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的祖國》音樂聲,9月5日上午10點,第七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開幕。以“墨子號”量子衛星外形為藍本打造炫酷的展演舞臺;全息投影膜、數字影像、數控升降系統等“黑科技”的運用為演出保駕護航……“科技范兒”十足。
跨越70載
創意展現科技社會發展成就
伴隨著《我的祖國》音樂聲,紅色的火車頭拉著綠色的車身在大屏幕上“駛入”現場。這列“前進號”火車一路駛過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1983年銀河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2007年“嫦娥一號”繞月人造衛星成功發射,2012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成功等新中國成立后重大科技發展節點,最終,“前進號”綠皮火車化身“和諧號”動車,步入科技發展新時代。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開幕式上,科技工作70年的奮斗歷程成為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
除了在序章中通過火車行駛方式回顧70年來的發展成就,現場還著重展示了祖國大好河山、重大科技項目、具有突出貢獻科學家,以及未來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新技術帶來的全新改變。
黑科技亮相
呈現最炫演出效果
清晨,鬧鐘響起,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查看手腕上佩戴的智能裝置,現場的屏幕上,立刻顯示出身體的健康信息。電影里的場景,就這樣真實地發生在眼前。開幕式現場,展現了一位科技工作者的一天。能夠實現這一場景,靠的是舞臺上方一塊來自德國的高科技全息投影膜。
B館內體現國際交流
據主辦方提供的信息顯示,這塊投影膜由可二次利用的環保材料制成,長8米寬8米,是全球范圍內縱向寬幅最大的全息投影膜。技術人員用50個拉力器將其繃緊,每個拉力器的拉力為50公斤,整張全息投影膜承受著相當于2.5噸的拉力。
演員在投影膜背后表演,現實場景與數字影像在同一空間融合,帶給觀眾沉浸式的科技體驗。
炫酷舞臺
按“墨子號”量子衛星外形設計
現場,蘊含科技元素的亮點還有不少。
本屆科博會開幕式主舞臺舞美設計以“墨子號”量子衛星的外形為創意出發點,上方方形升降屏取形于衛星本體,上方圈屏取意于衛星天線,舞臺主屏、側屏、窗口屏共同構成衛星太陽能帆板,并采用數控技術實現舞臺機械的精準調度。
A館內高精尖產品
D館內企業展示黑科技
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開幕式,整個舞臺的顯示屏幕由3040塊小LED屏組合而成,總面積達760平方米;舞臺上空的顯示屏不僅造型獨特,而且可以運用數控升降系統通過編程實現變形,調度精度可達毫米級。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4瀏覽量
377022 -
量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480瀏覽量
25557
原文標題:AD電路板layout視頻教程第二講,封裝庫集成庫3D庫的制作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0faf3d5ec26e,微信公眾號:捷配電子工程師筆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