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牽手零跑的操作來看,雖然前面的合作都算不上成功,但一汽似乎仍沒有打算放棄這一“廣撒網”的方式,不過與其迷戀于四處“取經”不如好好把自己的新能源車業務發展起來。
牽手零跑,一汽集團迎來第6個造車新勢力“小伙伴”。
在中國汽車行業,沒有比一汽集團更熱衷于“牽手”造車新勢力的了。隨著近日一汽轎車與零跑汽車的“牽手”,我們盤點了一下一汽與新造車企業的“緣分”,驚奇地發現,一汽居然已經與6家新造車企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一汽出資拜騰汽車和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可惜這兩家新造車企業從去年開始就在運營上遇到難題,令人頗為擔憂,不過比起一汽另外幾個“小伙伴”——清行汽車、新特汽車、云度汽車,這類有點“查無此人”的狀況來,拜騰和博郡已經算好的了。
相信大家已經發現,雖然一汽與6家造車新勢力企業“牽手”,但似乎這幾家企業的發展狀況都比較堪憂,只有認真造車但尚未“出牌”的拜騰汽車,給人感覺還有希望“殺出重圍”,而這也是一汽唯一真金白銀出了錢的合作伙伴,這么來看,一汽的“廣撒網”好像也不算沒撈到魚。
然而,如果從一汽集團熱衷于牽手新造車企業背后的戰略思考去看,那么或許我們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一汽為何熱衷于四處“牽手”?
從一汽集團與這6家新造車企業的不同合作內容,其實能夠找到其熱衷于四處牽手造車新勢力的原因。
第一,押寶電動化的未來趨勢。對于造車新勢力的態度,市場一直是比較復雜的,看好的和不看好的人都很多,但造車新勢力的涌現本身證明了“電動化”的大趨勢,而這一點是行業公認的。
至于造車新勢力到底能走多遠、哪些企業能夠活下來,并不好下定論,所以干脆多找幾家“合作”,廣撒網撈到魚的概率總會大一些,相信這是一汽與如此多新造車企業合作最主要的原因。
有這一觀點的傳統車企不止一汽一家,長安與綠馳、廣汽與蔚來,也都是出于這樣的考量,只不過他們可能沒有一汽這么“多情”。造車新勢力欠缺傳統車企的制造經驗,而傳統車企則想引入新造車企業在用戶服務模式上的創新,或許還有一些技術上的互相借鑒,目前的新能源車市場也證明了這種互補必要性。
第二,帶動自身新能源業務發展。在六大汽車集團中,一汽集團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布局較為滯后,目前在售的車型,也基本是基于傳統汽車平臺的“油改電”車型,并沒有打造出像樣的專屬平臺新能源產品,與這些造車新勢力合作,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身發展的意圖很明顯。
以其最為深度合作的拜騰汽車為例,隨著拜騰南京工廠的建成投產,紅旗旗下新能源車型也將在此工廠與拜騰M-Byte共線生產的消息也傳出來,對于一汽集團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新能源業務進展了,投資拜騰,不僅能獲得對方在技術、運營理念、客戶服務模式上的經驗,還能直接獲得一個車型平臺和一條生產線,這筆買賣還算有兜底計劃。
第三,盤活閑置資產。這一點在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的合資合作上體現的最為明顯,因為一汽夏利與一汽轎車的同業競爭問題,一汽集團整體上市遲遲無法推進,且一汽夏利的業績也不斷下滑,這使得一汽集團早有“處理掉”一汽夏利的打算,而通過與博郡的合資,一汽順利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整體上市的步伐大大推進。
與拜騰的合作也能體現出這一點,1元出售一汽華利,不僅能讓拜騰順利拿到生產資質,還能為集團減負,一舉兩得。包括與其他幾家造車新勢力的合作,也多有“代工生產”的內容,雖然這不如直接把閑置資產賣掉來得干脆,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汽集團閑置資產過多帶來的成本壓力。
一汽的“小目標”能實現嗎?
可以說,一汽集團四處牽手新造車企業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這也算是一種應對“新四化”和復雜市場環境的思路,然而最終一汽集團到底能從這些合作中獲得什么,能否實現其以上目的,可能并不樂觀。
最明顯的是,這6家企業的發展狀況“堪憂”,當然近兩年造車新勢力整體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但不得不說,一汽的眼光可能并不好。
清行汽車是一汽最早牽手的合作伙伴之一,但2018年就基本銷聲匿跡了,壹姐查詢雙方合作信息時發現,其產品已經停產停售,甚至連企業官網都打不開了;云度汽車情況與之差不多,2019年7月后就沒什么消息了,僅有的一些消息還都是負面的;新特雖然斷斷續續還有些動作,但在造車新勢力中也已經基本邊緣化了。
博郡、拜騰、零跑情況稍好,但也在近期頻頻曝出資金困局、人員離職、車主維權等消息,博郡跟一汽夏利的混改惹得夏利上百號員工公開舉報,鬧得沸沸揚揚。
對于清行、云度、新特這些反正只是簽了一紙合作協議的合作伙伴來說,一汽集團應該沒什么損失,無非是沒有代工生產的業務了;但博郡和拜騰這樣有深度合作的企業的困局,無疑會切實影響一汽集團的利益,博郡真的資金鏈斷裂,那么一汽夏利出售股權的錢根本收不到,真金白銀投了資的拜騰發展不好,一汽更是會直接虧損。
至于能從這些合作伙伴身上學到多少技術或者用戶運營理念,鑒于一汽集團自己的新能源車業務還沒有做出規模,所以也看不到成果,而從這幾家企業的情況看,很可能也沒什么值得一汽學習的。
從牽手零跑的操作來看,雖然前面的合作都算不上成功,但一汽似乎仍沒有打算放棄這一“廣撒網”的方式,不過壹姐覺得,與其迷戀于四處“取經”不如好好把自己的新能源車業務發展起來,到了2020年如果企業還不能在新能源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未來在電動化領域,可能真的要難以立足了。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25瀏覽量
23892 -
一汽集團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3514
原文標題:深度|牽手6家新造車企業,一汽為何熱衷“廣撒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