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GGII統計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約8.5萬輛,外資/合資車企品牌占比達到41.3%。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通過發布的《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9.6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5%。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99GWh,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6%。
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約8.5萬輛,占比88.5%。電池裝機電量約3.58GWh,同比增長61%。
高工鋰電注意到,7月份是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實現正向增長的首個月份,下游市場的復蘇對于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增長復蘇的市場中,外資/合資品牌也在加速蠶食國內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市場。
GGII統計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約8.5萬輛,外資/合資車企品牌占比達到41.3%。其中特斯拉仍位列產量榜首,產量環比上月增長21%。一汽大眾、上汽通用等合資品牌同比增速排名靠前。
從配套動力電池企業來看,7月特斯拉Model 3電池配套仍以LG化學為主。同時,LG化學還分別配套了上汽通用的別克Velite6與Velite7。
而大眾、寶馬、奧迪、現代、起亞、FCA等在中國的合資品牌對動力電池的選擇依舊以寧德時代為主。18家有產量的外資/合資車企中,寧德時代電池產量的客戶覆蓋率達5成以上。
根據規劃,寧德時代為特斯拉供給電池的日程也正加快。
此外,國軒高科、力神、萬向、鵬輝能源、瑞浦能源等動力電池企業在合資車企的產能配套占比中也相應有所提升。
一個明顯的趨勢,外資/合資品牌車型正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攻城略地,且速度明顯加快,與之相配套的電池企業將率先獲益,而通過鎖定爆款銷量車型的供應比例,動力電池企業有望快速改寫自身的排位名次。
最為顯著的案例是,作為動力電池后進企業,瑞浦能源7月依托于配套上汽通用五菱近3000輛,裝機量占其自身整體裝機量77.5%,公司7月整體動力電池裝機量躍居國內TOP6。
從本輪外資/合資選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看,合資車企的選擇更多集中在中國電池供應商之中。這既有出于規避政策風險的考量,也有中國動力電池產品已完全能夠達到國際車企的要求,并與日韓對手形成出差異化競爭力的考量。
從風向看,一方面,國際車企已與頭部企業敲定供應關系,并從資本層面加深綁定,另一方面,進一步延伸尋求多元化的中國電池企業供應商。
高工鋰電獲悉,目前包括中航鋰電、遠景AESC、蜂巢能源、塔菲爾等企業也都在和國際車企緊密接觸。
從趨勢來看,外資/合資車企在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合縱連橫尚未結束。而國際車企對于動力電池供應商的選擇,必將深刻的影響未來幾年的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局面。
數據來源: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4 -
新能源乘用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瀏覽量
3772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12瀏覽量
48373
原文標題:【利元亨?高工數說】7月外資/合資乘用車配套電池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