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廣東省信用協會主辦的“2019廣東信用論壇”在廣州成功召開。本次大會主要聚焦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結合的信用生態,就區塊鏈技術在信用領域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迅雷鏈開放平臺研發負責人張慧勇也受邀出席了主題為“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重塑信用生態”的圓桌對話。張慧勇表示,區塊鏈技術將成為信用領域的常態技術,并將在信用數據真實性、隱私性、合規性等多方面促進當下信用系統的進化,從而大幅降低社會運行過程中的熵,促進社會發展更加高效、有序、可信。
區塊鏈提升數據真實性和安全性,加速信用生態進化
信用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不僅承擔著把控經濟活動風險、降低交易成本、推動交易規模和經濟發展等多項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秩序的根本保證。雖然已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但信用行業仍然存在著不少難題,例如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數據收集難度大、數據隱私保護問題突出。對此,張慧勇表示,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為解決數據真實性、隱私保護以及降低信用成本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區塊鏈可以提升數據的真實性。借助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等天然特性,保證了鏈上數據的真實可靠。“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自身是無法解決源數據也就是鏈下數據的真實性問題的。”張慧勇表示。而通過區塊鏈的可信存證特性,提供錯誤數據的一方也會被記錄到鏈上,能夠對錯誤數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因而提升了數據源的真實性。因此,我們可以基于區塊鏈建立完善、良性的信用機制,提供虛假、錯誤數據的人的信用水平將被降低,從而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并且,這種機制可用于多個社會信用場景的風險防范和管控,從而真正降低當前世界的熵值。
其次,區塊鏈可以更好地保護數據隱私。張慧勇認為,當前不少信用機構使用的系統多為中心化系統,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多依賴于權威部門以及法律法規,在效用上較為后置和被動,很多時候只能在發生風險之后進行處理。而區塊鏈技術則可以通過密碼學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加密保護,同時又可以通過分級密鑰、同態加密等方案,在不解析原數據的情況下做計算,還能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在不公開原始數據的情況下做驗證,從而同時實現數據共享和隱私保護。
當然,張慧勇也在現場坦言,當前區塊鏈行業還在發展初期,雖然技術能力已經較為成熟,但產品應用方案的普適性還不夠靈活,大多數技術的運用還需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設計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這也是迅雷鏈目前最主要的努力方向。
迅雷鏈已落地多個信用領域
當被問到“現有的區塊鏈技術是如何融入征信體系的”,張慧勇分享了迅雷鏈與廣州市地方金融征信共享平臺的合作案例。基于性能、安全和易用性等方面的優勢,迅雷鏈助力廣州市金融征信共享平臺實現了對節點的“穿透式監管”和數據的脫敏處理,可在保護數據隱私的情況下滿足信息追溯需求,從而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提升了地方金融行業的業務管理效率和水平。
而類似的案例對迅雷鏈來說并不鮮見。迅雷鏈還支持了泰國教育學歷標準認證鏈Certory,提供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及上鏈服務,利用迅雷鏈的數據安全加密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不僅保證學生信息的安全,更能提供可信的學歷認證。此外,迅雷鏈還聯合深圳市版權協會發布了互聯網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存證平臺“E證鏈”,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知識產權電子證據的采集、存證、驗證等,利用新型技術手段解決了知識產權領域的信用問題。
據了解,迅雷鏈的合作伙伴已經有一百多家,在五十多個領域完成了區塊鏈應用項目。基于豐富的區塊鏈技術創新和應用經驗,迅雷鏈近日對外發布了覆蓋金融、政務、司法、醫療、工業、民生等六大產業的十六個產品解決方案,為區塊鏈的實體應用落地提供了切實參考。同時,還宣布從核心代碼開始逐步全面開源。迅雷鏈這些舉措將打造更加信任、開放的區塊鏈生態,為提升整個經濟社會的信用和秩序提供巨大的推動力。
責任編輯:gt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39瀏覽量
89581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3瀏覽量
1067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