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紫光國芯公告表示,將終止收購長江存儲的股權,其股票于今日(7月17日)起恢復交易。對于終止收購的原因,紫光國芯表示,主要是因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長江存儲的存儲器芯片工廠項目投資規模較大,目前尚處于建設初期,短期內無法產生銷售收入,公司認為收購長江存儲股權的條件尚不夠成熟,同意終止本次股權收購。
這已經是紫光國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第二次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了。
2015年底,紫光國芯推出800億元定增計劃,宣布將募集資金投入存儲芯片工廠、收購力成/南茂各25%股權以及對芯片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收購。
?
不過,這一計劃因為入股***兩封測企業均未成功,紫光國芯在2017年1月決定終止該項重大資產重組,并在隨后的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800億元定增方案將發生變化。
當時,全球半導體觀察就發表文章表示,在外部資產不好并購且屢屢受挫的情況下,紫光系勢必會推動內部資產的整合。果然,紫光國芯于今年4月19日首次披露擬通過發行股份收購長江存儲全部或部分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存儲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注冊資本386億元,主要從事存儲器晶圓生產,是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實施主體公司。其中,紫光控股以貨幣出資197億元,持股比例達51.04%。
不過,在公告發布近三個月后,紫光國芯再次終止重大資產重組項目,這意味著紫光系內外整合計劃全面受挫。
財報顯示,2016年度紫光國芯實現營業收入14.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25%。
事實上,不管是800億定增還是收購長江存儲,對于紫光國芯來說都無異于“蛇吞象”,難度可想而知。
在內外整合受挫的情況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包括紫光國芯在內的紫光系資本將進入休整期。而紫光集團的當務之急則是加快長江存儲3D NAND Flash的量產,并按計劃推進南京、成都晶圓廠的建設,為后續內部整合奠定基礎。
收購終止,股價大跌
半導體發展屬于資本和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領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經歷相當的考驗和波折,不可能一蹴而就。
紫光國芯終止收購長江存儲股權,原因是長江存儲的存儲器芯片工廠項目投資規模較大,目前尚處于建設初期,短期內無法產生銷售收入,紫光國芯認為收購條件尚不夠成熟。另外,雙方談判目前仍沒達成最終意向,且預期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切實可行方案,于是紫光國芯終止了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籌劃。
紫光國芯對長江存儲的重組,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另一方面,是紫光國芯在外部并購頻頻受挫的背景下,暫轉內部整合。
長江存儲成立于2016 年12 月21 日,是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實施主體公司,按照規劃,長江存儲計劃在2017年底提供32層3D NAND閃存的樣品,然后繼續開發64層3D NAND,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紫光國芯之所以希望整合長江存儲,與其自身的發展不無關系。
紫光國芯是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開發領域。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晶源電子,2015年,紫光集團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后,公司成為紫光集團旗下從“芯”到“云”戰略的重要平臺,改稱紫光國芯。
近幾年,由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紫光集團更是迅速崛起成為龍頭。其先后與武漢、成都、南京市政府達成合作,并大力布局記憶體制造相關業務。2016年度紫光國芯的營收為人民幣14.19 億元,較2015 年同期成長13.51%,歸屬母股東的凈利潤為3.36 億元,也較2015 年同期增長0.25%。
紫光國芯曾在2015 年推出人民幣800 億定額增資計劃,原本是希望將募集資金用于新建晶圓制造廠,以及收購封裝大廠力成與南茂的部分股權,以擴大本身在記憶體市場的布局。不過,隨著投資這兩家封裝廠的計劃失敗,加上中國證監會對再融資提出新規定的情況之下,紫光國芯在2017 年1 月24 日正式終止了該項定額增資計劃。
800 億元定額增資計劃失敗后,紫光集團將整合力道逐漸轉向內部。
2017年3月,紫光國芯出資4836萬元收購西安紫光國芯剩余24%股權,實現對西安紫光國芯100% 控股,進一步推動其在記憶體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整體規劃的布局。
2017年4月,紫光國芯宣布將以增資的方式收購記憶體生產廠商長江存儲全部或部分股權。
原本,紫光國芯若能夠成功將長江存儲完全收購,透過集團內部的整合,在納入先前收購的西安紫光國芯,以及長江存儲的資源之后,預計將紫光國芯打造成布局記憶體全產業的企業。但從此次交易的結果來看,紫光國芯或許有些操之過急。
半導體發展屬于資本和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領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經歷相當的考驗和波折,不可能一蹴而就。
市場對紫光國芯的產業整合寄予期望過高,因此在資產收購終止后,公司可能面臨短期內股價下跌壓力。紫光國芯股票已于7月17日起復牌,早盤大跌9.99% ,股價創一年以來新低;盤中封向跌停,報收于27.74元。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