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共享充電寶每小時使用的收費標準悄然漲價,央視財經報道稱,有商家表示共享充電寶目前最高收費標準已達到每小時8元,主要集中在景區、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區域;而定價為每小時1元的機柜已是少數。根據調研,街電、小電、來電等設備也對不同柜機給出不同收費,有的品牌的柜機半小時充電價格漲至2.5元,也就是每小時需要5元。無論如何,與此前每小時1元的收費標準相比,增長了5-8倍。
共享充電寶從激增向縱深發展
市場調研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指出,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經歷了行業探索期(2015年底-2016年)、快速發展期(2017年-2018年)、和行業成熟期(2019年以后)三個時期。
該調研指出,經過快速發展期,共享充電市場資源向頭部玩家聚集,行業競爭壁壘逐漸建立,后續的新玩家進入困難。
在最近,Trustdata發布《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總體實現了穩步增長:全年用戶規模達到1.5億人次,并滲透至商場、餐廳、機場及休閑娛樂等主流消費場景。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業態形成,無論是玩家還是應用場景,再加上前期培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共享充電企業才擁有一定的定價話語權,開啟了漲價模式,以走出價格戰的泥潭。根據《財經》過去的報道,熱門商區內一個充電寶倉道平均可產生4-6個訂單,每單流水4-5元,除去運營成本、商家成本及折扣成本,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利潤率能達到20%以上。那么,漲價之后的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盈利水平將大幅上升。
進入2019年步入成熟期的共享充電寶市場,漲價成了這個行業在野蠻生長之后的直接變現方式,或許是行業步入穩定周期的一個舉措,或許有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需求下滑。
不過,在電子方案設計公司看來,共享充電寶市場還遠未飽和,下一步是如何深挖市場需求的問題。
圖源:電子發燒友網
深圳市賽億科技市場總監徐棋在接受電子發燒友網記者采訪時說道,我們認為共享充電寶市場并沒有飽和,但的確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非常成熟。
賽億是國內大型的電子產品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賽億科技的產品展示廳,電子發燒友網記者看到眾多共享充電寶的產品,無疑,賽億在這幾年抓住共享充電寶快速發展的紅利期。
徐棋說,共享設備標準化量大的應用市場已經趨于成熟,但細分需求還有很大潛力,他們現在主要推動兩類市場,一是國內的三四線城市以及當地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戶;二是逐漸開拓國外市場。這些市場需要方案公司深度了解客戶的需求,甚至很多時候終端客戶定義產品,雙方相互配合。可以說,在紅利期過后,未來是細分市場的機會。
共享智能售賣機的興起,是另一個共享設備“傳奇”?
數據顯示,智能售貨機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以及歐洲,2016年全球銷售額超過1100億美元,其中美國占比全球總數的27.51%,日本26.14%,歐洲20.11%,中國目前占比僅1.01%。以售貨機擁有量為例,日本為25 人/臺,美國為40人/臺,歐洲則是每50 -120人/臺,而中國目前是4500人擁有1臺(僅考慮城鎮人口)。國內市場存量售貨機約20萬臺,滲透率不及5%。
共享售賣機與傳統的自動售賣機有所區別,首先是共享售賣機是智能化的產品。傳統的售賣機只要簡單的操作系統,并且是通過投幣等方式進行交易的。智能化的共享售賣機則是有自己的后臺系統,可以進行數字化信息操作,帶有智能屏幕,通過掃碼進行支付等。
圖源:電子發燒友網
徐棋解析,整個共享售賣機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部分:移動性與高效管理。智能庫存控制經營者可隨時訪問移動儀表板應用程序以檢索實時交易和對銷售業績進行數據分析,這樣便可以收集庫存水平的相關數據并執行有效管理,從而優化補充庫存的路線,盡可能多地創造營收機會。
移動支付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加持,令共享售賣機的智能化不斷提升。徐棋說,最早期的售賣機需要用戶選擇商品,用紙幣或硬幣支付,商品落入出口。現在的售賣機已經可以打開柜門取物,刷臉進行支付,已經相當智能化。這其中使用了攝像頭、重力傳感器、人臉識別,并且實現了聯網等功能。
目前,共享智能售賣機已經出現在酒店、會展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一批廠商如友寶、每日優鮮、A便利等等大力搶占市場。電子發燒友網記者了解到,迪爾西、賽億、創新奇智、廈門四信、易觸科技等眾多方案公司也投身其中。在迪爾西、賽億的采訪中,發燒友記者均看到了公司內擺放的智能售賣機樣品。可以說,在歷經幾年來共享充電寶的火熱之后,共享智能售賣機的升級換代也是一大市場熱點。并且,根據中國智能售賣機的滲透率來看,這個市場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除了共享方案,還可以做得更多
雖說共享充電寶走過了幾年的規模擴張期,如今以漲價來試水擴大營收,不過共享方案仍然有機會可挖,而像共享智能售賣機這樣的市場,還大有潛力,由此看來,共享設備的下半場似乎還有點距離。
作為電子方案設計公司,當然不會僅推出共享方案,以賽億為例,他們還擁有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能安防、智能母嬰、智能醫療、智能出行等多種類的應用方案。然而即便是這樣擁有龐大方案數量、豐富方案經驗的公司,也仍不滿足于此。
近幾年,賽億還投入到產業孵化的項目中,徐棋表示,賽億提供3萬平米的場地并孵化相關電子方案設計領域的技術創客,還建立了技術方案交易商城。賽億希望將公司多年的設計經驗,以及成熟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用于幫助更多創客能夠更快地設計方案、實現量產以及商業化。他認為,電子方案設計不是太多,而是需要更多真正貼近需求、有價值的方案,隨著中國智造的推進,電子方案設計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大。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