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 文/黃山明)今年以來,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影響外,美國方面對中國的高科技封鎖進一步收緊,尤其在芯片領域,更是全力打壓。但中國在科技層面并非完全處于弱勢,在5G、動車高鐵、無人機等領域,中國已經可以做到并駕齊驅甚至有所超越的程度。
以無人機為例,消費級已經做到頂尖水平,如大疆已經占領大部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工業級也在迅猛發展;而軍用級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如彩虹系列及翼龍系列均出口多年。但在過去,全球無人機市場遠非今天這樣樂觀。
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孫柏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帶領團隊前往美國參加全球最大的無人系統展,但參展時,許多無人機設備禁止中國人拍照,擔心我們會竊取他們的技術。”
但孫柏原參展后認為,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美國的無人機優勢更大。一個是美國展館中的無人機技術創新意識強,展出的產品幾乎看不到同樣的設計;另一個是做工,在展會上,幾乎所有被展出的無人機,不說是工藝品,也能被稱為工業產品,可以被批量生產。有感于此,孫柏原創建了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
為何叫無人系統聯盟,而非無人機聯盟,孫柏原解釋稱,無論是無人機、無人車輛、無人船舶等,其系統都相通,只不過是平臺不同。以無人機為代表的無人車輛、無人船舶、智能機器人等在運動過程中完成任務的機器,都可以被稱為無人系統。
無人機通過用途可以分成三類,消費級、工業級、軍用級。在消費級領域,70%以上的市場被大疆所占據。而在軍用級,孫柏原認為,從2012年開始,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超越了美國。在全球鷹、捕獵者被大肆報道的時候,中國的彩虹-3已經出口5年,而按照慣例,出口的產品通常都不是最先進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軍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91.5億元,較2017年的81.4億元增長12.41%;市場規模達到約123億元,同比增長127.78%,預計到2023年有望達到3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26%。
至于工業級,由于大多都是民營企業制造,很難分辨哪些歸屬于無人機。大多都被歸類為器材,包括大疆許多無人機以電子消費品的名義出口,因此統計較為困難。但孫柏原認為,許多工業級無人機已經遠銷海外,在工業級應用上中國也屬于前列。總而言之,在無人機領域上,孫柏原表示,中國已經全面領先。
目前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有190多位成員,孫柏原表示,入會的要求其實只有一個,即誠信企業。為何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孫柏原解釋到,當初有許多所謂“PPT公司”,只有PPT沒有自己的工廠,接到訂單后只會貼牌生產。
此外,多年前在無人機行業中,“虛標”成風,某家廠商宣稱自己的無人機能飛上5000米,另一家就敢標6000米,反倒讓那些按照實際標定參數的企業吃虧,市場處于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
并且在過去,深圳不少無人機公司以融資為目的吸引投資,融資之后便沒有了下文,而投資方也不會將這個項目砸在手里,只會通過包裝后將項目轉手,這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并沒有任何好處。
在人才方面,不少希望融資的企業,通過高薪資將其他企業的核心員工挖走,但當資本進入后,便將團隊解散,使得資本和同行企業都受到了損失。面對這種情況,孫柏原決定將誠信作為入會的唯一標準。
如今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通過大浪淘沙,加上資本已經經歷過前期盲目投資的階段,進入無人機市場的企業基本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對無人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孫柏原表示,2018年的無人機展上,國內的企業在外觀、設計等方面已經與美國的展會有所接近。
到如今,不少無人機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創新設計,中科靈動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方表示,為了解決無人機最大的續航問題,他們已經采用油電混合的方式為無人機提供能源,而不是過去的純電動。
當然,使用燃油并不稀奇,如燃油汽車已經發展了一個多世紀,但將燃油發動機做到這么小,則是技術的體現。
不僅在續航方面中科靈動有所突破,在載重方面,也在不斷進步。據張方透露,中科靈動已經開始測試無人機10公斤的載重,5公斤載重的無人機已經投入到了市場。
巧合的是,就在記者采訪期間,張方接到消息,中科靈動已經與某家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其提供物流運輸無人機,或許在不久后,我們的快遞就能通過無人機來投遞。
針對未來無人機發展方向,孫柏原表達了自己的判斷。
軍用級:更高、更快、更強。
在戰爭場景,速度更快才能提高存活率,飛的更高才能不被雷達發現。性能上如過去無人機只能偵查,后來發展到察打一體,再后來或許還會放出蜂群,傳輸更多的信息,未來軍用無人機也會變得越來越強。
消費級:更低、更慢、更小.
未來的消費級無人機更多針對個人自拍,大的場景交給專業的機器即可,因此飛的更低。同時許多消費級無人機可以進行室內飛行,讓更多人享受到無人機飛起來的樂趣。而更小,則是方便攜帶,可以不用占據消費者太多的空間。
工業級:更專、更“傻”、更“賤”
工業級無人機會更專注于某一行業,深耕領域才能做到專業。因為專,所以操作更簡單,培訓成本更低。也因為更專,操作簡單,所以量會更大,價格也會更便宜。
總體而言,未來的無人機,將朝更集成、更專業、更便宜的方向發展。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以無人機為例,消費級已經做到頂尖水平,如大疆已經占領大部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工業級也在迅猛發展;而軍用級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如彩虹系列及翼龍系列均出口多年。但在過去,全球無人機市場遠非今天這樣樂觀。
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孫柏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帶領團隊前往美國參加全球最大的無人系統展,但參展時,許多無人機設備禁止中國人拍照,擔心我們會竊取他們的技術。”
但孫柏原參展后認為,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美國的無人機優勢更大。一個是美國展館中的無人機技術創新意識強,展出的產品幾乎看不到同樣的設計;另一個是做工,在展會上,幾乎所有被展出的無人機,不說是工藝品,也能被稱為工業產品,可以被批量生產。有感于此,孫柏原創建了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
中科靈動油電混合無人機
為何叫無人系統聯盟,而非無人機聯盟,孫柏原解釋稱,無論是無人機、無人車輛、無人船舶等,其系統都相通,只不過是平臺不同。以無人機為代表的無人車輛、無人船舶、智能機器人等在運動過程中完成任務的機器,都可以被稱為無人系統。
無人機通過用途可以分成三類,消費級、工業級、軍用級。在消費級領域,70%以上的市場被大疆所占據。而在軍用級,孫柏原認為,從2012年開始,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超越了美國。在全球鷹、捕獵者被大肆報道的時候,中國的彩虹-3已經出口5年,而按照慣例,出口的產品通常都不是最先進的。
軍用無人機產業規模|中泰證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軍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91.5億元,較2017年的81.4億元增長12.41%;市場規模達到約123億元,同比增長127.78%,預計到2023年有望達到3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26%。
至于工業級,由于大多都是民營企業制造,很難分辨哪些歸屬于無人機。大多都被歸類為器材,包括大疆許多無人機以電子消費品的名義出口,因此統計較為困難。但孫柏原認為,許多工業級無人機已經遠銷海外,在工業級應用上中國也屬于前列。總而言之,在無人機領域上,孫柏原表示,中國已經全面領先。
目前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有190多位成員,孫柏原表示,入會的要求其實只有一個,即誠信企業。為何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孫柏原解釋到,當初有許多所謂“PPT公司”,只有PPT沒有自己的工廠,接到訂單后只會貼牌生產。
此外,多年前在無人機行業中,“虛標”成風,某家廠商宣稱自己的無人機能飛上5000米,另一家就敢標6000米,反倒讓那些按照實際標定參數的企業吃虧,市場處于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
并且在過去,深圳不少無人機公司以融資為目的吸引投資,融資之后便沒有了下文,而投資方也不會將這個項目砸在手里,只會通過包裝后將項目轉手,這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并沒有任何好處。
在人才方面,不少希望融資的企業,通過高薪資將其他企業的核心員工挖走,但當資本進入后,便將團隊解散,使得資本和同行企業都受到了損失。面對這種情況,孫柏原決定將誠信作為入會的唯一標準。
如今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通過大浪淘沙,加上資本已經經歷過前期盲目投資的階段,進入無人機市場的企業基本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對無人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孫柏原表示,2018年的無人機展上,國內的企業在外觀、設計等方面已經與美國的展會有所接近。
到如今,不少無人機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創新設計,中科靈動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方表示,為了解決無人機最大的續航問題,他們已經采用油電混合的方式為無人機提供能源,而不是過去的純電動。
10公斤載重實驗|中科靈動
一方面,油電混合無人機可以將續航提升至1.5小時以上,時間的延長可以極大增加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以及作業效率;另一方面,燃油可以方便的進行添加,無須向過去一樣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充電,變相提高工作時間;第三,電池技術長時間停滯不前,通過燃油作為能源的方式,可以提前將無人機從“玩具”向“工具”進行轉變。當然,使用燃油并不稀奇,如燃油汽車已經發展了一個多世紀,但將燃油發動機做到這么小,則是技術的體現。
不僅在續航方面中科靈動有所突破,在載重方面,也在不斷進步。據張方透露,中科靈動已經開始測試無人機10公斤的載重,5公斤載重的無人機已經投入到了市場。
巧合的是,就在記者采訪期間,張方接到消息,中科靈動已經與某家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其提供物流運輸無人機,或許在不久后,我們的快遞就能通過無人機來投遞。
針對未來無人機發展方向,孫柏原表達了自己的判斷。
軍用級:更高、更快、更強。
在戰爭場景,速度更快才能提高存活率,飛的更高才能不被雷達發現。性能上如過去無人機只能偵查,后來發展到察打一體,再后來或許還會放出蜂群,傳輸更多的信息,未來軍用無人機也會變得越來越強。
消費級:更低、更慢、更小.
未來的消費級無人機更多針對個人自拍,大的場景交給專業的機器即可,因此飛的更低。同時許多消費級無人機可以進行室內飛行,讓更多人享受到無人機飛起來的樂趣。而更小,則是方便攜帶,可以不用占據消費者太多的空間。
工業級:更專、更“傻”、更“賤”
工業級無人機會更專注于某一行業,深耕領域才能做到專業。因為專,所以操作更簡單,培訓成本更低。也因為更專,操作簡單,所以量會更大,價格也會更便宜。
總體而言,未來的無人機,將朝更集成、更專業、更便宜的方向發展。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15瀏覽量
182395 -
大疆
+關注
關注
30文章
906瀏覽量
82220 -
消費級無人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73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無人機干擾設備:應對非法飛行的科技盾牌!特信無人機反制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航拍攝影到物流配送,再到應急救援,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與便利性。然而,無人機的普及也
特信無人機反制 無人機干擾系統:守護藍天的科技利劍
在無人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其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從航拍、物流到農業、救援,無人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無人機數量的激增,其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如侵犯隱私、干
演唱會無人機亂飛,無人機反制槍守護安全|特信無人機反制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出現在各類大型活動中,如演唱會。然而,無人機亂飛的現象也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如影響演出秩序、侵犯他人隱私等。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無人機反制槍成為了保
揭秘無人機反制系統:如何精準檢測無人機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無人機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從航拍、農業植保到物流配送,無人機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
無人機與反無人機:高空中的智慧較量和“貓鼠游戲”|特信無人機反制
近年來,無人機在戰爭領域的廣泛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從俄烏沖突到巴以沖突,無人機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新聞報道中。與此同時,反無人機技術也在迅速發展
無人機助推低空經濟展翅高飛!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機展即將召開
3月23日,“2024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2024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和第九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主題為“低空經濟、未來已來”的“2024第八屆
第四集 知語云智能科技無人機反制技術與應用--無人機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已成為航空領域的一股新興力量,廣泛應用于軍事偵察、民用航拍、農業噴灑等多個領域。然而,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普及,無人機反制技術也愈發受到關注。今天,我們將通過知語云智能
發表于 03-12 11:28
第三集 知語云智能科技無人機反制技術與應用--無人機的應用領域
,無人機反制技術應運而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知語云智能科技,探索無人機反制技術與應用的世界。
一、無人機應用領域的廣泛性
在民用領域,無人機
發表于 03-12 11:13
第二集 知語云智能科技無人機反制技術與應用--無人機的發展歷程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日益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從最初的軍事偵察到如今的民用消費,無人機憑借其靈活性和高效性,在航拍、農業、物流等多個領域大放異彩。然而,
發表于 03-12 10:56
第一集 知語科技無人機反制技術與應用--無人機的定義與分類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從航拍、農業噴灑到軍事偵察,無人機的應用領域日益廣泛。然而,無人機技術的普及也帶來了
發表于 03-12 10:42
知語云智能科技揭秘:無人機威脅如何破解?國家安全新防線!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與此同時,無人機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威脅。知語云智能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無人機
發表于 02-27 10:41
知語云智能科技無人機防御系統:應對新興威脅的先鋒力量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但隨之而來的是無人機威脅的不斷升級。為了有效應對這些新興威脅,知語云智能科技推出了先進的無人機防御系統,為空中安全保駕護航。
無人機
發表于 02-26 16:35
無人機全景監測:空域管理的新革命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技術已成為現代空域管理領域的一股新興力量。無人機全景監測以其高效、精準的特點,正逐漸成為提升空域管理效率的關鍵。知語云智能科技在這一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為航空安全和管理
發表于 02-20 15: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