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的產品是智能的后視鏡,采用語音交互,具備導航,打電話、周邊地點搜索等等等這類的功能。產品第二個版本出來的時候錄了一些使用的小視頻。我們把這些視頻做好之后,開始瘋狂的在朋友圈轉發,包括一些車友的群,包括代理商里面推送這些小視頻,做線上的推廣。從5月份陸陸續續做到6月20號的鄭州展會,短短20來天的時間里面我們就完成了三千多萬的眾籌。
之所以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面眾籌到這些資金,是因為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面,智能車載領域已經被培養起來了。讓消費者真正的對語音控制這塊有了認知,我們把視頻放出以后,在用戶認識到語音交互的方便性和語義識別優化的準確性之后,絕大多數人都被科技的進步驚艷到了。
我在5月份拿到這個版本之后,我把軟件推到硬件里面了,基本上沒有再開車上過班,每天都是打的UBER,我自己拿上大的移動電源接上后視鏡,我說“你好,問問,我餓了,你幫我找一個飯店”“你好,問問,幫我找一個加油站”,或者我要去哪兒,我至少從5月份到現在打UBER超過100次了,100%的所有司機,作為司機來說,他們不知道語音已經優化到今天的程度,他們還是停留在命令式的,所以所有人基本三個問題,1、這是什么東西。2、在哪兒買。3、多少錢。
像思必馳做出來這樣一個語義優化的產品,給用戶帶來良好體驗的時候,市場非常大,這100多個司機中有5、6個人,到我辦公室樓下的時候,非要上去坐坐,跟我聊他要回家做代理,還有人說我能不能做UBER群的代理商,作為他們來說,都可以看到語音在給做硬件交互時帶來的優越體驗,我認為在座的很多開發者,也應該多站在C端的角度去看待產品。
我們在跟思必馳合作的時候,其實車載這一塊,相對于剛才智能家居、智能手表,還是比較偏小眾的市場,但其實車載也是最有語音交互需求的市場,開車的時候,眼睛放在哪里、手放在哪里都有自己的位置,這時候使用其它的交互模式很可能會影響行車安全。
在我們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也談了幾個供應商,包括像云知聲、科大訊飛等等,一開始接觸到思必馳的時候不是很有信心,他們做了語音輸入板,但是我不知道語義做得怎么樣,但是后來的合作讓我非常滿意,不僅僅是技術方面。我感覺到思必馳這個團隊的凝聚力也非常強,我們跑版本的時候不斷的推各種問題,他們也是不停的給我們做回復,進行解決,極為敬業。我今天也想對思必馳的工程師們鞠個躬,向你們表示感謝。
然后就是期待思必馳的團隊,今后還要做出更優秀的產品出來,給我們這些做硬件的,希望你們能更多的從用戶的角度去做一些產品的迭代,謝謝大家!
-
智能語音
+關注
關注
10文章
789瀏覽量
48904 -
語音交互
+關注
關注
3文章
287瀏覽量
28072 -
思必馳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9瀏覽量
143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