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化電子產品不斷涌現,在物聯網智能終端與應用場景需求驅動下,對傳感器提出了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度、可大批量產及低成本的要求。MEMS傳感器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技術和產量上都得到了高速發展。 在近日舉辦的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OFweek電子工程網有幸采訪到意法半導體 MEMS傳感器部門市場部經理秦亮,為我們解讀了MEMS市場現狀以及ST如何助力增強可穿戴電子產品的競爭力。
(圖片源自OFweek電子工程網)MEMS技術助力提升數據精準性可穿戴設備主要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電源、無線通信,以及傳感器和執行器,在可穿戴設備快速發展進程中,MEMS技術則是可穿戴設備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數據精準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一家在MEMS 傳感器領域耕耘超過20年的企業,意法半導體掌控MEMS 傳感器整個制造過程,從傳感器設計到制造,封測。校準和供貨,端到端的全程控制讓意法半導體能夠提供市場高精度高性能的傳感器產品。” 秦亮告訴OFweek電子工程網,“我們首先要在產品層面上保證其高精度特性,接下來再與客戶實現緊密配合,根據需求進行相應的產品應用優化。”集成機器學習內核,安全隱私更無憂近些年,可穿戴設備產品發展深入人們生活,許多產品都能實現檢測記錄穿戴者的身體各項信息并進行分析反饋,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不少用戶個人隱私數據傳輸的過程,如何確保數據傳輸過程的安全,成為了業內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 可穿戴設備所采集的信息種類繁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數據通過網端上傳到云端之后就已經開放了。ST則選擇了更為巧妙的方式,在新推出的LSM6DSOX和ISM330DHCX等X系列產品中,通過在傳感器端集成有限狀態機(FSM)和機器學習內核(MLC),將邊緣計算引入到感知節點端。這也意味著,在節點端設備就可以判斷出哪些數據被允許上傳,哪些數據涉及人體指標,還有哪些數據僅限在本地使用,從而避免數據泄露的隱患。 在數據節點工作中,意法半導體MEMS傳感器提供的超低功耗,高采樣率和可選擇大帶寬,保證了現場數據采集的實時性,而同時不會給系統運作帶來額外的算力和供電的要求。
(圖片源自OFweek電子工程網)支持高精度與大量程,ST MEMS傳感器重點發力四大市場在被問及關于MEMS傳感器產品針對“撞擊檢測”的解決方案時,秦亮表示,“撞擊檢測”的主要需求源自于汽車及安全氣囊中,意法半導體針對此應用,提供了支持200G量程的汽車級加速度計產品。秦亮又以安全頭盔為例,在測試撞擊、敲擊等行為狀態時,ST MEMS傳感器給客戶提供了從2G到400G不同量程范圍的傳感器產品。 得益于在高精度和大量程上的產品優勢,ST MEMS傳感器產品被廣泛應用在個人電子產品、電腦及外設、工業市場、汽車市場四大領域。 眾所周知,MEMS技術涉及到微加工、機械學、電子學等多種復雜的學科,不僅需要廠商具備豐富的設計經驗,更要有足夠的高精度的工廠生產線保證設計完整地轉化為產品,最后是嚴格的封測環節,幫助從客戶端/應用端獲取信息進行測試,保證產品符合應用需求,而ST正好具備了以上各項條件,長期深耕MEMS傳感器市場,精益求精。接下來,意法半導體MEMS傳感器部門正在逐漸通過集成機器學習內核的產品將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融入其中,賦予產品更強大的學習能力。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5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38瀏覽量
133082 -
MEMS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2瀏覽量
21193
原文標題:智能化時代,ST MEMS 如何助力增強可穿戴電子產品競爭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St_AMSChina,微信公眾號:意法半導體AM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