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大型電子零件公司村田制作所的股價暫時創(chuàng)下7,500日元的新高。考慮股票分割后,村田股價的水平也是20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主要得益于他們擁有5G等必不可少的多層陶瓷電容器,在這個產品上,他們占有約45%的全球市場份額,是這個領域 當之無愧的市場龍頭。村田方面更是表示,“對于全年盈利預測,由于客戶大量進口零件,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將增加;在遠程工作和在線教育的背景下,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將增加;由于各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對汽車的需求將增加。銷售和營業(yè)收入預計將超過最初的預期。”
與此同時,臺企國巨和華新科再度開啟擴張之路。
國巨大砸200億高雄擴廠
因應5G、車電的需求,國巨預計大手筆在中國臺灣加碼逾300億元擴產,其中在高雄大發(fā)工業(yè)區(qū)擴建新廠案將于14日舉行動土典禮,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將親自出席,包含高雄市長陳其邁及政府相關部會首長,均為座上賓,國巨的大發(fā)三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竣工,初期投資額約新臺幣200億元。
國巨2日由總部發(fā)出活動邀請,除國巨高雄大發(fā)三廠動土典禮之外,國巨集團與成大共研中心揭牌儀式也在同日舉行,由于陳泰銘是成大工程系校友,國巨與成大攜手成立共研中心可望回饋母校,也替國巨的高雄廠吸引在地人才。
初估大發(fā)新廠滿載稼動之下,合并計算基美的MLCC產能,新國巨MLCC月產能可望站穩(wěn)1,000億顆,僅次日商村田(Murata)、韓商三星電機(SEMCO),穩(wěn)居全球第三大廠。
至今年底,國巨MLCC產能約600億顆,若加上基美主攻車用電子的月產能200億顆,新國巨今年底MLCC月產能合計上看800億顆,進一步拉開與臺商、陸資廠的產能差距,明年國巨則鎖定門檻更高的鉭質電容進行擴產。
據(jù)代理商統(tǒng)計,基美的產品涵蓋鉭電、MLCC以及電感,其中鉭電有三成以車用為主,MLCC更有超過六成應用在車電上,新國巨并入基美之后,車電占國巨MLCC營收比重將逾四成。
國巨在大陸蘇州、中國臺灣高雄均設有廠房,合并美商基美(KEMET)之前,有高達七成的產能比重落在蘇州,隨著中美貿易戰(zhàn)愈演愈烈,加上車電、5G需求升溫,中長期需求看旺,國巨除了資金回流,在中國臺灣申請專案投資之外,也積極在中國臺灣規(guī)劃高階產能,聚焦高單價、高毛利產品,目前在中國臺灣的廠房包含楠梓廠、大社廠、大發(fā)一廠及大發(fā)二廠,大發(fā)三廠將在本月14日舉行動土典禮,國巨董座陳泰銘將親自出席。
此外,國巨在高雄的投資是當?shù)卮笫拢咝凼虚L陳其邁也在受邀行列,根據(jù)國巨規(guī)劃,大發(fā)三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竣工,未來將視市場需求投入量產,初估大發(fā)三廠全產稼動之下,大發(fā)三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竣工,未來將視市場需求投入量產,初估大發(fā)三廠全產稼動之下,產能規(guī)模是目前楠梓與大發(fā)廠MLCC總產能的1.5倍。
華新科溢價9.3%收購閎暉
與此同時,中國臺灣MLCC二哥華新科加速收購閎暉,閎暉股臨會在8月底才通過華新科為應募人的私募案,華新科2日又宣布,將以每股30元公開收購閎暉5~9.9%股權,以閎暉2日收盤價計算,約當溢價9.29%,公開收購完成之后,華新科將取代光寶科、成為持股近25%的第一大股東,待私募案也完成后,華新科對閎暉的持股將達36%,可望掌握實質控制權。
另華新科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每股盈余賺進半個股本,達4.9元,若以完全稀釋股本計算,每股盈余約4.4元,法人推算毛利率約35.8%,優(yōu)于第二季的33%,累計華新科今年前三季每股盈余10.23元,順利突破一個股本,獲利優(yōu)于預期。
閎暉大股東光寶為了把閎暉「嫁」給華新科,先是6月時以巨額交易9,000張的方式,讓華新科取得閎暉15%股權、成為僅次于光寶的第二大股東,接著閎暉8月底召開股臨會通過不超過900萬股的私募案,華新科為主要應募人,預估待私募完成后,華新科股權將由15%躍升至最多26%。
不過私募案尚未辦理,目前光寶科仍是閎暉最大股東,持股比率約為18%,市場人士表示,就算私募案現(xiàn)在已完成,光寶科持股比率大概還有近10%、仍是閎暉第二大股東,除非能把光寶手中的閎暉股權拿下來,華新科在閎暉的股權仍不夠大到有絕對領先性,所以,華新科除了參加閎暉私募之外,以其他方式進一步提高在閎暉的持股,勢在必行。
果然,華新科迫不及待已在2日公告將公開收購閎暉股權。華新科表示,本公開收購案定11月4日起至12月3日為止,最低收購門檻為5%,最高達9.9%,華新科約斥資9,000萬~1.78億元。
若能成就這樁公開收購案,華新科對閎暉持股最高上看25%,成為閎暉的第一大股東,如果再加上私募案完成,華新科在閎暉股權可望來到36 %左右,成為具有絕對主導性的大股東,不用擔心主導權被翻盤。
目前華新科已經掌握閎暉兩席董事席次、閎暉董事長也已由華新科董事長焦佑衡出任,隨著華新科的股權持續(xù)攀升,若能對閎暉掌握實質控制權,閎暉未來有機會如同天線廠佳邦一般,納入華新科的合并報表。
責任編輯:tzh
-
電容器
+關注
關注
64文章
6256瀏覽量
100239 -
MLCC
+關注
關注
46文章
701瀏覽量
46022 -
電感
+關注
關注
54文章
6153瀏覽量
10269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