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收集美國這邊的新能源汽車數據還是挺不容易的,隨著特斯拉在上海開了分基地,未來在德國開分基地,并且在美國德州開一個電動皮卡工廠,這個競爭格局路徑是需要我們進行復盤的。特別是以加州為中心擴展到美國和加拿大,再一步步跳。以至于今天在金融市場上的波動創造了一個市值神話,研究加州和美國的需求,進而思考在中國下一步擴產之后的打法,對于我們下一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尋找生存空間尤為關鍵。
01
特斯拉的加州銷量
我們第一步從加州的注冊量開始分析,這個數據很能反應問題。Model 3是特斯拉改變局面的產品,從Model 3開始交付的2018年Q1開始,整個量就開啟了快車道,由于加州的新能源政策和獨立的補貼,使得7500美金的聯邦退稅對于Model 3的銷售有一種擠壓得感覺,當這個優惠結束以后,整體的需求由于更多的消費者關注得以固化和穩定。特別是在2019年Q4的注冊量從Q3的1.85萬臺暴跌至1.4萬臺,12月的集中交付使得今年加州第一季度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32萬臺。而加州的政策使得Q2的注冊量減少到9.4K左右,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備注:根據數據統計,Q2 Model Y的注冊量為1900臺,Model 3的注冊量為5951臺,Model S/X的注冊量為1544臺,下一步重點爬升是Model Y
圖1 特斯拉在加州的近4年注冊量
實際上,特斯拉的幾臺車Model 3、Model S和Model X加州的銷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大概在40%左右,相比對的Bolt BEV的銷量占比為50%。
圖2 特斯拉加州銷量在全美銷量的占比
短期內,特斯拉的電動汽車打法就是不斷提高規模,在保持自己的基本盤下,不斷提高產品性價比吸引更多的客戶,如下圖所示,這種搞法是的特斯拉在加州平均銷量超越了奧迪,和BMW和奔馳走在統一水平線。
圖3 特斯拉在加州和幾個豪華車品牌的銷量對比
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隨著Model 3的到來,2018年Q1開始,BMW I3的需求基本歸零,錯位競爭的Bolt BEV倒是還能留一塊地,Model 3也同事吃掉了一部分Model S/X的需求。
圖4 加州的幾個主要電動汽車的注冊量
02
整個美國的數據
從整個美國的量來看,Q1最大的估計錯誤就是美國的量有5.28萬臺,Q2為3.68萬臺,除加州以外的量也在開拓之中,如下圖所示,總體的均值如前所說在37%左右,Q2跌倒了20%以下。
圖5 特斯拉美國的月度銷量(估計值)和加州季度占比
從全美國的數據來看,特斯拉現在超過了凱迪拉克,和奧迪相當,謀求按在往Lexus、BMW和Benz的存量市場進攻。
圖6 美國市場主要的豪車比例關系
而特斯拉逐漸在全球開分基地,就是復制這種通過城市擴展的模式,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中國比例的逐步增加。
圖7 三大主要市場的關系
隨著特斯拉Model Y產能的逐步籌備,在建設加速的情況下,圍繞上海基地的建設也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的速度進行。而在各個市場下,其實特斯拉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新造車企業和傳統豪車市場,這套打法其實也是圍繞加州和圍繞限購城市,只不過限購城市可能比例要更高。
我覺得接下來本質問題,還是核心城市爭奪戰,做電動汽車持續燒錢是避免不了的,一方面在銷售服務端(傳統OEM的短板),一方面是產品競爭力這塊,對我們的持續壓制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表1 前五月的前10大銷量城市上牌數字對比
小結:我覺得開辟電動汽車下鄉其實解決不了和tesla長期競爭的關系,最終誰能和tesla長期進行貼身肉搏幸存者可能不多,但是幸存下來的電動汽車玩家就是只有直面競爭,因為這個核心區還是在一線大城市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3瀏覽量
100127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19 -
Model 3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9瀏覽量
9271
原文標題:解析特斯拉在美國和加州銷量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插混第一!比亞迪Q2銷量完勝特斯拉,揭秘汽車兩大技術路線最新進展
![中國插混第一!比亞迪Q2<b class='flag-5'>銷量</b>完勝<b class='flag-5'>特斯拉</b>,揭秘汽車兩大技術路線最新進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8/19/wKgZomaGdtOARcuzAACVbmKtQWM041.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