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6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及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隆重召開。9月6日,在以“5G+大數據”驅動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第三會場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丹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大會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國一汽智能網聯開發院的李丹。非常容幸受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
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中國一汽在大數據領域的創新應用,此次報告的題目叫顛覆傳統、數謀未來。
我們知道汽車是一個傳統而又成熟的產業,大數據則是比較新的概念,它的萌芽思想在二十世紀產生,2004年谷歌公布大數據相關技術,是大數據落地的開始,2011年大數據的概念正是推出,大數據發展至今得到全球各國的重視,那么這樣一個新興的概念會對傳統的汽車產業帶來什么呢,這也是我們共同期待的,也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此次報告從大數據與汽車產業、中國一汽大數據現狀,紅旗大數據應用創新等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首先來看一下汽車產業在大數據方面的發展
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從7億上升到35億,上網設備從20億上升到260億,智能網聯汽車從五千萬上升到3.8億。在數字經濟推動下,大數據產業正在蓬勃的發展,軟件公司和數字汽車相關的技術不斷的在加深汽車在“技術戰”中的參與度。大數據在智能、網聯、電動化、共享領域帶來的全新變革,可以說已經逐漸成為發展汽車新四化的智慧源泉。透過整個汽車產業去觀察整車角色的變化,可以看到,國內汽車企業已經布局決策轉變,從傳統的以車為載體,通過制造端到使用端來完成角色使命逐漸開始衍生到后市場,由于汽車數據的收集方式日趨完善,汽車大數據正逐漸覆蓋整個產業鏈,汽車也繼手機之后也成為新的數據信息平臺。可以說汽車大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
圍繞數據開展業務已成為大數據時代汽車行業共識,按照數據技術對業務的參與度和驅動力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只要是實現業務的電子化,通過IT來支撐業務流程。業務應用管理等,在此階段大數據技術應用不參與管理技術。
目前大部分企業和部門的數字化轉型仍停留在這一階段。第二階段大數據開始參與業務,但主要是被動的響應業務部門的服務需求,其中圖形化報表是主要的表現形式。第三階段大數據在業務體系中已經有成熟實踐,向驅動業務模型尋找業務新機會和主動帶動業務創新的更深層次延伸。
當前信息技術成為當數據開放發展的瓶頸,大數據的聚集不可避免加大了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歐盟和美國都相繼制訂了數據安全的法律法規及嚴厲的處罰迫使企業盡快部署和實施數據安全相關的措施與產品。大數據技術一定要結合數據相關安全技術才能使數據在安全流動中發揮最大的價值。
未來幾年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合規將是企業數據安全建設和治理的重要驅動力。
第二部分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一汽大數據現狀。
一汽大數據平臺采用分布式、可擴展的技術架構,具有查詢速度快,穩定性高、節省空間、應用性強、高存儲、低延時、靈活性強的特點。目前已經接入和存儲來自不同系統,不同品牌車型數據共計2900T。目前數據日增量78個T,預計到2020年底數據量將達到4000T以上,在大數據整車架構方面,首先在數據層,一汽大數據平臺聚焦車聯網相關數據整合其他業務系統,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平臺方面通過數據管理、安全管理、平臺管理,保證了數據安全、平臺穩定,實現數據資產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通過數據物理分層,業務主體與分配提高數據管理和查詢性,支撐各個專業進行一線和實時場景的數據分析,數據建模和人工智能。
模型方面建立標準模型庫,指標庫、樹立標簽體系、創業知識圖譜工具,服務于八個數據領域,實現跨領域的數據分析,支撐車監控、電子健康管理等平臺諸多功能的實現。在戰略布署方面,中國一汽為打造汽車加人工智能全新的業務格局研發任務,在南京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一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汽南京公司為一汽三國五地全球協同戰略研發中的人工智能載體,立志打造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賦能一汽集團完成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企業愿景。
中國一汽布局產品和業務服務兩個主線,開展大數據業務,其中產品主線以AI技術為核心,打造AI+汽車六條產品主線,2020年到2022年聚焦智能感知與大數據兩大業務領域,同時進行其他業務領域的人員技術儲備,分三階段啟動開發工作。服務主線打造大數據分析服務軟件開發任務,示范運營建設三條服務主線,以大數據分析與軟件開發賦能集團本身,以示范運營打造一汽新名片。
未來三年計劃將以描述型、診斷型、預測型、決策型,4大數據挖掘方法,聚焦駕駛行為、健康管理、創新金融、智能推薦四大產品線和研發、營銷、質保、出行四大數據驅動業務群,構建完善的大數據自主體系研發。
最后這部分向大家介紹一下紅旗大數據在智能網聯汽車上的應用創新。
首先是駕駛行為分析,我們基于車輛使用畫像,以用戶為導向,以數據為基礎,洞察車主的用車習慣,構建駕駛行為評價體系,評價設計模型,提供個性化的維保服務和駕駛建議。提供最貼合用戶需求的產品,駕駛行為分析相關產品已成功上線,H5、HS5、EV等紅旗量產車型已經使用。
大數據的第二項創新是進行車輛健康管理開發,基于車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化的程序開發和智能化的模型開發,融合成為車輛健康管理系統,實現車輛的健康狀態監控,故障預測性診斷以及故障精確診斷等核心功能。
車輛健康管理可分為研發、質保以及售后服務等領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將助力紅旗打造極致的售后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解決產品質量問題,降低紅旗的終身質保成本。
第三項是創新金融,包括UBI創新車險,以及AI場景化保險。應用UBI車險,紅旗打通了內部積分體系,會員體系、保險體系、活躍了用戶資金。通過UBI產品為用戶創造的價值讓用戶更安全、更放心的出行,針對場景化保險,我們主要應對天氣、車輛位置,用戶使用數據等進行深度的挖掘,搭建AI場景識別模型,針對用戶所處的不同場景,為用戶提供場景化的保險服務。
第四項是智能推薦,紅旗摒棄了現在的人找服務模型,提出利用AI及大數據技術實現從用戶出發,服務找人模型。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千乘千面,極致體驗的汽車數字化生活。
利用大數據加AI對人的精準策劃,構建360度用戶畫像,準確識別用戶用車場景,同時精確感知用戶的情緒,提供精準服務。
就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情緒下推薦合適的服務。后續將陸續構建超過100項智能推薦服務,全方位保證用戶的體驗。
第五項是驅動研發,依托紅旗車聯網大數據,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底盤系統、新能源、動力總成、整車性能等六個領域開展驅動研發工作。對用戶駕駛行為、駕駛場景、用車行為、車輛自動駕駛、網聯系統、舒適系統、底盤電控系統等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輔助控制策略決策優化,提升整車智能、舒適、安全節能環保等性能,目前紅旗大數據驅動研發成果已應用于新車研發產品的改進之中,并取得了顯著成績。大數據已經成為開發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一汽也將大數據應用在出行領域,基于大數據的出行融合車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據挖掘等先進技術將傳統交通運輸業結合互聯網進行有效融合和滲透,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服務移動出行公司進行網點選擇、監控車輛健康狀態,提供維保建議,分析用戶駕駛習慣,倡導綠色文明及出行,利用車輛移動通訊為政府實施監管交通情況,通過全時空動態交通及車路信息的采集與融合,開展車輛主動安全控制工作,與道路協同管理,最終實現車路協同的互聯網時代的出行模式。
顛覆傳統、數謀未來,在大數據帶來的新行業的變局下。我們將面臨并迎接新的挑戰,愿大家眾力眾智新思路,助力企業間的開放合作,助力行業間的融合發展,助力全社會的共同進步,以上是我的報告,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指正,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tzh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17瀏覽量
27033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2瀏覽量
24028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18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