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信號 探聽新世界的驚奇
一個非洲家庭終于可以向外界打電話了。
十歲的莉莉安第一次接觸電腦。用手指碰觸鍵盤時,電腦發出的聲響,讓電腦屏幕上的圖畫瞬間就變了。“太奇妙了!”莉莉安睜大了眼睛,滿是好奇。
一群小男孩,第一次通過無線網絡與外部世界通話,一邊歡呼,一邊開心地跳了起來。
在非洲很多欠發達地區,因為建網成本高很多地方尚未開通網絡,華為為運營商量身定制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幫助這些地區的人們平等地借助現代通信手段提升生活質量,甚至改變自己的命運。
聯接未聯接的區域,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是華為的愿景,也是每一個華為人正在努力奮斗之事。
以AI為眼,發現孩子說不出大人看不見的眼疾
兒科被稱為“啞科”。
而嬰幼兒先天性眼疾更是“啞科中的難題”。
很多時候,小孩子不舒服時只能用哭鬧表達,更不能說清楚自己的病情,常常讓父母覺得是孩子在無理取鬧。
由于父母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意識,大多數可能患此眼疾的孩子長期處于未診斷狀態,以致錯過最佳的診斷期,影響一生,甚至因為致盲而面臨死亡的風險。
西班牙醫療研究機構IIS Aragon開發了一種新的醫療設備DIVE,通過電腦來輸出視覺刺激、通過眼動儀來捕捉被測試孩子的反饋,再通過AI判定病情。
搭載麒麟980芯片的華為P30手機擁有端側AI處理能力,醫療設備中包含注視軌跡的數據通過藍牙上傳到醫生手中的P30后,可直接進行本地分析,篩查眼疾。這就是track AI 系統。
本地操作時延更低,也沒有任何網絡連接要求,即使醫生身處偏遠的村莊,也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操作,讓更多兒童,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孩子收益。
AI保護雨林,一線“聲”機
2011年,工程師Topher White在婆羅洲度假期間,偶然發現一名非法砍伐者,而砍伐的樹木所在地,距離護林員站僅100米。
因為熱帶雨林中的聲音多樣而復雜,人類很難從中分辨出電鋸砍伐的噪音。
近幾十年來,由于棲息地被不斷破壞,受到濫伐森林的威脅,降水量減少,旅游開發,被捕食等原因,蜘蛛猴等成為瀕危物種。
在不懈努力和社會捐贈下,Topher成立了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雨林保護的公益組織,尋找守護雨林的解決方案。
大量的華為舊手機升級改造為太陽能雨林監聽設備,變成雨林生態的耳朵,時刻傾聽雨林中的聲音并把數據送上云。
一旦監測系統發現盜伐異響,如電鋸或卡車聲,便會第一時間告警,將具體盜伐定位推送給當地的護林員,幫助他們快速進行搜查。
目前,全球通過華為手機所保護的土地范圍,包括哥斯達黎加等地已超過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約20萬個足球場)。
值得一提的是,雨林中的聲音紛繁復雜,再加上數據量龐大,對精確識別的算法要求非常高。
“它不僅僅是用來監聽伐木、卡車之聲,更能通過聲音去解析自然、獲悉生態。”
華為技術人員在ModelArts平臺上對采集到的蜘蛛猴聲音測試。
為此,華為與雨林保護組織共同構建了蜘蛛猴語言智能分析模型,提供關于棲息地、生活習性等相關信息。手機采集的數據不僅用于保護蜘蛛猴,也讓無數物種的保護成為可能。
“AI讓我能夠訓練機器,訓練算法,讓它們幫助我探測物種。”倫敦帝國學院博士生研究員Jenna Lawson說。
用AI尋覓鯨魚之歌中的浪漫玄音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的開端。
其實,這是海洋哺乳動物座頭鯨唱的情歌。
平均長度約為16米、重約40噸的座頭鯨,因其“歌聲”而聞名,唱一次歌可以持續長達20分鐘、重復數小時。雄性在交配季節唱歌吸引伴侶,數百公里外的雌性鯨魚都能聽到,可以說非常浪漫了。
座頭鯨的歌聲是一種能擴展到海洋深處的聲音,一種肌張力障礙交響曲。
但是,這樣的情歌對人耳來說,卻是不可理解的。
“開始這個項目時,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就是將人類與動物世界聯接起來。”華為意大利消費者BG CMO Isabella Lazzini介紹。懷揣著這個意義非凡的想法,他們和WWF意大利鯨類學家Laura Pintore一起前往意大利亞速爾群島展開了尋覓鯨魚之歌中浪漫玄音的冒險。
“第一次聽到座頭鯨的聲音,我哭了。我感覺與一種如此雄偉,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但又如此脆弱的動物息息相關。” Laura Pintore每次想起依然很激動。
鯨魚的聲音是在海底傳播最廣的音樂,而AI能夠將座頭鯨這種愛的語言轉化成人類普遍可以理解的形式——音樂。
華為Mate20 Pro使用AI識別翻譯出了重音、長音、短音和和聲,同時按照座頭鯨的頻率規律重新排列譜寫旋律,將它的歌聲和交流方式轉化形成了音樂。
通過Mate20 Pro,華為和生物學家們使用音樂這種通用語言,在人、技術和自然之間建立聯系,讓所有人第一次聽到了一首以前不為人知的情歌,也讓人類更接近座頭鯨這種雄偉的海洋動物。
以AI為眼 讓盲人讀懂看不見的情緒
美是到處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羅丹
看得見的人只要用心總能發現美,可如果眼睛看不見,怎么去發現美呢?更別提比實物更難捕捉的人的情緒了。
正常人面對面交流,通常是通過觀看對方的面部表情,來猜測對方的真實情緒,達到有效的交流。
而對于視障人士來說,這件事根本無法做到。
為此,華為與波蘭盲人協會合作,專為 Mate20 Pro 開發了一款能夠“讀懂他人情緒”的 FacingEmotions 應用。
當盲人用戶與另一個人說話時,手機的后置攝像頭會掃描對方的面部。基于五官位置的數據,Facing Emotions 能夠分辨七種基本情緒,盲人用戶能夠聽到由盲人作曲家Tomasz Bilecki 創作的特定情緒“提示音”。
此外, Mate20 Pro還配置了3D打印的掛繩式手機底座,能夠便于盲人用戶群體通過手機使用 FacingEmotions。
AI手語,連接無聲的童話世界
對于聽障兒童來說,世界是無聲的,更是寂寞的。
與普通兒童通過聽說讀寫來學習語言不同,聽障兒童一切語言的學習都要通過手語來進行,但由于大部分聽障兒童的父母無法教孩子手語,所以聽障兒童學會獨立閱讀,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
華為開發了一款由華為AI提供支持的免費應用程序StorySign,可以讀取所選兒童書籍并將其翻譯成手語。
孩子或父母打開應用程序并從StorySign庫中單擊所選書籍。接下來,他們將手機放在頁面上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到手語主角開始講述故事了。
這是用手語講故事的動漫人物,是華為與慈善機構合作,采用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確保了她的面部表情和雙手能夠提供準確的手語。通過使用StorySign,聽障兒童可以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享受美妙的故事了。
-
電子產品
+關注
關注
6文章
1175瀏覽量
5849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3瀏覽量
253006 -
電子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58瀏覽量
11850
原文標題:【深度】這些真實的華為故事,正在改變世界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infonet,微信公眾號:pcbinfone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