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激光投影技術?
激光的最初的中文名叫做“鐳射”、“萊塞”,是它的英文名稱LASER的音譯,是取自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單詞頭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詞。意思是"通過受激發射光擴大"。激光的英文全名已經完全表達了制造激光的主要過程。1964年按照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建議將“光受激發射”改稱“激光”。
激光顯示成像光路示意圖
激光顯示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之后的下一代顯示技術。 激光顯示能實現傳統顯示所達到的所有先進技術指標,如大屏幕、高分辨率、數字化等, 而且以激光作為光源,具有波長可選擇性和高光譜亮度等特性,擁有更廣的色域,是CRT的兩倍。因此能夠提供最真實、最豐富、最鮮艷的色彩再現。
激光光源與燈炮光源和LED光源完全不同,它們有著極高的光譜純度。同時,激光光源也有極高的效率。激光顯示將發展成為多平臺應用技術,如,手機投影顯示,前投影顯示,便攜投影顯示,背投電視等。其大色域、高效率、長壽命等優點,將顯示技術發展提供一種選擇。
紅綠藍三色可見激光
激光投影技術原理
所謂的激光投影技術分兩種,一種是單色光,一種是彩色光。單色光投影技術我們已經很常見了,日常使用的激光筆就是一種單色光投影技術。而有些時候我們還可以在單色激光光線前增加各種各樣的格欄,這樣就能投射出最簡單的激光畫面了。
另一種彩色激光的原理也并不復雜,通過控制三色激光,構筑整個色彩體系,這與CRT的原理一樣,不同的是,CRT通過控制不同的電子槍,實現不同的顏色表現,而激光投影機直接控制光線,效率和效果都大大增強了。
激光光源的特點
(一)色域更廣,色彩更亮麗
傳統投影機只能表現自然界中30%左右的人眼可識別色彩,致使另外70%的色彩無法通過傳統顯示設備讓我們感知。當前的2K數字放映機雖然在色彩及分辨率方面已經接近35mm膠片的質量,但還是有不少電影界人士更欣賞膠片所表現出的豐富色彩及過渡。純色的LED或激光光源是數字成像的理想光源,激光電影放映機能表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激光電影放映機能給觀者還原出一個更完美的五彩斑斕的真實視界,更好的滿足電影的播放需求。
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
(二)真正保持長期高畫質
傳統投影機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隨著光源的急劇衰減而使圖像變暗變黃(如亮度衰減、色飽和度對比度降低等),在電影院這些高要求使用場合,即使燈泡仍還在發光,也不得不因此而更換燈泡,造成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激光電影放映機所使用的是激光器作為顯示光源,其壽命可達10000小時以上,其衰退過程也是緩慢的,使得其輸出的畫質長期保持高亮度、色飽和度和對比度,畫面色彩始終亮麗如新。
激光顯示色域是傳統NTSC色域的兩倍以上
(三)更高的光通量
目前傳統投影機燈泡(氙燈或汞燈)的最高功率可達到6500W-7000W,單機最高可達到33000流明光通量,其燈泡壽命在此條件下最多只能達到500-800小時。而激光光源屬于新一代冷光源,不存在發熱量過大而使其溫度過高的因素,只需通過增加激光器數量,就可以很輕松的將激光投影機單機的光通量達到10000-50000流明以上,且其光源的使用壽命仍然可以達到10000-20000小時以上,使用該技術的影院投影機,可大大降低影院的長期成本,不再有炸燈的風險,并提升影院的檔次和性價比。
-
功率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073瀏覽量
70091 -
高效率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10467 -
激光投影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145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