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歐盟反壟斷委員會正式向Intel開出反壟斷罰單,金額高達10.6億歐元(以當時匯率換算相當于100億元人民幣),創造了歐盟對單個企業反壟斷罰款的最高紀錄,超過2004年處以微軟的8.89億歐元。
這起反壟斷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時AMD向歐盟歐投訴Intel賄賂PC廠商、排擠AMD產品,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歐盟反壟斷委員會審查后認為,Intel試圖向戴爾、惠普、NEC、聯想等廠商提供回扣,鼓勵企業采購Intel芯片,從而打壓競爭對手AMD,遂開出巨額罰單。
Intel雖然支付了罰金,但不服判決,提起了上訴。目前,歐盟法院正在對此案進行二次審理。
Intel的律師提出,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處罰決定存在根本性缺陷,可能使用了同等效率競爭者測試(AEC),而測試出現了問題。
所謂AEC測試,是一種經濟分析,旨在確定一家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是否通過反競爭行為打壓其他同樣高效或更高效的競爭對手,但是驅逐低效競爭對手的行為,在監管機構看來并不構成問題。
Intel的意思說白了就是:AMD不是高效的競爭對手,打壓它也不是問題。
不過,歐盟方面顯然不認可這種觀點,歐盟委員會律師直言案件早在2014天就進行了詳盡的評估,Intel提出重審是出爾反爾的行為。
據悉,歐盟法院的判決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做出,而敗訴的一方認可繼續提出上訴。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00瀏覽量
134645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9瀏覽量
172339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5瀏覽量
2130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