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硬盤常見數據故障表現與原因
結合相關理論得知,計算機硬盤數據故障現象在該設備的使用當中在所難免,此類問題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究其原因可知,硬盤設備之所以會出現數據故障,主要原因有3點:軟/硬件故障、惡意攻擊、非正常操作。下文將對這3類因素引起計算機硬盤數據故障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
軟/硬件故障
首先,針對軟件數據故障表現進行分析。軟件作為一種應用程序,其運行過程即為代碼、程序的交互運動,在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出現故障現象,但受限于計算機性能或其他原因,軟件運行過程中,其代碼、程序的交互運動容易出現卡頓、錯誤等問題,導致軟件無法正常運行,此時,如果計算機硬盤的數據正處于導入/導出過程當中,就可能導致交互中的數據出現故障,因為計算機硬盤的數據導入/導出過程,會與相應軟件產生交流,而軟件在正常流程下會因為需求對數據格式等進行調整,此時一旦軟件不正常運行,格式調整也會發生錯誤,相應引起數據故障。其次,對硬件數據故障表現進行分析。計算機硬盤本身作為計算機主機硬件之一,在長期應用過程當中會不斷地老化,相應讀寫能力也在下降,此時當老化程度達到一定水平后,硬盤就會因為功能損傷而導致數據故障。計算機硬盤在使用過程當中如果電壓不穩定,就會導致設備重啟或模塊損傷,相應導致上述相同現象,最終引起數據故障。
惡意攻擊
惡意攻擊一般有兩個定義,即病毒攻擊和黑客入侵。其中,病毒攻擊通常屬于誘導型攻擊,即當用戶在連接計算機硬盤的計算機上操作時,部分操作導致病毒進入了計算機,再順著計算機與硬盤的連接進入硬盤,相應對硬盤內的數據進行破壞、篡改或刪除,形成數據故障現象。黑客入侵在某種角度上與惡意攻擊類似,但其攻擊性、主動性更高,破壞力通常也比病毒攻擊更強,因為黑客入侵是受到人力控制的,不像病毒一樣屬于自動運行,因此黑客入侵現象會造成更嚴重的計算機硬盤數據故障問題。另外,黑客入侵現象的攻擊性、主動性體現在即使用戶沒有操作,也可能因為防護網絡被破解而遭到攻擊。
非正常操作
計算機硬盤作為計算機主機設備,其應用方法有一定的要求,不滿足要求的操作會引起計算機硬盤設備出現故障,相應導致數據故障問題。具體表現來看,有部分用戶在計算機硬盤的數據導入/導出過程當中,會直接停止數據傳輸,導致數據導入/導出過程非正常中斷,引起相應數據故障。
此外,除了上述計算機硬盤數據故障表現以外,在一些特殊條件下計算機硬盤也可能出現數據故障問題,例如在計算機硬盤正常應用條件下,遭受到強力電壓或被水體侵入內部,都會導致硬盤本身出現故障,即硬盤某個儲存模塊燒毀等,此時模塊內的數據就會出現丟失故障。
怎么恢復硬盤數據?常見計算機硬盤故障數據恢復技術
結合現代理論來看,計算機硬盤故障數據恢復技術的種類有很多,這些設備的應用方法、恢復原理都不同,詳情如下:
Easy Recovery軟件恢復
在現代計算機硬盤故障數據恢復技術當中,最為常見的恢復技術即為Easy Recovery軟件恢復,此項技術主要借助Easy Recovery軟件,能夠恢復被刪除的數據。具體應用過程:首先,在連接硬盤的基礎上啟動Easy Recovery軟件,進入軟件的功能界面。接著,單擊Easy Recovery上Advanced Recovery功能選項,將進入自定義恢復選項界面。最后,在自定義恢復選項界面當中,依照自身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功能來進行應用,例如Format Recovery可以恢復誤格式化被刪除的數據,Raw Recovery可以選擇性的忽略某些不需要恢復的信息,Resume Reco-very可以將恢復狀態的數據載入等。
Disk Genius軟件恢復
Disk Genius軟件恢復與上述Easy Recovery軟件恢復一樣,同屬軟件恢復技術,但應用方式以及恢復原理不同。Disk Genius軟件恢復應用時,首先,通過盤掛方式將硬盤連接到其他正常計算機上(不拆卸連接計算機上的硬盤),接著,啟動Disk Genius軟件對故障硬盤進行掃描,最后,根據掃描結果對Disk Genius軟件的參數進行調整,在軟件自動運行條件下即可實現恢復。
硬盤分區表恢復技術
硬盤分區表恢復是一種針對計算機硬盤出現分區表數據故障的恢復技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因此在應用時,首先,需要確認計算機硬盤當前是否存在分區表數據故障,確認方法為:在連接硬盤的基礎上依照正常流程啟動計算機,如果計算機顯示屏上出現了“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lace diks and press akey to reboot”“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代碼時,說明計算機硬盤存在分區表數據故障。其次,在故障確認之后,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數據恢復:針對MBR分區,借助Win Hex軟件對該分區的類型以及數值進行計算,并將計算結果寫入到MBR分區當中即可。針對EBR分區,需要先確認EBR分區的故障數量,在針對每個故障EBR搜索其之前或之后的EBR,再通過公式(1)來進行計算,同時借助Win Hex軟件得到相應數值,最終重新寫入之后即可。
公式(1):邏輯分區起始扇區LBA地址=下一個EBR的LBA地址-63;
邏輯分區的大小=上一個擴展分區的大小-63。
鏡像備份數據恢復技術
在部分條件下,計算機硬盤在服務器上的鏡像備份會完全損壞,那么針對此類故障表現,可以先將計算機硬盤拆卸,通過盤掛方式將其連接在其他完好的系統上,之后啟動CHOST程序,該程序具有自帶硬盤對拷功能,通過該項功能即可實現數據恢復。具體應用步驟如下:先進行盤掛設置,再針對系統中的CMOS啟動硬盤自動監測功能以確認硬盤位置,此時需要退出CMOS功能,最終啟動CHOST程序,通過Local-Disk-To Diks操作即可[4]。
FAT32文件系統分區丟失,怎么恢復硬盤數據?
針對以FAT32文件系統分區丟失而提供的一種快速搜索重建分區和恢復的方法,記錄分區標志位信息,回填主分區,來修復受損的數據,實現數據的恢復。
硬盤FAT32文件系統分區快速搜索重組與恢復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搜索DBR所在扇區,即從“0”號扇區開始,向下搜索四個字節“EB 58 90 4D”特征值的扇區,滿足該特征的扇區為分區的起始位置;
2.記錄當前扇區的位置,并向下跳轉6個扇區至DBR備份扇區,驗證搜索到的位置是否為DBR,而不是備份DBR;
3.計算當前分區的大小,即查看0x20H-0x23H處四個字節的十六進制數,并將所述四個十六進制數按照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順序轉換成十進制數,這個十進制數就是本分區的總大小;
4.計算當前分區的范圍區間,即用DBR所在位置加所述(3)中分區大小,即可算出分區所在的范圍區間;
5.因為MBR分區結構是按照順序排列的,所以跳出(4)所述的分區范圍區間,即為下一個分區起始位置,先去判斷下一個分區是主分區還是擴展分區。若是主分區,則找到當前分區的DBR位置,并根據(3)(4)所述跳轉出分區。
6.若跳轉后為擴展分區(EBR),則記錄擴展分區位置,并從擴展分區起始位置繼續按照所述(1)的步驟查找“EB 58 90 4D”特征值的扇區,找到后根據所述(2)驗證DBR的真是性;
7.記錄上述過程中所有的數據,并跳轉至“0”扇區主分區(MBR)位置,重組主分區表。
判斷分區起始位置的方法如下:即從“0”號扇區開始,向下搜索四個字節“EB 58 90 4D”特征值的扇區,滿足該特征的扇區為分區的起始位置;
其判別是否為擴展分區的方法為:跳轉至上一個分區末尾,即下一個分區開始的地方,首先查看0x00H-0x03H處是否為“EB 58 90 4D”。如果不是這個標志,則為擴展分區。
所述主分區重組方法如下:將主分區DBR扇區地址和第一次此搜索到擴展分區表地址從小到大排序,然后將地址寫進主分區表的主分區表項和擴展分區表項的位置,完成分區表重組。
-
硬盤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17瀏覽量
57491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36瀏覽量
886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