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商業發電、研發發電。中國的5G已經商業化一年了,6G的研究也是從去年開始的。面對2030年,移動通信將發生什么變化,6G將帶來什么應用,6G的網絡結構將如何形成?中國移動研究所首席專家、6G項目負責人劉光毅,在中國移動研究所近期舉辦的“6G系列研討會”第二次會議上,闡述了6G的技術特點和網絡架構。
6G網絡將實現哪些功能
劉光毅認為,通過對應用場景的理解和分析,6G網絡性能指標的定位包括幾個方面:第一,6G網絡的峰值速率應該達到太字節(TBPS);
第二,用戶體驗率達到千兆位水平(Gbps);
第三,用戶的時延接近海量數據的實時處理;
第四,無線網絡的可靠性接近有線傳輸;
第五,6G的流量密度和連接密度至少比5G高10倍甚至幾千倍;
六是支持移動高速通信,速度超過1000公里/小時,不僅支持高速鐵路通信覆蓋,還支持飛機覆蓋;
第七,頻譜效率可以提高兩到三倍。
劉光毅說,我們希望6G網絡能帶來一些新的能力,如亞米甚至厘米級的定位精度,超低的時延抖動,超高的安全性和全新的網絡智能水平。為了滿足這些指標,6G需要在頻譜使用范圍、使用效率、網絡架構、功能、安全性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出新的改變,以滿足6G的業務和應用需求。
6G網絡演進的三大驅動力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網絡架構也在不斷變化,3G采用三層架構,4G采用全IP架構。5G引入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來實現小型企業架構、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分離、網絡切片技術等。在5G核心網中,無線網絡的城域網引入了CU-DU分離架構,帶來了靈活的部署結構。
那么,6G網絡的結構是什么?
劉光毅表示,從整個網絡的演進和轉型角度來看,設計6G網絡應該考慮三個方向的驅動力。首先,新服務、新應用和新場景帶來了什么樣的需求;二是解決現有網絡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去年,5G NSA的建設帶來了高能耗、高成本、低運行維護效率等挑戰。在未來的網絡設計中,應該考慮如何改變這些現狀;第三,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驅動力。
在解決現存的網絡問題和挑戰時,劉光毅認為有四個突出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決時延問題。固化的協議結構成為實現下時延的瓶頸。對于5G 無線網絡,協議結構是分層的,所有的業務都需要逐層處理,每一層都有時延,這構成了時延業務傳輸的瓶頸。為了進一步縮短空時延,有必要打破這種結構。第二,網絡切片的支持技術需要進一步發展。5G支持端到端切片。然而,在標準設計之初,無線網絡和核心網絡分別考慮切片的設計和優化。這兩者能否很好地連接起來需要由SA進行商業驗證,這需要在6G網絡設計中加以考慮。
三是解決單一網絡結構帶來的高成本、高功耗問題。目前5G網絡的部署是基于基站的,功能齊全,這將導致整個建設的高成本和高功耗。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問題,6G網絡必須進行變革。
第四,大型基站部署成本高,運行維護難度加大。有必要考慮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現網絡運維的智能化。然而,在5G網絡設計之初,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對這些功能的支持,目前智能運維的突破使得整個網絡運維支持難以實現。我相信,在6G時代,網絡運維自動化將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劉光毅表示,在新服務、新應用和新場景的驅動下,6G網絡需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延遲,以及更高的流量密度和設備密度。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在6G網絡中深度集成,使網絡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6G網絡結構的六個基本特征
2019年,中國的移動提出6G將具有五個特征。今年,劉光毅認為數字雙胞胎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被添加進去。
6G網絡的第一個特點是按需服務。6G將會有更多的新服務和新場景,用戶將會多樣化和個性化。網絡應進一步增強感知能力,包括對行為、業務和意圖的感知,并根據用戶的業務需求分配網絡資源,提供體驗保障。
第二個特征是簡單網絡,其中多種接入技術接入核心網絡,接入網絡實現即插即用。通過簡化架構、功能和協議,網絡可以提供準確的服務,同時節省成本和能耗。實現輕量級無線網絡。未來的接入網分為兩層,一層是信令接入層,另一層是數據接入層。通過單獨部署,可以節省部署基站的數量,并且可以根據需要分階段加載基站的功能,而不是全功能基站。
第三個特點是靈活的網絡,以用戶為中心,按需生成,網絡隨人移動。網絡功能的分散管理支持獨立網元和業務的擴展、演進和靈活部署,實現端到端的微服務網絡。
第四個特征是內生智慧。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5G已經考慮使用人工智能。然而,5G人工智能是一個插件或移植應用程序,很難實現像人類神經網絡那樣的內部功能。人工智能有望在6G網絡中成為神經系統。為了滿足內生智能,有必要在6G網絡中引入數據采集面和智能面,通過數據采集面采集6G網絡的全局數據;智能表面根據需要調用這些數據,并根據不同的人工智能場景提供不同的人工智能支持。第五個特點是數字結對。未來的網絡是一個數字雙網,它可以實時監控虛擬空間中每個網元、每個基站和每個用戶服務的在線狀態,提前預測運行軌跡,提前介入可能的服務掉線,避免網絡事故。新功能也可以預先驗證,實現網絡自進化。
第六個特征是安全性內生。6G網絡的安全性尤為重要。據預測,未來的戰爭可能不會攻擊物質世界,而是孿生世界。
劉光毅表示,結合DICT的發展趨勢,我們在5G網絡發展中看到的經驗教訓預計6G將向以下五個方向轉變:一是引入數字雙胞胎,二是實現多方數據和資源的協同管理;三是實現端到端的微服務設計;第四是簡化基站;第五是數據和信令的分離,提高了整個網絡的部署效率和成本。在此基礎上,劉光毅提出了未來網絡邏輯架構的建議,即“三層四面”。這三層包括:資源層、功能層和服務層。資源層在底層提供無線、計算和存儲等基本資源,為功能層的功能生成提供支持和服務,而功能層在服務層為服務和應用提供支持。功能層引入了數據采集、智能、共享與合作、安全等功能,實現了安全性和智能性。
從關鍵技術到網絡架構,6G仍處于開發的早期階段。5G將把通信網絡帶入物聯網。我希望6G能讓這種愿景到處開花。
責任編輯:gt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30瀏覽量
119522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70瀏覽量
17382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6G,為什么會選擇THZ頻段?
![<b class='flag-5'>6G</b>,為什么會選擇THZ頻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B6/wKgZPGdrseCAZw87AABiEHOTX_A714.png)
愛立信完成6G技術試驗測試
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局正式啟動首個6G安全技術研究項目
愛立信:6G網絡架構的三大共識
愛立信實驗室的6G革新:為何2024年深入研究6G技術非常重要
三星與ARM攜手研發6G技術,SIMD技術成關鍵
日本造出全球首個高速6G無線設備
愛立信出席全球6G技術大會
紫光展銳出席全球6G技術大會
愛立信在全球6G技術大會上詳解6G潛在關鍵技術方向
![愛立信在全球<b class='flag-5'>6G</b><b class='flag-5'>技術</b>大會上詳解<b class='flag-5'>6G</b>潛在關鍵<b class='flag-5'>技術</b>方向](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8/5F/wKgaomYoeGqAJksYAAAXeThU8yg80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