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G時代,基本上國內沒有企業,可以超越歐美國家。隨著國內通信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了對電信設備供應的行列之中,間接帶動了相關技術的發展。到了3G時代,國內企業已經開始有了,在同行業嶄露頭角的機會。
隨著第4代移動通信的發展,華為、中興等公司,開始申請了大量專利。在海外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華為與中興電信設備搭建的4G基站建設,不僅性能優越,而且價格也便宜,很快打通了歐洲和美國市場。雖然今年華為與美國關系出現了微妙變化,但是,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至今依然不愿意完全移除設備,依然希望使用中國產品。
然而,在4G時代積累的技術和市場,并沒有成為5G技術時代的市場基石,反而遭遇了困境。從2018年開始,便有一些國家開始擔心,自己會喪失在通信技術行業的地位。為了抑制中興和華為等5G電信設備供應商的發展,美國企業組織了一個聯合韓國、日本、歐洲等企業組成的5G技術開放聯盟。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企業聯合其他國家成立的5G技術開放聯盟,已經吸引了30多家公司參與,包括了微軟、谷歌、臉書、樂天、三星等,陣容非常龐大。未來5G開放聯盟的市場,也會非常的廣闊,幾乎可以囊括歐洲、美國、印度等市場,并具有對其他競爭對手的排他性。
盡管在5G領域,華為和中興等企業具有對外國的領先優勢,但是國際市場發展并不樂觀。在美國的干預之下,國際市場出現了收縮問題,與此同時,三星、諾基亞、愛立信等電信設備供應企業成為了市場的直接受益人。
對于5G技術發展,目前華為和中興等企業,暫時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在5G技術上的優勢,并非是一些網友認為的不堪一擊,沒有還手之力。與此相反,美國企業與其聯盟的其他公司,其5G專利技術占比,并不比其他單一企業差,甚至具有一些優勢。
如果僅僅看5G專利技術,我們會發現無法判斷華為與美國企業,誰才是真正的王者。真正區分兩者之間的技術差距,不是看5G技術,而是看6G技術。在5G技術上,美國企業與華為之間的差距,并沒有到離開之后,便失去了基站建設能力。相反,美國企業一旦停止專利授權,很容易在國際訴訟中勝訴,影響華為電信設備的市場份額。不過,未來的6G技術,將會成為兩者之間的重要節點。
首先,隨著5G市場的穩定,華為將會消化掉,國際市場收縮的不利因素,并得到自己穩定份額。其次,華為在5G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只能使用中國國內的企業零部件供應,如果在6G技術上取得成功,將是一個完全擺脫美國的真正獨立的自主研發的移動通信新標準。
可以說,如果在6G技術上,無論是華為,還是美國企業,真能夠領先對手,無疑這就是節點。因為兩者之間,不僅技術發展方向會凸顯出差異化,同時,兩個新標準之間也不會有太多的交集,且各自的市場也會非常明確,不會因為外部因素而遇到不公平競爭,這將給華為和美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真正一決高下的機會。
責任編輯:tzh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31瀏覽量
119525 -
電信
+關注
關注
2文章
734瀏覽量
6208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