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機解鎖外,如今人臉識別已經廣泛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小區也設置了人臉識別門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有些小區物業強制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就在各地引發了爭議。
近日,“1000張人臉照片賣2元”的新聞也刷屏,引發人們對人臉信息泄露的擔憂。
10月26日,《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請審議,修訂草案規定,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
據了解,如果該修訂草案通過,將成為我國首個明確對人臉識別進行禁止性規定的地方性法規。
在關于修訂草案的說明中,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方面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業服務行業的不斷規范,對于物業服務人的規定也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新情況。
新增“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保障業主對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權”等內容也是出于“行業監管規范的要求和業主權益全面保護的需要”。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生物識別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10瀏覽量
52624 -
隱私保護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0瀏覽量
16489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20瀏覽量
823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人臉識別技術的算法原理解析
在數字化時代,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成為身份驗證和安全監控的重要手段。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算法,它們能夠從圖像中提取關鍵信息,并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匹配,以
人臉識別技術的可行性在于矛盾具有什么性
矛盾的普遍性角度,探討人臉識別技術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在實際應用中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二、人臉識別技術概述 人臉
電動車進入電梯識別報警攝像機
電動車進入電梯一直是社區物業管理和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盡管一些小區已經規定禁止電動車進入電梯,但仍有不少違規現象存在,這不僅影響了其他居民的乘梯體驗,還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