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是什么
以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局域網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以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并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以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準相類似。包括標準的以太網(10Mbit/s)、快速以太網(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網。它們都符合IEEE802.3。
常見的802.3應用為:
10M:10base-T(銅線UTP模式)
100M:100base-TX(銅線UTP模式):使用5類數據級無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的快速以太網技術,使用兩對雙絞線,一對用于發送,一對用于接收數據。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符合EIA586的5類布線標準和IBM的SPT1類布線標準,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連接器,最大網段長度為100米,支持全雙工數據傳輸。
100base-FX(光纖線):使用光纜的快速以太網技術,可使用單模和多模光纖(62.5和125um)。多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550米,單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3000米。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使用MIC/FDDI連接器、ST連接器或SC連接器,最大網段長度為150m、412m、2000m或更長至10公里,支持全雙工數據傳輸。
1000M:1000base-T(銅線UTP模式)
目前,工控領域應用最廣泛的主要是10M/100M自適應以太網或千兆以太網。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以太網采用載波多路訪問和沖突檢測(CSMA/CD )機制,所有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送的所有信息,其工作流程如下:
1、幀聽信道上是否有信號傳輸。有則繼續幀聽,直到信道空閑為止;沒有則傳輸數據。
2、傳輸時保持幀聽,若發現沖突則執行退避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后,重新幀聽;若未發現沖突則持續傳輸至成功。
以太網幀格式
目前最常見的以太網IEEE802.3幀格式如下表:
PreambleSFDdst MACsrc MACLengthTypeData and PadFCS
71662246~15004
Preamble:前導碼,7個字節,用于數據傳輸過程中雙方發送、接收的速率同步
SFD:幀開始符,1個字節,表明下一個字節開始是真實數據(目的MAC地址)
dst MAC:目的MAC地址,6個字節,指明幀的接收者
src MAC:源MAC地址,6個字節,指明幀的發送者
Length:長度,2個字節,指明該幀數據字段的長度,但不代表數據字段長度能夠達到(2^16)字節
Type:類型,2個字節,指明幀中數據的協議類型,比如常見的IPv4中ip協議采用0x0800
Data and Pad:數據與填充,46~1500個字節,包含了上層協議傳遞下來的數據,如果加入數據字段后幀長度不夠64字節,會在數據字段加入“填充”至64字節
FCS:幀校驗序列,4個字節,對接收網卡(主要是檢測Data and Pad字段)提供判斷是否傳輸錯誤的一種方法,如果發現錯誤,丟棄此幀
互聯網TCP/IP協議棧
TCP/I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國際互聯網絡的基礎,互聯網最基本的協議,由網絡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互聯網,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TCP/IP協議采用了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
TCP/IPOSI功能協議
應用層應用層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等
表示層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
會話層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系
傳輸層傳輸層提供端對端的接口TCP,UDP
網絡層網絡層為數據包選擇路由IP,ICMP,OSPF,EIGRP,IGMP
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傳輸有地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SLIP,CSLIP,PPP,MTU
物理層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ISO2110,IEEE802,IEEE802.2
以太網拓撲結構
互聯網設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其入網連接方式決定了網絡環境和工作效率。目前工業領域常用的網絡拓撲結構有:星形、環形、總線形、樹形、網狀等。
星形拓撲結構
星形拓撲結構的整個網絡由中心節點進行管理,各節點間的通信都通過中心節點進行管理和數據轉發。中央節點的主要功能有三項:
(1)節點發出通信請求后,檢查是否有空閑通路以及被叫節點是否空閑,從而決定是否能建立雙方的物理連接
(2)在兩個節點的通信過程中維持通路
(3)當通信完成或者不成功要求拆線時,拆除通路
以太網星形拓撲結構
星形拓撲結構的優點:
(1)控制簡單,連接方便,擴展性好。任一節點只與中央節點相連,易于網絡監控
(2)網絡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低
(3)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中央節點對連接線路可以逐一隔離進行故障檢測和定位,單個節點的故障只會影響單個設備,不會影響全網
(4)管理方便。中央節點可以對各個節點提供服務和重新配置網絡
星形拓撲結構的缺點:
(1)需要耗費大量的電纜,安裝、維護的工作量大、成本高,通信線路利用率低
(2)功能過于依賴中央節點,中央節點一旦出現故障,則該拓撲結構功能完全癱瘓
(3)各站點的分布處理能力和資源共享能力較低。
環形拓撲結構
在環形拓撲中,各節點通過環路接口連在一條首尾相連的閉合環形通信線路中。任何節點均可以請求發送信息。請求一旦被批準,便可以向環路發送信息。信息沿著環按一定方向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每經過一個節點都要判斷是否是發給該節點,是則接收,否則將數據繼續往后傳。
以太網環形拓撲結構
環形拓撲結構的優點:
(1)電纜長度短,只需要將各節點逐次相連,組網成本比其他拓撲結構要較低
(2)每個節點只與相鄰兩個節點有物理鏈路,因此增減節點都很方便
(3)可以使用光纖連接
環形拓撲結構的缺點:
(1)任意一個節點故障都會導致全網癱瘓
(2)故障檢測效率很低,需要各個節點一一排查
(3)介質訪問控制協議采用令牌傳遞的方式,在負載很輕時信道利用率相對較低
總線形拓撲結構
總線形拓撲結構中,所有節點均直接連接到共享的總線上,每個節點均具有收、發功能,總線上信息的目的地址與某節點的接口地址相符合時,該節點便接收信息。
以太網總線形拓撲結構
總線形拓撲結構的優點:
(1)電纜數量少,長度短,布線成本低
(2)結構簡單,增減節點都很方便,擴展性好
(3)多個節點共用一條傳輸信道,信道利用率高,傳輸速率高
(4)可靠性高,單個節點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
總線形拓撲結構的缺點:
(1)總線的傳輸距離有限,通信范圍受到限制
(2)故障診斷和隔離較困難,一旦傳輸介質出現故障,就需要將整個總線切斷
(3)分布式協議不能保證信息的及時傳送,不具有實時功能
樹形拓撲結構
樹形拓撲結構實際上是星形拓撲結構的發展和補充,可以認為是多級星形結構組成,具有根節點和各分支節點,適用于分支管理和控制系統。樹形拓撲結構自上而下呈三角形分布,就像一顆樹一樣,采用分級的集中控制方式,其傳輸介質可有多條分支,但不形成閉合回路,每條通信線路都必須支持雙向傳輸。
以太網樹形拓撲結構
樹形拓撲結構的優點:
(1)擴展性好,樹形結構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十分便于擴展節點
(2)故障隔離容易,如果某一分支的節點或傳輸介質發生故障,只需隔離該分支即可
樹形拓撲結構的缺點:
各節點對根節點依賴性太大,如果根節點發生故障,則會引起全網癱瘓
網狀拓撲結構
網狀拓撲結構中各節點通過傳輸線互連在一起,每一個節點至少與其他兩個節點相連。根據組網硬件不同,網狀拓撲結構主要有三種:網狀網,主干網和星狀相連網。
以太網網狀拓撲結構
網狀拓撲結構的優點:
(1)任意兩個節點之間至少存在著兩條的通信線路,即便其中之一發生故障,也不影響通信
(2)局部節點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
(3)節點之間資源共享容易,傳輸延遲小
網狀拓撲結構的缺點:
(1)網絡結構復雜,線纜多,成本高
(2)增減節點很麻煩
(3)如果設置不當,會造成廣播風暴,嚴重時可以使網絡完全癱瘓
(4)故障排查不容易
上述常用的拓撲結構還可以組合起來,組成更為復雜,功能也更為豐富的混合式拓撲結構網絡。
以太網連接方式
以太網設備相互之間可以使用多種接口進行連接,其中最常見的是RJ-45接口。RJ-45接口俗稱水晶頭,采用雙絞線方式進行連接,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網絡接口,廣泛應用在工控主板、工控機、工業終端等控制設備和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等網絡設備中。
在RJ-45的信號定義中有2對差分信號線:TX(TX+,TX-)和RX(RX+,RX-),分別為以太網的發送和接收數據端。為了保證良好的信號傳輸特性,減少信號衰減和畸變,這兩對信號在PCB板設計中需要進行專門的等長差分處理,如下圖所示。
英創ESMARC底板網絡信號等長差分處理方式
由于網絡應用的特殊性,網絡端口很容易受外界信號的干擾,所以系統的網絡信號必須通過1:1的網絡變壓器以后,才能再接入到RJ45插座上,以阻止通訊線上的共模干擾信號,同時防止直流干擾信號對系統網絡驅動器的損壞。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網絡端口的ESD特性,可以配合設計專用的ESD保護器件,且在PCB設計時,ESD保護器件要盡可能靠近RJ45網絡端口的引腳焊盤。如下圖所示。
英創ESMARC底板上ESD保護器件盡量靠近RJ-45接口
對于有金屬外殼的RJ45網絡插座,建議將金屬外殼連接到設備安裝現場的可靠安全接地點上。如果無法保證現場的安全接地的可靠性,建議將RJ45的金屬外殼通過一顆高壓電容(如:102M/1KV)與板子的地平面相連接。
以太網在英創主板平臺上的應用
以太網在工控領域應用極為廣泛,是工業應用上主流的數據傳輸方式之一。英創工控主板均配備了以太網,此外還可以通過擴展方式支持更多的以太網,以便用戶組建自己的網絡應用產品平臺。
英創主板自帶的以太網
英創主流工控主板均自帶2路獨立的10M/100M以太網,而高端主板ESM6802G支持1路千兆網,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查看英創工控主板
ESM6802G工控主板自帶1路千兆網
ESM6800工控主板自帶2路百兆網
通過擴展模塊獲取更多的以太網
英創工控主板通過ISA擴展總線,可以擴展多種功能接口供客戶使用,例如ETA728和ETA528均能擴展2路獨立以太網。
查看英創以太網擴展模塊
ETA728以太網擴展模塊
ETA528以太網串口擴展模塊
下圖為英創ESM3354開發評估套件擴展16路串口+2路網口的硬件平臺,其中以太網擴展模塊即為ETA728。
查看下圖的應用方案
通過英創工控機/應用底板獲取更多的以太網
英創在售的幾款工控機/應用底板產品,均能提供多路以太網,具體如下:
應用底板型號可提供的以太網
ETA8106路10M/100M自適應以太網
ETA8201路千兆網,1路10M/100M自適應以太網
ETA8301路千兆網,1路10M/100M自適應以太網
查看英創工控機/應用底板
ETA810+ETA806+ESMARC主板組成多網絡工控方案
ETA810多網絡工控方案+機殼組成工控機
歷年來,大量用戶使用英創主板進行以太網通信相關應用,英創也累積了豐富的工程經驗。下面整理出了英創網站發表的相關技術文檔供用戶參考。雖然有一些方案文檔中提到的英創主板是較老的型號,用戶在新產品開發的時候未必會使用這些老主板產品,但是文中的軟硬件使用技巧、編程技巧和方法等技術細節,是值得用戶參考或者直接使用的。
應用方案
基于ESM3354的16路串口+2路網口擴展方案6路獨立網口+14路串口的通訊管理機實現方案
使用方法與技巧
WinCE工控主板的網絡安全管理ARM9工控主板WinCE應用程序的遠程FTP自動更新
基于WinCE的WIFI無線網卡應用方案ARM9工控板在遠程監控中的應用之一——利用COM組件遠程更改設備配置文件
工控遠程智能終端的雙網絡選路方案ARM9工控板在遠程監控中的應用之二——利用COM組件遠程設置網絡參數
ARM9工控主板支持斷點續傳的FTP文件傳送ARM9工控主板支持斷點續傳的應用程序FTP遠程自動更新方案
基于WinCE的無線網卡配置方法網絡雙絞線之直通線和交叉線制作的線序排列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網絡終端應用程序設計ARM Linux環境下多連接TCP服務器的編程
英創工控主板網絡變壓器連接方法英創工控主板網絡變壓器連接方法之二
嵌入式工控主板VPN應用簡介英創工控主板SNTP網絡校時功能
WinCE遠程桌面英創Linux工控主板支持3G網卡
英創Linux主板Qt網絡應用程序簡介高性能FTP服務器在英創Linux工控主板上的移植
英創工控主板WinCE應用程序的FTP遠程更新在WinCE系統中添加任意型號3G網卡
WinCE工控主板雙網口級聯應用——雙網卡網橋的建立英創Linux嵌入式工控主板支持4G網卡
EM335x工控主板四網絡擴展方案介紹在ESM335x WEC7上實現4路以太網接口
英創工控主板雙網絡冗余方案WinCE重置網絡的方法
Linux工控主板的一種環形菊花鏈網絡方案網絡接口(RJ45)布線設計簡要說明
雙網口+8串口擴展模塊ETA528WinCE主板多網絡優先級設置
Linux主板多網絡的優先級設置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45瀏覽量
210389 -
嵌入式主板
+關注
關注
7文章
6086瀏覽量
35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