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0月28日22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控制下,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并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據介紹,實施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是為了在深空機動后,對轉移軌道再次進行微量調整,使天問一號按照預定時間與火星交會。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97天,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2.5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此前10月9日,天問一號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余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也是唯一一次深空機動。
接下來,天問一號還計劃實施兩次軌道修正,都會在明年5月接近火星時進行。
換言之,在接下來的七八個月時間里,天問一號都會乖乖地在預定軌道上朝著紅色星球前行,預計2021年5月擇機登陸。
責任編輯:p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發動機
+關注
關注
33文章
2498瀏覽量
69715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53瀏覽量
73252 -
測控通信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1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用于光波導系統的均勻性探測器
配置的局部區域(稱為光瞳)的照射強度。
?每個光瞳由其大小(dx×dy)和形狀定義,可以設置為橢圓形或矩形。
橢圓形光瞳:
矩形光瞳:
**探測器功能:光瞳位置 **
?一旦設置了所考慮的光瞳的大小
發表于 12-20 10:30
如何提高金屬探測器探測率
要提高金屬探測器的探測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擇合適的金屬探測器 技術性能 :選擇技術性能先進的金屬探測器,通常具有更高的靈敏度
雷達探測器的工作原理 雷達探測器與激光探測器區別
雷達探測器是一種利用雷達技術來檢測和跟蹤目標的設備。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以下是雷達探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發射電磁波 :雷達探測器會發射
探測器選擇指導
? 以下是選擇探測器的簡單說明: 1.確定應用的要求。需要考慮的一些參數是: 光功率水平 入射光波長范圍 探測器放大器的電帶寬 應用的機械要求,如:儀器的尺寸(是否需要小型探測器?);
![<b class='flag-5'>探測器</b>選擇指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61/wKgaomcNmeGAb5tmAADc68bO614670.jpg)
被動紅外探測器與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原理比較
的變化來檢測移動。 傳感器: PIR探測器通常包含一個或多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PIR),
被動紅外探測器和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區別
紅外探測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 PIR)是一種利用人體或其他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檢測移動的設備。它不發射紅外光,而是通過檢測環境中的紅外輻射變化來工作。當人體或其他熱源進入探測器的監控區域時,由
VirtualLab:通用探測器
探測器是否使用傍軸近似來計算電磁場的附加分量。(見:傍軸假設)
相互關聯模式求和?
如果激活此選項,則在執行任何進一步演化或輸出之前,將對相關模式進行求和。它提供了三個求和選項:
探測器
發表于 08-06 15:20
金屬探測器電路圖 帶Arduino的金屬探測器設計
金屬探測器,作為一種應用廣泛的電子儀器,憑借其獨特的探測能力,在多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軍事、安全、考古到工業、環保等,金屬探測器以其高效、準確的
![金屬<b class='flag-5'>探測器</b>電路圖 帶Arduino的金屬<b class='flag-5'>探測器</b>設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8/14/wKgZomaGYqaAdh5AAAGIdVg-qrc203.png)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完成在軌對通測試
鵲橋二號中繼星自3月20日升空以來,依次進行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動、環月軌道調整,最終在4月2日進入預定的24小時環月大橢圓使命軌道。4月6日
深圳特信屏蔽器|GPS信號探測器的作用與工作原理.
深圳特信屏蔽器|GPS信號探測器的作用與工作原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GPS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GPS信號不穩定或者無法準確定位的情況。針對這些
發表于 04-08 09:07
SpaceX星艦將第三次試飛
SpaceX公司近日宣布,其巨型火箭星艦即將迎來第三次試飛,旨在進一步測試其性能極限。據悉,這次試飛計劃最早于3月14日進行,相比前兩次,其任務目標更加宏大且復雜。
俄羅斯成功發射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及17顆微型衛星,其中一顆成功加入軌道?
飛船在發射后約9分鐘分離火箭,進入預定軌道,之后借助上面級實施部署進入軌道。此次發射是自2024年來的全球第39次航空發射,俄羅斯年度第三次,聯盟2.1火箭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