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成為今年最熱的話題之一。在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將爆發出巨大的發展潛能。不過,金融安全卻是無法繞過的問題,成為制約金融支付(包括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在這一領域,集成電路產品大有可為。
需求增長推進快速發展
2011年,央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銀行卡芯片遷移工作,“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金融IC卡應用。據IC卡行業報告統計數據,2013年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5.93億張,當年凈增4.67億張。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金融IC卡累計發卡量突破10億張。從2015年1月1日起,商業銀行將停止發行磁條卡,全面發行金融IC卡。預計未來3年,每年的發卡量凈增將超7億張,其中新增6億張,原有磁條卡換“芯”1億張。同時,隨著POS機和ATM終端升級改造的完成,也將使消費者逐步養成使用芯片卡的習慣,金融IC卡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在金融IC卡快速放量的同時,居民健康卡和加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數量近年也在激增。隨著國內市場需求增長以及國產芯片的快速發展,國內多家知名芯片廠商的金融IC卡芯片已通過銀行卡檢測中心認證。可以說,國內IC卡芯片供應被國外廠商壟斷的格局正在改變。
在芯片國產化的大背景下,預計國內IC卡制造商、芯片廠商將迎來新一輪業績增長期。為滿足金融IC卡雙界面、Java平臺等要求,芯片一般采用32位CPU,具有非對稱加解密算法、較大存儲容量、高安全、高性能、低功耗等優點。華虹宏力致力于開發高性能、大容量的智能卡,期待在雙界面、Java智能卡市場上大顯身手。憑借華虹宏力先進的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工藝,開發完全符合新一代金融卡芯片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低功耗要求的芯片制造工藝平臺。
設計制造應協同發展
中國金融IC卡企業在推進金融IC卡的過程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IC卡制造企業作為產業鏈上核心一環,更應責無旁貸地積極推進金融IC卡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目前,我個人認為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加快工藝技術創新。中國金融IC卡制造企業要加快相關技術研發和創新,通過提升工藝水平和強化品質管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作為世界領先的純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在智能卡領域耕耘多年,從0.35微米Flash/EEPROM工藝發展到0.13/0.11微米Flash/EEPROM工藝,一直保持著代工領域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領先地位,可滿足芯片設計企業的制造需求;目前90納米Flash/EEPROM工藝正在研發中,預計將于2015年逐步導入量產。
其次,加強自有安全檢測標準建設。由于金融IC卡特殊應用環境,芯片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我國的檢測和標準必須先行。特別是在標準制定中,不能完全照搬國外模式,而要制定適合我國的芯片安全檢測標準。同時,推進完善國產芯片應用的實施措施和步驟,擴大國產芯片的應用范圍,通過試點等形式,引導銀行采用國產金融IC卡芯片產品,進而形成芯片企業陣營。
再次,加大與IC設計合作力度。從智能卡產業的歷史發展可知,芯片技術競爭力與芯片工藝、芯片設計能力直接相關,缺一不可。IC設計企業與制造企業應緊密合作,打通“芯”支付生態圈上下游互動通道。一方面,IC制造企業要不斷提升工藝水平,采用先進特色工藝,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和成本,完善IP核、設計環境等;另一方面,IC設計企業要不斷提高設計能力,與制造企業形成互惠互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應各司其職,各展其能,密切配合,以百倍的努力,力爭在短期內做出成效。
最后,需要政府扶持和引導。金融IC卡關乎國家金融體系安全,在推進金融IC卡國產化的道路上,不光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產業各方的通力合作。產業界各方應在政府的引導下,通力協作,共同推動跨行業的資源整合,搭建基于金融IC卡的跨行業應用平臺,不斷完善受理環境與服務體系,以實現金融IC卡的一卡多用與一卡通用。
安全可控是重要要求
安全可控是國家對金融卡市場的重要要求。我國金融卡安全設計相對起步較晚,國內芯片設計公司要想進入銀行雙標卡市場,必須通過相關國際、國內認證。隨著國內芯片企業安全技術的提高,國內多家知名芯片廠商的金融IC卡芯片產品,已陸續通過國際CC EAL4+認證、EMVCo芯片安全認證。這標志著國產芯片的安全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向國際、國內金融支付領域供貨的實力。
銀行卡檢測中心、國家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對金融IC卡芯片也提出了一套國內EAL4+安全保障等級的要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安全性設計。
一是密碼支持:高性能實現SM2、SM3、SM4的算法功能,隨機數IP用于算法密鑰生成。二是用戶數據保護:密碼算法實現不保留與安全有關的信息。三是安全功能保護:密碼算法防護計時分析攻擊設計、密碼算法防護能量分析攻擊設計、密碼算法防護故障分析攻擊設計。總而言之,企業應努力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積極推廣自主可控密碼算法、密碼認證等多種安全技術的應用,對通過安全檢測的產品開展試點應用,為大規模商用奠定基礎。
90納米將成主流工藝
現在業界對IC制造主要關注晶圓大尺寸化與工藝的細微化。目前國內已具備成熟的0.18/0.13微米EEPROM/Flash制造工藝,滿足金融IC卡芯片設計企業的制造需求。半導體工藝技術發展與進步持續不斷,智能卡芯片向多功能、大容量存儲器發展也不可逆轉。基于十多年在智能卡芯片領域的耕耘,華虹宏力正積極研發90納米Flash/EEPROM技術,為客戶提供最有競爭力的智能卡芯片代工解決方案。
國內的制造工藝從安全性角度來看,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作為世界第一大的智能卡IC代工廠,華虹宏力早在2011年就投身于金融IC卡制造工藝研發,與國內主要智能卡芯片廠商合作,成功開發出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雙界面銀行IC卡產品;2012年2月,開發出國內第一顆通過銀聯認證的國產移動支付芯片。目前,可滿足PBOC3.0的雙界面金融IC卡產品已使用華虹宏力的0.13/0.11微米嵌入式EEPROM工藝進入量產階段,成功填補了國內金融IC卡的產品空白;已完成0.13微米移動支付工藝平臺開發,加快推進與業內領先智能卡芯片廠商在90納米工藝平臺的合作;生產的銀行金融類芯片,如電子網銀(USB-Key)已占據國內相當的市場份額,是目前國內金融類芯片產品得到最廣泛應用的領導代工廠商。華虹宏力將持續進行工藝技術創新和應用開拓,與客戶緊密配合,共同迎接金融IC卡和移動支付大時代的到來。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5瀏覽量
427282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92文章
19178瀏覽量
307691 -
移動支付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6瀏覽量
481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