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高管的人事變動往往能夠大致透露出這家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尤其是行業內的知名公司,其管理層的變動更牽扯著整個行業的目光。而在2020年這個不平靜的年份,國內的科技半導體公司高管人事似乎變得更加頻繁。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下,這些企業高管人事變動的背后,也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紫光集團
就在今天,紫光集團宣布,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紫光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在加入紫光集團之前,劉二壯曾任泛林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集團副總、中國區總經理;科銳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泛林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經理;無錫中微半導體公司總經理;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二廠廠長等職務。
泛林集團成立于1980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創新晶圓制造設備及服務主要供應商之一。劉二壯的加盟,對于紫光集團而言,是在芯片領域極大地補強。
而在2019年底,時任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原社長坂本幸雄出任了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紫光集團將在日本設立研發設計中心,由坂本幸雄負責所有相關事務。作為上個世紀存儲領域的大佬,坂本幸雄的加盟自然是為了幫助紫光集團盡快補齊DRAM上的缺口。
與此同時,紫光旗下的芯片產業在國內擁有較大優勢,擁有超過8000項集成電路相關專利,涵蓋芯片門類眾多。其子公司紫光展銳更是在5G芯片領域大有建樹,虎賁系列芯片已經應用到部分智能手機上。
從2018年底開始,紫光展銳啟動內部變革,招募了多名華為海思系高管,包括目前擔任紫光展銳CEO的楚慶,也曾在海思任職多年。今年4月份,又陸續引入了三位芯片行業資深人才加盟,其中宓曉瓏出任紫光展銳泛連接業務管理部負責人,楊銀昌主持紫光展銳中央研究院工作,負責公司所有基礎和戰略性技術研發,黃宇寧將主持紫光展銳市場工作。
紫光展銳不斷招攬芯片人才,其深耕半導體芯片的決心顯而易見,在目前全球半導體局勢下,唯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未來才會有足夠的話語權。有業內人士也透露,在招攬到這些芯片人才后,展銳在產品交付和質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更大的改觀還需要等到更多重磅產品發布后才能窺見,畢竟芯片的推出周期一般需要18個月。
而同屬紫光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紫光國微則在近期發生了一場更嚴重的人事變動,7月底,任職僅2個月的刁石京便辭去了紫光國微董事長一職,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紫光國微方面表示,刁石京作為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將繼續統管紫光集團整個芯片板塊,但會將更多精力集中在戰略性新興項目上。
除了華為以外,紫光也是大陸地區另一家在5G芯片領域大有建樹的企業,如今大肆招攬芯片人才,也讓人期待未來紫光集團的后續表現。
小米
如果說近期科技公司高管變動頻繁的有哪家,小米一定榜上有名。從引入原金立高管盧偉冰開始,小米便拉開了瘋狂招納高管的模式,魅族的楊柘、聯想的常程、努比亞的苗雷、小辣椒的王曉雁、暴風的劉耀平。在近期,曾任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手機CEO的曾學忠也加盟了小米,出任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主要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
就在昨天,小米CEO雷軍在其微博對明天的發布會進行了預熱,其中回應了外界對于小米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雷軍表示,小米澎湃芯片的研發還在繼續。從2017年小米發布“澎湃S1”開始,小米便走上的造芯路。
如今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小米的S2芯片仍未上市,讓人以為小米已經放棄了這一塊業務。雷軍此次的回應也代表小米至少仍然在制造芯片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者,不怕做的慢,就怕沒有做。
結合近期以來小米不斷招聘高管的行為,小米顯然不會甘心只做一個單純的手機廠商,尤其是在華為的比對下,產生居安思危的想法不足為奇。從小米近期的在招聘網站上所放出的崗位情況來看,也在積極招納相關人才,不斷的充實自己的芯片團隊。不過目前小米所放出的崗位并不多,值得看其后續的表現。
OPPO
或許是華為的例子太過慘烈,國內的許多手機公司都開始加碼自研芯片,OPPO CEO陳永明便在2019年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用于芯片的研發。在今年早些時間,OPPO還推出了“馬里亞納計劃”為芯片研發添磚加瓦。
在6月底,據國外媒體報道,有傳言稱,聯發科的無線通信業務部門總經理李宗霖從聯發科離職,加入了OPPO手機芯片部門。據了解,李宗霖參與了聯發科天璣800、天璣1000的研發。有意思的是,OPPO尤其喜歡從聯發科手中招攬人才,包括聯發科前COO朱尚祖,目前已經在OPPO擔任咨詢顧問。
相比小米,OPPO所招攬的高管在芯片領域中更加專業。2017年,OPPO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這家公司在其經營業務尚加入了進程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在2020年,OPPO開始積極挖人,不僅是聯發科,還從紫光展銳手中挖來了多名工程師,并在上海組件了一只經驗豐富的芯片團隊。這一次,OPPO準備玩真的了。
中芯國際
作為國內最具實力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一方面中芯國際在積極的進行芯片相關研發,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招攬相匹配的特色人才,幫助中芯國際進一步擴大市場。
在今年5月份,據業內消息顯示,中芯國際邀請前格芯中國區總經理白農擔任中芯國際FinFET 先進制程產品的業務和行銷高管,幫助中芯國際開拓更多的先進制程客戶。
白農此前在格芯擔任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推動格芯在中國的戰略規劃發展。此前格芯由于受到中美沖突的影響,發布了停工通知,隨后撤出了中國。但格芯雖然走了,格芯的員工卻還留在中國,吸納這些人才,也能很好的為國內芯片企業添一份力。
小結:
2020年已過大半,國內的芯片企業高管卻變動頻頻,這不僅是受到今年經濟形勢的影響,更是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覺醒,手握核心技術,才會在未來更加從容。但芯片技術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有可能得到回報,前期基本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而這些企業在面對這種情況仍然選擇繼續在芯片之路上走下去,不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尊敬。
紫光集團
就在今天,紫光集團宣布,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紫光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在加入紫光集團之前,劉二壯曾任泛林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集團副總、中國區總經理;科銳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泛林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經理;無錫中微半導體公司總經理;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二廠廠長等職務。
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劉二壯
泛林集團成立于1980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創新晶圓制造設備及服務主要供應商之一。劉二壯的加盟,對于紫光集團而言,是在芯片領域極大地補強。
而在2019年底,時任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原社長坂本幸雄出任了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紫光集團將在日本設立研發設計中心,由坂本幸雄負責所有相關事務。作為上個世紀存儲領域的大佬,坂本幸雄的加盟自然是為了幫助紫光集團盡快補齊DRAM上的缺口。
與此同時,紫光旗下的芯片產業在國內擁有較大優勢,擁有超過8000項集成電路相關專利,涵蓋芯片門類眾多。其子公司紫光展銳更是在5G芯片領域大有建樹,虎賁系列芯片已經應用到部分智能手機上。
從2018年底開始,紫光展銳啟動內部變革,招募了多名華為海思系高管,包括目前擔任紫光展銳CEO的楚慶,也曾在海思任職多年。今年4月份,又陸續引入了三位芯片行業資深人才加盟,其中宓曉瓏出任紫光展銳泛連接業務管理部負責人,楊銀昌主持紫光展銳中央研究院工作,負責公司所有基礎和戰略性技術研發,黃宇寧將主持紫光展銳市場工作。
紫光展銳不斷招攬芯片人才,其深耕半導體芯片的決心顯而易見,在目前全球半導體局勢下,唯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未來才會有足夠的話語權。有業內人士也透露,在招攬到這些芯片人才后,展銳在產品交付和質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更大的改觀還需要等到更多重磅產品發布后才能窺見,畢竟芯片的推出周期一般需要18個月。
而同屬紫光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紫光國微則在近期發生了一場更嚴重的人事變動,7月底,任職僅2個月的刁石京便辭去了紫光國微董事長一職,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紫光國微方面表示,刁石京作為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將繼續統管紫光集團整個芯片板塊,但會將更多精力集中在戰略性新興項目上。
除了華為以外,紫光也是大陸地區另一家在5G芯片領域大有建樹的企業,如今大肆招攬芯片人才,也讓人期待未來紫光集團的后續表現。
小米
如果說近期科技公司高管變動頻繁的有哪家,小米一定榜上有名。從引入原金立高管盧偉冰開始,小米便拉開了瘋狂招納高管的模式,魅族的楊柘、聯想的常程、努比亞的苗雷、小辣椒的王曉雁、暴風的劉耀平。在近期,曾任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手機CEO的曾學忠也加盟了小米,出任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主要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
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
就在昨天,小米CEO雷軍在其微博對明天的發布會進行了預熱,其中回應了外界對于小米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雷軍表示,小米澎湃芯片的研發還在繼續。從2017年小米發布“澎湃S1”開始,小米便走上的造芯路。
如今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小米的S2芯片仍未上市,讓人以為小米已經放棄了這一塊業務。雷軍此次的回應也代表小米至少仍然在制造芯片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者,不怕做的慢,就怕沒有做。
圖源:百度招聘
結合近期以來小米不斷招聘高管的行為,小米顯然不會甘心只做一個單純的手機廠商,尤其是在華為的比對下,產生居安思危的想法不足為奇。從小米近期的在招聘網站上所放出的崗位情況來看,也在積極招納相關人才,不斷的充實自己的芯片團隊。不過目前小米所放出的崗位并不多,值得看其后續的表現。
OPPO
或許是華為的例子太過慘烈,國內的許多手機公司都開始加碼自研芯片,OPPO CEO陳永明便在2019年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用于芯片的研發。在今年早些時間,OPPO還推出了“馬里亞納計劃”為芯片研發添磚加瓦。
在6月底,據國外媒體報道,有傳言稱,聯發科的無線通信業務部門總經理李宗霖從聯發科離職,加入了OPPO手機芯片部門。據了解,李宗霖參與了聯發科天璣800、天璣1000的研發。有意思的是,OPPO尤其喜歡從聯發科手中招攬人才,包括聯發科前COO朱尚祖,目前已經在OPPO擔任咨詢顧問。
圖源:百度招聘
相比小米,OPPO所招攬的高管在芯片領域中更加專業。2017年,OPPO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這家公司在其經營業務尚加入了進程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在2020年,OPPO開始積極挖人,不僅是聯發科,還從紫光展銳手中挖來了多名工程師,并在上海組件了一只經驗豐富的芯片團隊。這一次,OPPO準備玩真的了。
中芯國際
作為國內最具實力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一方面中芯國際在積極的進行芯片相關研發,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招攬相匹配的特色人才,幫助中芯國際進一步擴大市場。
在今年5月份,據業內消息顯示,中芯國際邀請前格芯中國區總經理白農擔任中芯國際FinFET 先進制程產品的業務和行銷高管,幫助中芯國際開拓更多的先進制程客戶。
中芯國際FinFET 先進制程產品業務和行銷高管白農
白農此前在格芯擔任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推動格芯在中國的戰略規劃發展。此前格芯由于受到中美沖突的影響,發布了停工通知,隨后撤出了中國。但格芯雖然走了,格芯的員工卻還留在中國,吸納這些人才,也能很好的為國內芯片企業添一份力。
小結:
2020年已過大半,國內的芯片企業高管卻變動頻頻,這不僅是受到今年經濟形勢的影響,更是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覺醒,手握核心技術,才會在未來更加從容。但芯片技術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有可能得到回報,前期基本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而這些企業在面對這種情況仍然選擇繼續在芯片之路上走下去,不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尊敬。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09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515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43瀏覽量
79389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46 -
紫光
+關注
關注
2文章
412瀏覽量
340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再登榮榜 | 蘋芯科技入選2024畢馬威(KPMG)“芯科技”新銳企業50強
畢馬威中國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重磅發布了“畢馬威中國第五屆‘芯科技’新銳企業50評選”榜單及《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報告》01評選背景畢馬威作為全球知名的專業服務
億鑄科技入選畢馬威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強
日前,畢馬威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榜單正式揭曉,億鑄科技憑借在基于存算一體的AI大算力芯片領域的創新實力和卓越表現,榮登“芯科技”新銳企業50強榜單。
蘋芯科技榮獲2024畢馬威“芯科技”新銳企業50強
近日,畢馬威中國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重磅發布了“畢馬威中國第五屆‘芯科技’新銳企業50評選”榜單及《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報告》
高通發布《2023高通中國企業責任報告》
不久前,高通公司發布《2023高通中國企業責任報告》,這是高通連續第九年發布其中國區企業責任報告。此份報告介紹了
潤芯微科技榮獲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
近日,長城戰略咨詢在2024東北亞(沈陽)人才交流大會暨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發展大會上揭曉了“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潤芯微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快速發展勢頭,成功入選該榜單。此前
喜報!中科昊芯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喜訊!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正式揭曉了第六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科昊芯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榮獲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殊榮。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中科昊芯綜合能力
國家級認定!芯華章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第三批復核通過企業名單》,芯華章正式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此次獲評是國家、省、市等各級政府對
發表于 09-09 15:18
?255次閱讀
讓“瞪羚”企業跑得更快 萬年芯深耕封裝領域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為萬年芯等第三代半導體行業從業者打了一針強心針。瞪羚企業,如同其名,象征著快速成長和跳躍式發展的潛力
芯盾時代入選“2023年度中國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系列榜單”
近日,第一新聲&天眼查聯合發布了“2023年度中國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系列榜單”。芯盾時代憑借領先的產品技術、持續增長的業績、良好的客戶口碑,成功入選“網絡安全領域高成長
芯海科技模擬強芯集結亮相SENSOR SHENZHEN 2024
傳感器企業高管,以及超過600家全球傳感器產業鏈企業。芯??萍迹ü善贝a:688595)攜旗下智能傳感器信號調理系列芯片及應用方案精彩登場。
芯盛智能發布搭載自研控制器芯片的企業級SS2000SE固態硬盤
4月11日,芯盛智能發布搭載自研控制器芯片的企業級SS2000SE固態硬盤,以高性能、低時延、高可靠、長壽命的特點受到數據中心、運營商、互聯網等企業級客戶的青睞,為
多芯導線選購得掌握這些參數
多芯導線是由獨立的單根電線組成的線纜,這些電線被捆綁在較大的外部絕緣護套中。多芯導線具有不同的線徑、導體數和材料,可適用于從電力到電信數據傳輸等廣泛的應用領域。該導線的可用長度范圍從1英尺到5000英尺以上不等。
聽勸!年后跳槽需謹慎……
?新年新氣象,許多不滿需求的開發者都想開展一番新的事業。 跳槽找工作是要吃老本行?還是換崗?請三思啊 !!
2024年的移動開發行業崗位還友好嗎?
隨著互聯網的時間發展推移,大部分開發崗已經走向
發表于 02-27 22:0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