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數字通信發展和成功的歷程是一個化繁為簡、逐漸形成統一標準的過程。如火如荼的5G有著明確的演進路線圖。2018年,5G第一個版本R15凍結;2020年7月3日,R16標準凍結,也標志著5G有了第一個演進版本。同時,3GPP已經緊鑼密鼓啟動了R17技術標準的研究工作,并初步規劃了R17的主要技術特征和計劃時間表,繼續對現有版本標準進行增強演進。
縱觀通信技術發展迭代可以發現,5G進程是其中比較特殊的。“從5G時代開始,全球有了第一個統一的標準,全球產業鏈協作與發展、共同推進統一標準制式。”IDC電信與物聯網研究部高級經理崔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5G生態更加復雜
2015年,ITU正式發布了5G的愿景需求,明確了5G必須支持增強移動通信(eMBB)、低時延高可靠(uRLLC)和海量物聯網連接(mMTC)三大場景,3GPP的標準專家們隨后展開了5G技術標準化研究,以滿足ITU對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提出的需求。可以說,5G需要解決的不僅是人與人的連接,更需要解決物與物、物與人的連接問題。而這又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
在崔凱看來,全球統一的5G標準會關聯更多的相關利益方,尤其5G更多的是要解決人與人之外的連接,這將涉及更多的生態伙伴。之前的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產業鏈主要涵蓋運營商、設備商、手機終端廠商等,產業鏈條相對簡單,而5G時代應用將逐漸從消費領域走向行業領域,更多賦能垂直行業,將涉及更多的toB行業用戶、行業協會及組織,甚至需要對某些特定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應用等。這也將導致5G生態更加復雜,從而在5G標準推定上需要更多的溝通成本。
從3G的三分天下,到4G的兩大陣營,再到5G化繁為簡,只有一種幀結構的統一空口設計,這背后是全球專家在3GPP、ITU、IMT-2020、GTI等產業組織的充分討論、共同協同,不僅匯聚了集體智慧,實際上也形成了全球分工、產業合作的規則,這是過去30年無線技術標準工作能夠持續正循環的重要原因。
目前來看,5G標準和產業發展正處于通信技術和行業數字化結合的關鍵時期,也是帶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加強全球產業協同,推動無線技術標準統一、共同發展,已經刻不容緩。“5G時代行業細分領域多、產業鏈條長等特點將催生更為復雜的生態,故而對于5G標準制定,產業鏈要秉持更加開放的心態,開放、靈活、合作是5G標準發展的必然趨勢。”崔凱表示。
R16標準凍結,利好B端產業
R16版本主要針對的是低延時高可靠的場景做的標準定義。在3GPP的標準規劃里,本來R16應該在2020年3月發布,但是由于溝通效率的原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R16版本推遲發布。在崔凱看來,R16凍結時間的推遲對全球5G商用部署并未造成太大影響。其實,在標準凍結之前,全球產業鏈已經進行相關測試、驗證,隨著R16標準的凍結,不確定因素被消除,意味著各廠商可依據該標準進行相應產品的研發和量產,從而將進一步5G開發成本減低,也進一步加快全球5G網絡部署的進程。
“R16主要滿足低延時、高可靠的5G場景,“基于R16的特性,未來5G將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應用場景實現商業價值。”崔凱表示。
在工業應用領域,R16能夠提供更高要求的URLLC能力,支持時延敏感網絡(TSN)、工業局域網、5G專網等行業應用。
在以車聯網為核心的交通領域,將催生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早在2017年3GPP發布的R14版本中,就明確了C-V2X(蜂窩車聯網)的技術規范。而在R16支持了V2V(車與車)和V2I(車與路邊單元)直連通信,通過引入組播和廣播等多種通信方式,以及優化感知、調度、重傳和車車間連接質量控制等技術,實現V2X支持車輛編隊、半自動駕駛、外延傳感器、遠程駕駛等更豐富的車聯網應用場景。
此外,R16對NR的非授權頻譜的利用做了優化,以及對5G的能效做了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R16完全依托于SA架構,這將加速NSA組網向SA組網過渡,5G SA的規模商用將進一步加快5G R16的商用進程,預計5G R16將于2020年四季度或2021年上半年規模商用。
R17或將延至2021年年底出爐
在R16凍結的時刻,3GPP工作組已經展開了R17的工作。崔凱表示,R17將進一步優化,R17相對R16將進一步延展5G能力,將更加全面地面向垂直行業,增強面向行業的能力建設,比如基于5G的廣播能力、衛星通信、對空基站、無線側切片、5G的增強專網、5G的邊緣計算、增強的車聯網、5G的授權頻譜與非授權頻譜的融合等。
目前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R17的批準日期依然有被推遲的可能。崔凱預計,R17的最終發布或將延至2021年年底。
值得一提的是,NB-IoT技術不僅在過去一直緊隨通信技術標準的發展,在未來,NB-IoT技術更是會繼續與通信技術發展保持協同。尤其是2019年,3GPP正式向ITU-R提交5G候選技術標準提案。其中,NB-IoT被正式納入5G候選技術集合。據悉,早在3GPP R13協議中,NB-IoT核心標準就已凍結;R15協議更是支持NR與NB-IoT的共存部署方案,從而確保了5G部署后存量NB-IoT終端業務不受影響;R16協議明確支持NB-IoT接入5G新核心網,確保NB-IoT在5G時代技術發展的連續性;在R17協議中,NB-IoT已經具備平滑過渡到5G的能力,將作為5G時代的重要場景化標準持續演進。更為關鍵的是,近日ITU-R WP 5D#35e遠程會議宣布:3GPP 5G技術(含NB-IoT)滿足IMT-2020 5G技術標準的各項指標要求,正式被接受為ITU IMT-2020 5G技術標準。這也意味著,由中國產業鏈主導的NB-IoT,不僅在實踐中獲得了全球產業鏈的廣泛認可與支持,而且正式納入全球5G標準。“NB-IoT平滑演進至R17也將極大地促進我國NB-IoT產業發展。”崔凱最后表示。
責任編輯:tzh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9瀏覽量
377065 -
數字通信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6瀏覽量
2254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5瀏覽量
5660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