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公布2020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評選結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評選結果中有兩項是由我國科學家們引領的新興方向。
IUPAC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19年,IUPAC介紹了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這一倡議不僅是為了紀念IUPAC的100周年,也是為了紀念門捷列夫最著名的化學符號首次出版150周年的元素周期表國際年。每一年,化學領域都會推出十大具有巨大潛力且創新的新興技術,而這些將改變目前的化學和工業格局。
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也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所選的技術將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使我們的資源得到更周到的利用,有利于更有效的轉型,并在新材料、更高效的電池、極其精確的傳感器和個性化醫藥等應用領域提供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2020年10月7日,IUPAC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這十大新興技術依次是:雙離子電池(Dual-ion batteries)、聚集誘導發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微生物組和生物活性化合物(Microbiome and bioactive compounds)、液體門控技術(Liquid gating technology)、更利于塑料回收的大分子單體(Macromonomers for better plastic recycling)、高壓無機化學(High-pressure inorganic chemistry)、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納米傳感器(Nanosensors)、核糖核酸疫苗(RNA vaccines)和快速診斷測試(Rapid diagnostics for testing)。
我國引領兩項新興技術方向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評選結果中有兩項是由我國科學家們引領的新興方向: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教授等人提出的“聚集誘導發光”和廈門大學侯旭教授等人提出的“液體門控技術”。另外,湖南大學魯兵安教授團隊和韓旭教授團隊首個基于雙離子機制運行的軟包電池模型(“雙離子電池”技術領域),以及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對于高壓環境下的最新監測技術(“高壓無機化學”技術領域)受到了評審委員會的關注和報道。
聚集誘導發光
當今,有機發光材料已經在發光二極管和生物成像技術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常,這類材料含有大量的芳香基元,但其在高濃度下傾向于堆疊,從而導致熒光猝滅,這一效應被稱之為聚集導致發光猝滅。
早在2001年,唐本忠教授團隊就觀察到了一個與之相反的現象:某些分子在稀溶液中發光微弱,但堆積后發光顯著增強,并稱之為聚集誘導發光(AIE)。盡管這一現象報道之初,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但目前已經成為一個熱點研究領域,AIE改變了人們對發光材料的傳統認識。分子的“形狀”是理解這一效應的關鍵。與傳統的發光分子不同,AIE分子呈現非平面的構型,它們就像微型螺旋槳一樣,不停地轉動。但當它們聚集時,旋轉大大抑制,從而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自從AIE概念提出以來,化學家們已經制備了數類具有這種效應的化合物,其中包括經典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和有機金屬復合物,以及聚合物、寡糖和納米粒子等。
AIE為發光材料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AIE材料已經在有機發光二極管、傳感器和新型生物成像技術等方面得到了應用。實踐證明AIE材料在光電器件、熒光傳感器、生物成像等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聚集誘導發光是中國原創的、耕植于祖國大地的新興技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世界共有145個國家約12000家單位從事該技術的相關研究工作。作為聚集誘導發光研究的全球引領者,唐本忠院士立足于當今時代浪潮,致力于將聚集誘導發光的基礎研究進行產業轉化。
液體門控技術
使用液體作為結構材料來建造響應式閥門的想法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然而,在2015年,由侯旭等人首次提出的“液體門控”這個新概念,并在最近的幾年,逐漸將該原創概念發展成形,讓這個想法成功地走進了現實。
通常來說,傳統液體膜體系的作用機理在于兩相界面上濃度或電位的化學勢差異,而液體門控膜的作用機理則依賴于毛細管作用對壓力變化所產生的響應。通過液體的動態重構與可逆恢復,液體門控體系可以實現孔道的開關功能以及可調的壓強控制性能;通過對膜孔道的修飾和門控液體的選擇,可實現門控體系對所傳輸物質的物理或者化學響應。結合以上兩種特性,液體門控技術就可以對所通過的物質包括氣體,液體以及多相混合液體進行動態分離,并且它具有優異的抗污染和節能等性能,有望大幅延長膜材料的使用壽命,提高傳統膜系統的普適性,這對膜科學與技術、微流控等多個交叉學科的發展帶來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此,專家們認為這項新興技術將在大規模過濾和分離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液體門控技術被認為可以加速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6”的計劃,該計劃旨在確保人人都能獲得清潔用水和衛生設施;并且,液體門控技術不需要消耗電能,可以節約傳統技術所需要的巨大能量消耗。侯旭教授課題組引領的液體門控技術的研究在許多其它的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化學傳感檢查,生物3D打印和微流控芯片等。盡管液體門控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但已經被認為是有望迅速擴大規模,并被國際化工的龍頭企業所采用的變革性技術。
未來化學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今年的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冠病毒疫情無疑在全球范圍內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場全球新冠病毒的抗爭中,化學家們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從肥皂、清水到測試、新藥物,化學將是戰勝這一威脅的重要武器。所以“快速診斷測試”、“核糖核酸疫苗”技術也入選到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化學為人類提供了一套無限的工具,來重塑世界,使之成為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從設計更有效的測試方法到開發成功的治療方法,化學將是應對當前COVID-19大流行的核心。COVID-19大流行是人類社會在過去幾十年里面臨的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此外,人類在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并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必須謹記即將出現的其他威脅,如污染、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等。化學科學的創新對于實現聯合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的大多數目標至關重要,這些目標旨在促進繁榮,同時保護地球。這與IUPAC的主要使命完全一致,即為人類和世界的最大利益應用和傳播化學知識。這個新版本的十大新興化學技術保持了同樣的精神,促進化學保護社會和人類的地球的基本作用。
責編AJX
-
發光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205瀏覽量
66509 -
化學
+關注
關注
1文章
83瀏覽量
19466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9瀏覽量
1313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博聯智能斬獲智光杯兩項殊榮
華為發布2025數據中心能源十大趨勢
RT-Thread榮登2024開源創新榜單,躋身中國十大開源社區
![RT-Thread榮登2024開源創新<b class='flag-5'>榜單</b>,躋身中國<b class='flag-5'>十大</b>開源社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8A/wKgZomX0EhWACv8DAAAUet8ikhs451.png)
軟通動力再獲兩項榮譽
光庭信息在科技創新領域榮獲兩項殊榮
理想汽車榮獲人工智能領域兩項榮譽
中成空間光伏氣膜技術再獲兩項大獎
德力西電氣榮獲“科技創新引領獎”及“企業社會責任典范獎”兩項大獎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十大技術“瓶頸”解析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b class='flag-5'>十大</b><b class='flag-5'>技術</b>“瓶頸”解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01/wKgaomZhGjqANvATAAA-4qafQeY193.png)
天馬牽頭兩項液晶顯示器件國家標準發布
![天馬牽頭<b class='flag-5'>兩項</b>液晶顯示器件國家標準<b class='flag-5'>發布</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16/wKgaomZK_XeAQ05cAAS_O0SlE6M784.png)
影響國家安全的十大新興技術,感知技術在列
SGS助力中興通訊通過SBTi兩項審驗
![SGS助力中興通訊通過SBTi<b class='flag-5'>兩項</b>審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2/A8/wKgaomY52MOAHK_bAABp_SFAJpo203.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