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成為帶動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資本市場和應用市場的雙重鼓勵下,OLED產線建設不斷推進,產業整體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據群智咨詢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下滑5.2%,OLED手機面板則逆市增長19%。大尺寸方面,在彩電市場持續低迷的狀態下,上半年OLED電視出貨達到120萬臺,同比增長21%,雖然OLED在電視產品的滲透率僅為1.2%,但已成為引領電視產業升級的一股重要力量。
規模擴張,技術創新
近年來各地對顯示面板產線的投資十分踴躍,我國的AMOLED產業規模得以擴張迅速。賽迪智庫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全球已建成AMOLED生產線23條,在建生產線6條。其中,中國大陸地區已建成生產線11條,在建生產線4條,總投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到2022年,全球當前在建AMOLED產線全部建成并滿產后,預計總產能將達到3027萬平方米/年,其中中國大陸地區總產能將達到1686萬平方米/年,全球占比超過50%。
伴隨多條產線的陸續建成,我國AMOLED生產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京東方、維信諾、天馬等主要面板企業的量產良率已爬坡至滿足批量出貨的需要。下一步需要在成本和穩定性上進一步改善。
2017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廣東省組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自2018年年初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正式啟動建設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與此同時,龍頭企業加快與上下游的合作與聯動,成立創新中心,進行前瞻性技術研發與布局,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能力不斷進步。
形態升級,應用多元
柔性AMOLED面板具有可折疊、可彎曲的特性,可以徹底改變當前智能手機,甚至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的既有形態,帶給電子行業諸多新機遇。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曉在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OLED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在手機行業,助力廠商以差異化贏得市場,通過積極追求技術創新,摒棄低端價格戰;在智能手表/手環市場,AMOLED以其高畫質、低功耗、異形、超輕薄、曲面柔性、健康護眼等優秀特性,助力智能穿戴市場快速成長。預計2020年,在國內智能穿戴產品中,使用AMOLED顯示屏的出貨量將超過9000萬臺。在平板電腦市場,從2018年開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趨于平穩,未來每年在1.5億只左右。AMOLED以其超輕薄、快速響應、健康護眼等特性,為平板電腦市場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筆記本電腦市場,AMOLED顯示屏優良的顯示和健康護眼的品質特性逐步成為高端商用、電競筆記本和教育平板屏幕的替代解決方案。
據各廠商對AMOLED產品的推出速度,預計2022年出貨量將達到600萬臺;在車載顯示市場,隨著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的發展,汽車的內飾將擴增更多新型態顯示功能。AMOLED以其異形、超寬溫域、超寬視角、快速響應等特性,將為車載顯示領域增添更多應用。2019—2024年車載顯示屏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5%。其中,AMOLED顯示屏市占率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2024年有望達到10%。
改善短板,搶抓機遇
2019年日韓半導體材料之爭令“OLED產業關鍵環節困境”提前浮出水面。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光電子研究室主任耿怡在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OLED產業發展論壇表示,在配套能力方面,OLED產業鏈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十分突出,AMOLED產業目前90%以上的設備、50%以上的材料依賴于進口,巨量投資背后是大量的設備、原材料進口,降低了我國產業獨立發展的能力和空間。蒸鍍機、曝光機等關鍵設備、發光材料、基板材料等核心材料均掌握在幾家甚至一家企業手中,為保障生產安全,未來面板企業必將進一步下大力氣培育自主可控的供應鏈企業。技術儲備方面,AMOLED產品量產進程滯后于韓國企業,OLED電視面板依賴進口。前瞻布局方面,折疊顯示、透明顯示、印刷顯示等前瞻顯示技術布局不足,缺乏上下游聯動機制。
未來,OLED產業發展趨勢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朝市場應用普及化邁進。當下,全球排名前3的筆記本電腦企業、排名前5的智能手機企業,以及80%的電視機企業和90%的智能手表企業均已推出OLED屏幕的終端產品。在應用端的推動下,面板企業加速產能布局,韓國企業在OLED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三星擬投資21.5億美元搶占大型電視OLED面板市場,LGD則宣布投入26億美元推進OLED生產線的發展。國內企業近年來進步迅速,2019年上半年,國內企業在OLED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10%,京東方、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等企業共7條產線均已進入量產階段,另外仍有多條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中。
第二,產品結構多元化。OLED可柔性、固態發光、結構簡單的特點為產品設計帶來更多可能性,必須促進OLED產品在形態和功能上多元化發展。2019年的折疊屏手機、可卷曲電視的出現給市場帶來更多活力。從蘋果、三星、LGD、OPPO等企業最新公布的終端專利可以看出,聚焦于屏幕形態和集成傳感的相關專利數量明顯增多,形態包含二折、三折、卷曲、滑軌抽拉等多種方式,集成傳感則包括指紋、攝像頭到發聲等多種屏下功能,產品種類也涵蓋智能手機、頭戴式設備、平板電腦、智能手表、車載顯示器等多種產品。
第三,產業發展集群化。韓國三星以牙山為中心,LGD以龜尾為中心分別形成了各自的產業生態體系。雖然我國OLED產業鏈配套能力與面板產線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但也呈現出集群化發展態勢。京東方綿陽6代柔性AMOLED產線實現量產,四川省、安徽合肥、廣東廣州、湖北武漢等地依托當地產線也形成了OLED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后續產業生態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四,技術創新鏈條化。在人工智能、物聯網、5G、超高清等新技術不斷發展、持續突破的階段,顯示屏幕承擔了信息呈現的重要作用,是信息技術創新鏈條上的重要一環。2019年,柔性OLED屏幕與智能手機的結合不僅帶來了全新的折疊手機,同時也涉及柔性電子材料、精密元器件、屏下傳感器、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對于上游技術創新與發展具有極強的帶動作用。此外,柔性產品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其他新技術相結合,也大幅增加和豐富了人機交互應用場景,有望為顯示產業乃至整個電子信息產業帶來新模式、新業態和新變革。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20瀏覽量
224831 -
AMOLED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19瀏覽量
1050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今日看點丨富士康停止派遣中國大陸工人前往印度iPhone工廠;英偉達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等軟硬件方案
辰顯光電點亮中國大陸首條TFT基Micro-LED量產線
微軟終止中國大陸個人Azure OpenAI服務,為國內大模型帶來機遇
機構:2024年中國大陸芯片出口額將達950億美元
中國大陸芯片設備支出領跑全球
中國大陸AMOLED DDIC將于2024年迎來前所未有的需求高峰
喜報 | 江西薩瑞微榮獲中國大陸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第32名
![喜報 | 江西薩瑞微榮獲<b class='flag-5'>中國大陸</b>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第32名](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D1/wKgaomYXX-2AC755AABNhUMDhL060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