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報告中稱,今年的旗艦產品iPhone 12系列中的頂配版本iPhone 12 Pro Max,或將采用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技術(Sensor shift),來替代目前常見的OIS光學防抖功能。此外,高配版本的iPhone 12還有望采用120Hz的OLED面板,全球出貨量有望超1億部。
據了解,此次蘋果或將首推的這款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技術具有更好的細節改善,且能夠實現VR/AR成像、3D成像、AI體驗等功能。傳感器防抖技術是作用于傳感器本身,并不依賴某個特定鏡頭,它可以保證相機傳感器在移動時仍舊可以保證所拍攝畫面的穩定。
而當前的光學防抖技術,則主要是依賴于鏡頭感光元件的結構來減少畫面的抖動,iPhone 11及iPhone 11 Pro的長焦、廣角鏡頭中,都采用了光學防抖功能。但光學防抖普遍存在著體積大、功耗大、效果有限、成本高等弊端,這也是業界探索新的替代方案的原因。
有消息稱,蘋果或首推的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技術將有可能引發產業鏈創新熱潮,iPhone 12也將成為終端技術的迭代產品。對此,你怎么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干簧管傳感器,又稱磁簧開關傳感器或磁敏開關,是一種基于干簧管(Reed Switch)原理工作的傳感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磁傳感器,干簧管
發表于 01-30 15:33
?197次閱讀
CMOS傳感器在安防監控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其憑借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集成度等優勢,成為了安防監控攝像頭中的核心組件。以下是對CMOS傳感器在安
發表于 01-20 15:23
?204次閱讀
與控制。今天一起了解激光位移傳感器的功能與作用。 一、激光位移傳感器的功能 非接觸式測量 激光位移傳感器采用非接觸式測量方式,通過激光束對目
發表于 11-19 14:56
?274次閱讀
智能安全帽基于聯發科的低功耗處理器,配置有2GB內存和16GB存儲,并運行Android 9.0操作系統。其1300萬像素的高清云臺防抖攝像頭能夠拍攝1080P高分辨率的視頻,有效還原現場真實情況
發表于 10-15 20:27
?443次閱讀
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視覺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在各自的應用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現代工業、汽車、醫療、安防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
發表于 10-11 15:11
?365次閱讀
壓敏傳感器和力敏傳感器在功能和原理上存在一定的區別,以下是對兩者區別的介紹: 一、定義與功能 壓敏傳感器 :壓敏
發表于 09-25 09:59
?1127次閱讀
能夠檢測光的存在或變化,這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光強度測量 :通過測量光的強度,光電傳感器可以用于光照度測量。 顏色識別 :某些光電傳感器能夠區分不同顏色的光,用于顏色識別和分類。 距離
發表于 09-23 09:12
?908次閱讀
氣敏傳感器是一種用于檢測特定氣體或氣體混合物的濃度、存在或變化的傳感器。它們在環境監測、工業安全、醫療診斷、食品檢測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氣敏傳感
發表于 09-19 11:22
?570次閱讀
車載傳感器是現代汽車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為車輛提供關鍵信息,以確保駕駛安全、提高燃油效率、增強駕駛體驗和實現自動駕駛功能。車載傳感器的種類繁多,每種傳感器都有其特定的
發表于 09-07 09:30
?756次閱讀
遙感傳感器是遙感技術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們能夠接收、記錄和傳輸來自地球表面或其他天體的電磁波信息。這些信息經過處理和分析,可以用于監測和研究地表特征、環境變化、資源分布等。 遙感傳感器的功能
發表于 09-04 14:19
?997次閱讀
? 機身防抖 防抖鏡頭昂貴的價格催生了機身防抖技術。機身防
發表于 08-14 06:29
?510次閱讀
我們可以看到Si12T它是一款具有自動靈敏度校準功能的12通道電容傳感器,這種電容傳感器的工作電壓范圍為1.8~5.0V。 另外Si
發表于 06-12 15:08
?577次閱讀
UV 三防漆是一種特殊的防護涂料,傳感器 UV 三防漆是一種單組分、低粘度、光濕氣雙固化的電子披覆材料,在一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下幾秒鐘內便可表干。它能為電子產品提供高級別的保護,具有防潮、絕緣、防塵
發表于 04-27 09:43
多功能傳感器是一個集成系統,它將射頻 (RF) 頻譜中的多種功能(包括通信、雷達、電子戰以及情報、監視和偵察 (ISR))整合到一個傳感器中。
發表于 04-01 12:41
?752次閱讀
此專利提出一種新的潛望式攝像模組,能應用于帶有攝影功能的終端設備。該攝影模組包含:光路轉向元件、鏡片組、圖像傳感器、第一防抖零件和第二防
發表于 03-27 16:13
?99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