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3點,華為在深圳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為8.7%。上半年手機全球發貨量達到1.18億臺,同比上升24%,計劃今年研發投入1200億元。
從各項業務來看,運營商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為1465億元人民幣,占比36.5%。無線網絡、光傳輸、數據通信、IT等生產發貨情況總體平穩。目前,華為已獲得了50個5G商用合同,累計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
企業業務收入316億元人民幣,占比7.9%。華為不斷強化云、AI、企業園區、數據中心、物聯網、智能計算等ICT技術和解決方案,持續獲得政府及公共事業、金融、交通、能源、汽車等行業客戶的信任。
消費者業務收入2208億元人民幣,占比55%。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臺,同比增長24%,平板、PC、可穿戴設備發貨量也實現了健康、快速增長。全場景智慧生態能力建設初具規模,華為終端云服務生態全球注冊開發者已超過80萬,匯聚了全球5億用戶。
其他業務收入23億元人民幣。
華為董事長梁華表示,“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后,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華為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這些困難,可能會暫時影響我們的前進節奏,但不會改變前進方向,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會持續投資未來,計劃2019年研發投入1200億人民幣。相信在克服短期困難和挑戰以后,華為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在發布完業績后,華為董事長梁華等高層還回答了業內關注的熱點問題:
談困難和挑戰
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后,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
但華為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華為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版本切換、供應連續性管理、保障對全球客戶的交付等,這些都可能對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華為不會改變前進的方向,一定會活下來,首先保證公司生存,堅持對未來的投資,計劃今年研發投入1200億人民幣。相信在克服短期困難和挑戰以后,華為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談信心
華為對2019年的發展還是有信心的,還會繼續補一些洞,包括在運營商業務這一塊補的差不多了。在消費者業務里面,現在重點要把消費者業務的一些“洞”要去補。
談“智能手機一家獨大”
智能手機業務在市場上占多大份額,并不一定是華為的追求。華為也相信,將來在這個市場上也不會說是一家獨大,因為隨著消費者的變化消費品不斷在競爭。
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一個公司提供的智能手機等消費者產品,都要跟上并且滿足消費者未來的需求。
談消費者業務
關于Android操作系統和生態,在這一方面,到現在也沒有恢復。華為手機今年下半年的發展,特別是在海外應該說還是有一些挑戰的。
如果說美國允許谷歌讓我們來使用Android,在我們產品設計當中會優先來選擇。如果說美國政府不允許,華為也有能力去發展操作系統和生態。
談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最初就是針對IoT物聯網做的操作系統,包括將來的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工業控制等等方面,我們可能基于這個系統來進行。
未來我們手機的操作系統是什么樣?我相信我們在這一塊可能會基于不同的產品會來采用,不會像你說的,“鴻蒙”僅僅是一個噱頭。
談現金流
我們會根據業務規劃做好資金安排,以及我們運營資產的管理。我相信今年到年底的經營性現金流也是比較好的。
我們發布年報的時候,大家可以再看,我們對整個公司的資金管理來支撐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及我們在運營資產的運作效率,以及在來保證我們的供應連續性等等這一塊,我們會很好的發展。
不管我們從業務增長、盈利、現金流這些財務能力上面,都能夠支撐公司的長遠發展。
談5G
5G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到供貨,目前在這方面沒有受到影響,因為我們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市場上面,5G取決于客戶的選擇。5G網絡建設客戶有需求,華為有比較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我們愿意很好地支撐客戶來建設5G網絡,通過5G網絡能有更多的商業應用。
我們還是有信心,在5G技術以及5G產品上,在網絡規劃設計建設以及商用化方面,共同支持客戶應用5G來提供更好的服務。
談云業務
華為云業務這幾年都是在持續增長的。未來,華為云會整合為Cloud AI 5G,華為云會基于這樣新的多元化的計算架構,把不同的應用跑在不同的算力上面構筑優勢。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3003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11
原文標題:一文讀懂華為業績發布會:上半年增長23.2%,全年研發投入1200億元!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