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首先上臺做了《拐點》主題演講,他表示,每個時代的變遷都是技術的變化,數次工業革命都是因為新的技術出現,帶來社會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云時代是一系列技術的綜合,云計算只是其中的底層,還包括大數據、智聯網、移動化技術等。
IDC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今年云的基礎設施占比首次超過傳統數據中心。阿里云認為,跨過這個拐點,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張建鋒現場提到,相較傳統IT,云計算成本降低一半,云的穩定性比自建IT的穩定性高一個數量級,安全性高一個到兩個數量級,效率三倍提升,“從IT本身的角度,云計算已經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目前上云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頂層設計規劃,系統上云,適合沒有太多IT歷史包袱的企業。第二個是逐步上云,分為四個階段All in Cloud,基礎設施上云——大數據上云——云上中臺——云上智能。業務中臺是把分散的能力集約化包裝,中臺使系統大幅度收斂,業務快速上線。
針對如上四步,張建鋒分別介紹了阿里云的標志產品:飛天云操作系統,自主研發、開源兼容,也是中國經受最長時間檢驗、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平臺;飛天大數據平臺,采用自研計算引擎、規模最大(可擴展至10萬臺計算集群)、數據處理能力最強(單日數據處理量600+PB);阿里巴巴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承載著阿里巴巴集團級的業務協同,從煙囪架構到統一微服務平臺,支持敏捷創新、秒級數據智能;智聯網AIoT,阿里云提供自研高性能云端AI芯片、豐富的端側生態(100+種傳感器、200+芯片模型)、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平臺(300+行業算法模型)以及產業AI(十個行業大腦),讓企業只需關心業務本身。
“新技術的‘新’代表趨勢,為趨勢投資就能永遠站在時代前沿,云計算、大數據、智聯網、移動化就是新趨勢”,張建鋒表示。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0瀏覽量
137877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75瀏覽量
43234
原文標題:傳感器專業微信群,趕緊加入吧!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