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溫室大棚種植的蔬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好吃”。很明顯,溫室里創造的種植環境是按照自然生長來的,而且養分很充足,那盡管這樣為什么大棚種植的蔬菜還不好呢?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溫室內CO2濃度不穩定造成的。二氧化碳濃度低使作物產生二氧化碳“饑餓”,無法滿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目前全國有5000多萬畝大棚,年產值約5000億元,80%的產值來自冬、春、秋三季,因為這三季蔬菜產值高。但由于這三個季節溫室近五個月的通風受限,二氧化碳濃度不足,嚴重制約了蔬菜的產量。
植物含有95%以上的碳和水,但氮、磷和鉀含量不到5%。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通過增加氮、磷、鉀肥的施用,作物產量提高了50%以上,有機物約占植物干物質的90%,而碳約占有機物的40%,是植物中含量較多的元素。這些碳來自二氧化碳,因此,CO2對生物世界意義重大。
CO2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植物每生產100克干物質需要吸收150克CO2。溫室栽培使作物長時間停留在相對封閉的空間,溫室內CO2濃度一天變化較大,日出前達到最大值1%o~ 1.2%,日出后2.5 ~ 3小時降至0.1%o左右,僅為大氣濃度(0.33%o)的30%左右。一直上升到下午2小時,下午4點左右回到大氣水平。但農作物需要CO2濃度一般為1% ~ 1.5% 。CO2濃度過低,葉片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嚴重阻礙作物生長。因此,必須添加CO2來補充棚內這種氣體的不足。
由此可見,大棚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就顯得很重要,在大棚中安裝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可以保證在二氧化碳濃度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報警,濃度不夠的情況下及時使用CO2氣肥,保證作物高質高產。對于密閉大棚中二氧化碳傳感器的選擇,采用韓國SOHA 抗高濕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模塊SH-DS,使用雙光波非色散紅外原理 (NDIR),檢測量程0 ~ 3000ppm / 5000ppm,數據更新2秒每次。
責任編輯:gt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6瀏覽量
756624 -
檢測
+關注
關注
5文章
4512瀏覽量
917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Sensirion STC31-C二氧化碳傳感器產品介紹
富昌電子推出英飛凌新品試用——基于光聲光譜 (PAS) 技術的創新性CO2傳感器
二氧化碳氣體5g網絡監測面包棚
溫室大棚二氧化碳監測的優勢
二氧化碳儲能的原理 二氧化碳儲能的應用
尺寸雖小、潛力無限:Sensirion推出創新性微型二氧化碳傳感器
![尺寸雖小、潛力無限:Sensirion推出創新性微型<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b class='flag-5'>傳感器</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F4/wKgaomYYk_eAcqdVAAHmevl-Jl0537.png)
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清洗方式在工業中的應用(一)
![以<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為原料的清洗方式在工業中的應用(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05/wKgZomXpS_aAcsAxAACVoEsC570808.png)
二氧化碳雪清洗技術在芯片制造中的關鍵突破
![<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雪清洗技術在芯片制造中的關鍵突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45/wKgZomXdYbKAMvBaAAAc8Lvm8GQ12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