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千家網)
盡管智慧城市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直到最近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它才開始嶄露頭角。普適性的連接即將實現大規模擴展,泛在網將使建筑環境中的每個對象都具有智能,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彼此“交談”。5G和物聯網(IoT)的雙重技術將為人們提供可以穿越的實時環境,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高速數據連接的影響。
ABI Research終端市場和垂直行業副總裁Dominique Bonte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5G將提供更大的容量。在討論5G時,人們通常會忘記以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為重點。更大的容量對于實現智慧城市的承諾至關重要。”
“由于城市是由人和物體組成的密集形態,因此所需的連接必須無縫且直觀的。目前,我們用于智能手機連接的單元結構必須在密度上實現巨大飛躍。大型5G網絡將首先出現在城市中,因為這些空間提供了大量應用場景空間,可以將大量設備連接在一起。”對于智慧城市的用戶而言,諸如運輸等核心服務依賴于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智慧城市其實就是數據城市。當人們每天生活的環境變得智能時,通過移動設備交付的服務和應用將在功能上邁出一大步。智能城市擺脫了低帶寬的束縛,即將擁抱提供的低延遲5G網絡。
TechUK SmarterUK的項目經理Teodora Kaneva表示:“我們將技術視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而且對于實現零碳目標也至關重要。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尤其是5G、IoT和AI,將為提高經濟效率和為后化石燃料世界做好準備,為社會提供必要的工具。”
“到2030年,數字技術可將全球排放量減少至少15%,最多可減少英國排放量的24%。相比之下,數字技術行業自身在英國的足跡為2.3%,預計到2030年將下降1.97%。這將每年為英國帶來1220億英鎊的額外經濟收益,其中包括585億英鎊的ICT和利益相關方額外收入以及635億英鎊的成本節約機會。”
智慧城市還將為企業帶來大量機遇。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其報告中解釋說:“對于公司而言,智慧城市代表著主要的商機,因為世界上某些城市市場大于整個國家。要與城市合作并在其中有效運作,企業將需要采用服務人民的心態,而不僅僅是市場;他們可能能夠通過尋找幫助城市改善生活質量的特定方法來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即使不是智慧城市提供商的公司也可能會受到城市生態系統方式的影響發展,他們可能需要改變做生意的方式以做出回應。”智慧城市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其實時傳遞信息的能力。當城市中的對象啟用傳感器后,將分析這些設備可以收集的大量數據,以提供服務和見解。
赫爾市議會副主席達倫·黑爾(Daren Hale)表示:“將赫爾發展為智慧城市將使我們有機會與公共和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合作,為赫爾社區、企業和游客帶來真正的利益。該項目將涉及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加強數據共享和決策,這將幫助我們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包括從交通管理到健康和社會護理的一切。”
創建智慧城市的方法多種多樣。畢馬威英國公司TMT主管Ian West表示:“關鍵行業在網絡方面確實需要以非常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因為與移動網絡運營商相比,潛在的獲利相關利益肯定可以進一步擴展,以使其跨醫療保健、保險或設施管理的部門客戶具有說服力的商業用例。通過與相鄰行業建立B2B合作關系,可以肯定地建立新的收入來源。
“當涉及到與這些技術相關的挑戰時,這些挑戰在全球范圍內各不相同。在英國,B2C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運營商尚未真正掌握消費者愿意多付多少錢的事實。您需要為卓越的5G帶寬、容量和更低的延遲付費,以在游戲等領域獲得收益。這很難確定,因為對于您的日常功能,4G將繼續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
網絡運營商、城市領導者和眾多設備開發商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協同工作,以提供提供智慧城市所需的全市范圍的服務。英特爾技術專家David Fraser概述了挑戰:“物聯網開發人員將面臨在智慧城市環境中創建和部署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許多挑戰。物聯網開發人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連接無數傳感器、攝像頭、網關和其他設備。這只能通過無所不在的強大通信技術(例如5G)來解決。”
“過多的標準并確保遵循不同協議的不同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將給那些發展智慧城市的人們帶來進一步的障礙。但是,一旦克服了這些挑戰,最終的挑戰將是行政管理以及與各種權威機構打交道,以部署和訪問站點并利用現有的設施。僅倫敦就有32個行政區,因此可能需要逐行政區協商IoT的部署,以確保遵守街景的相關許可要求。”
但是,智慧城市的用戶是否愿意放棄對個人數據的更多控制權,從而使他們能夠訪問代表智慧城市的新的聯網服務? ABI Research的Dominique Bonte認為隱私將受到影響。“智慧城市將依賴于從個人收集的數據的使用。他們的隱私以及使用智慧城市將提供的新服務的愿望必須加以平衡。”
她補充說:“我們已經可以在當前的新冠病毒COVID-19危機中看到這一點。在一些國家中,人們的電話都會被跟蹤。這使政府防疫部門能夠非常準確地跟蹤病毒的傳播。但這種模式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卻行不通,保護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隱私的法規可能會阻止管理當局使用某些數據。”
智慧城市正在積極發展。隨著5G的推出和物聯網的普及,智能環境已成為這些技術產物。飛行汽車和隱形眼鏡可能不是城市的未來,但是提供高效和安全服務的高速連接無疑是5G。
(責任編輯:fq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8瀏覽量
377078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