安全造成很大影響。
為何會出現“空塊”
理解這一做法的先決條件是知道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包含不同數量的數據。礦工不一定要準確地保存那些要驗證并添加到區塊鏈中的數據。
當礦工編碼一個區塊的所有數據(稱為哈希)時,驗證發生,然后關閉區塊并廣播區塊。此代碼對于下一個區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廣播之前,一些礦池開始私下挖掘區塊。雖然在沒有先讀取區塊數據的情況下不可能創建哈希,但是可以在交易發生之前從已存在的哈希創建新區塊。
此新區塊中沒有交易,但是由于交易數據中沒有不規則性,不能使該區塊無效。礦工們通過礦池獲得哈希。
為了搶先一步,一些礦工找到了一個新的區塊并試圖在不向礦池廣播的情況下找到下一個區塊。
然而,由于以太坊還處于早期階段,一行代碼足以防止惡意蔓延,因此很快就得到了糾正。對網絡核心代碼進行了升級,就能使礦工停止這一行為。
由于以太坊的開發人員基數很大[接近250,000],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情況可能由于以太坊巨大的開發人員數量而變得更糟,或者利用大型社區的優勢來糾正系統。
魚池的回應
針對該消息,魚池向巴比特獨家回應:近期傳播的礦池產生“空塊”會對以太坊造成威脅這一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作者對以太坊挖礦過程理解不透徹才做出了這樣的結論,實際上礦池在區塊高度發生變化的時候,由于網絡通信延時等,如果選擇先計算交易再下發任務,這個時候礦機是有1-2秒鐘在浪費算力。因此為了礦工利益不受損失,礦池會第一時間下發一個不帶交易的任務,然后在1-2秒鐘后再補發一個帶交易的任務。如果在不帶交易任務下發后的1-2秒鐘,有礦機算出了符合難度的share,那么這個塊就是空塊。在etherscan上大家能看到,主流前三的礦池都是這種機制。例如:ethermine https://etherscan.io/block/6470100;sparkpool https://etherscan.io/block/6470123 https://etherscan.io/block/6470122;f2pool https://etherscan.io/block/6470136 另外礦池本身是不愿意產生空塊的,畢竟交易費也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