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還只是存在于科幻作品中,可望而不可及。如今,VR/AR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已經展開商用部署,各式VR/AR設備相繼面世,并取得了一些消費者的認可。雖然VR/AR產業的整體進步面臨不少挑戰,但是依舊吸引了不少科技企業的關注和投入。
截至目前,谷歌、蘋果、臉書、華為等一眾科技巨頭都在VR/AR領域有所布局,并致力于開發更加成熟的VR/AR設備。相對而言,智能眼鏡是VR/AR技術較為合適、更受青睞的商業化場景之一,各大主要玩家也陸續在智能眼鏡研發、生產上展開后續動作。
近日,臉書就宣布將和雷朋眼鏡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 合作,于2021年發布首款智能眼鏡。臉書CEO扎克伯格表示,這款智能眼鏡將是該公司邁向AR眼鏡之路的重要一步,“我還不能詳細介紹這款產品的全部細節,但它的外觀很好看”。可以看出,在智能眼鏡及VR/AR設備賽道上,臉書正加快自己的步伐。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AR眼鏡這一類的產品將很快迎來大規模普及呢?恐怕短時間內還難以實現。據臉書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阿布拉什表示,面向消費者的AR眼鏡預計還需要5至1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規模化銷售。為什么還要等這么久的時間呢?
一定時間內仍需依賴手機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智慧生活、智慧生產、智慧服務等加快落地,無路是智能家居產品還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都更多的出現在人們身邊。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大部分的智能硬件、智能設備依然依賴于通過手機來進行連接、設定、交互等操作,智能眼鏡也是如此。
目前的智能眼鏡產品為了保持輕量化、小型化,并沒有一般的智能頭盔那樣的體積,這使得很多的功能和組件不能全部整合到眼鏡當中,如一些音頻、視頻互動功能。此外,考慮到智能眼鏡運行時的電池消耗和熱量問題等,許多的功能操作也不得不轉移到手機設備上來進行。
因此,在解決相關的互動、電池等技術問題以及進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之前,真正的AR眼鏡產品還需要經歷長期的研發與測試,才有望彌補現在的短板,逐步走向消費者市場,并切實獲得用戶的認可。鑒于以AR眼鏡為代表的智能眼鏡領域前景廣闊,一旦成功普及,將會打開一片巨大的新藍海。
科技巨頭之爭的“勝負手”
當前,全球智能手機領域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市場上,都已經陷入了一定的瓶頸。一方面是很難有技術性的創新突破,另一方面則受困于市場飽和、增長乏力。因而,不少企業都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
有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智能眼鏡也有望成為智能手機未來的“繼承者”,完全取代現有智能手機的主要功能。這一觀點顯然已經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圍繞智能眼鏡的研發與商用,蘋果、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眾多科技巨頭產開了激烈競爭。
此前,蘋果曾發布消息稱,計劃在2022年推出AR頭盔,在2023年推出智能眼鏡。近期,蘋果還收購AR技術初創公司Spaces,業內普遍認為這是為了開發智能眼鏡做準備。而亞馬遜則早在2019年的秋季硬件發布會上,就發布了包括智能眼鏡在內的15款智能硬件新品,野心不可謂不大。
從應用角度來看,一旦AR眼鏡等智能眼鏡產品能夠解決現有的一些不足,提升用戶的互動體驗和操作體驗,那么或許將會成為未來人們觀察、互動的主要方式,其他的技術和設備都將逐步被整合到智能眼鏡當中,取代智能手機也就變成了現實。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需要克服很多挑戰,也需要時間的積淀。因此,5至10年的“準備期”其實不算漫長。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0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784 -
智能眼鏡
+關注
關注
8文章
669瀏覽量
729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