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來說,要制作一個較好的無線話筒并不容易,采用三點式振蕩電路雖然簡單,但頻率很不穩定,調試也較困難,而用集成IC---BA1404制作的無線話筒就容易達到要求;
BA1404作為立體聲調頻發射專用器件,在不少的書刊上有過介紹,但由于線路中38kHz晶體很難買到,愛好者也只能望圖興嘆。其實,作為普通話筒,根本無立體聲可言,因此完全可以將IC中相關部分省去不用。實踐證明,這樣做既簡化了線路,降低了成本,而且對IC原有性能不產生影響。
原理見圖1。
圖1 電路原理圖
圖中用了兩個相同的微音器Mic1和Mic2,并且按相反的相位接入A點和B點,這是一個能夠抵御強大噪聲的近講話筒,即使在汽車發動機旁使用也不受噪音影響。若作一般使用,可以省去Mic2,并將B點接地。
BA1404中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音頻放大器,分別放大Mic1和Mic2拾取的信號,混合緩沖后由14腳輸出。由于Mic1和Mic2相位相反,若它們拾取的信號量相等,放大混合后則相互抵消,14腳幾乎無輸出,這樣便消除了環境中噪音的干擾。若對Mic1講話,Mic2遠離聲源,放大混合后的信號不可能完全抵消,經14腳輸出,再從12腳進入IC內進行調制,調制信號經IC內的射頻放大器放大,最后從7腳輸出,C5耦合到天線發射。L1C1決定振蕩頻率,L2C4是射頻放大的諧振回路,影響到射頻放大器的效率,即影響發射距離。發射距離還與話筒的工作電壓、天線長度以及接收機的靈敏度有關。若DC=1.5V,TX=20cm,在10米范圍內不表現出方向性,若TX增加到75cm,在30米內無方向性,最大距離可達150米。若提高電壓,發射距離和加載信號都增大,但工作頻率依然不變,與電壓無關。
調試可分三步進行:
1、A、B都懸空,用鑷子碰A或B,IC的14腳應有1V左右的輸出,或焊上Mic1和Mic2,在P點對地用一耳機監聽,應能聽到Mic1或Mic2拾取的話音,說明IC內兩個音頻放大器已經工作。
2、開啟調頻接收機在整個頻段內搜索,若收不到信號,改變C1容量,或改變L1匝間距離,直到在一個沒有電臺的位置上收到信號為止。
3、調整C4容量,拉開同接收機的距離,使距離最遠,效果最佳為止。
圖2a是抗干擾的近講話筒裝配圖,兩個微音機分別裝在話筒的兩端,尾部應開滿小孔。若用有線話筒改制,裝配圖如圖2b。
若在A和B處分別輸入相同的信號(如用鑷子碰),而P處的輸出信號卻不相同,說明IC內的兩個音頻放大器不平衡,解決的辦法是在17和16腳上分別接一個電阻到電源正極15腳,電阻在5~20kΩ之間挑選,這兩個電阻不一定相同。直到平衡為止。
圖2 制作實物圖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79瀏覽量
176216 -
無線話筒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4瀏覽量
77299 -
振蕩電路
+關注
關注
17文章
505瀏覽量
989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