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傳言的債務延期方案未能實行,紫光集團這筆13億的私募債終究還是違約了。
11月16日,據上海銀行公告,“17紫光PPN005”展期方案表決無效,未能按期進行足額兌付本息,這意味著該筆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與此同時,公司主體評級也被斷崖式下調至BBB。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紫光集團債務問題進一步發酵,對公司的影響將持續,未來債券兌付壓力將加劇。據Wind數據,目前紫光集團存量債券共計11只,余額達164.46億元,其中,“18紫光04”規模最大,當前余額為50億元。
另從市場的角度看,繼華晨、永煤違約后,隨著紫光PPN協商展期未獲得全體債務人一致同意進而導致債券正式發生違約,市場對所謂“AAA級網紅債”的投資情緒進一步走弱,金融機構紛紛砸盤,不少債券受到波及。
13億私募債違約
公開資料顯示,“17紫光PPN005”的起息日為2017年11月15日,規模13億元,票面利率5.6%,主承銷商為上海銀行,應于今年11月15日兌付,由于15日是周日,順延至16日。
而在此前,紫光集團曾決定不行使永續債“15紫光PPN006”贖回權,引起市場對紫光債務問題的擔憂,隨后公司相關債券大幅下跌,公司信用評級也被下調。在這一情況下,“17紫光PPN005”的兌付問題備受關注,這是市場觀察紫光集團能否獲得救助的一個重要窗口。
之前也一度有消息傳出,就本期債務,債券持有人同意“先償還少部分本息,剩余部分展期”;然而就在16日晚間,上海銀行上述公告宣布展期方案徹底泡湯。
據公告,持有人會議提出了兩項議案。議案一為調整本次持有人會議召開相關事項,同意的持有人和/或代理人所持有的表決權占86.15%,反對的占5.85%,棄權的占8%。但這一議案不符合交易商協會經持有人會議全體持有人出席并一致表決通過方為有效的要求,因此該議案無效。
在議案二“關于到期債務償債計劃的議案”中,紫光集團提出先兌付1億元本金和利息,剩余12億元本金展期6個月,同意、反對及棄權的持有人表決權占比與議案一相同,由于議案一未取得全體債券持有人的一致同意,故議案二的表決結果也無效。這意味著,“17紫光PPN005”未按期進行足額兌付本息,發生實質性違約。
實際上,對于此次債務違約,市場也有預期。盡管在之前有“利好”消息的背景下,紫光集團多只債券仍然出現頻繁異動,進入暴跌模式。“18紫光04”、“19紫光01”和“19紫光02”三筆債項在10月29日至11月13日期間,累計共觸發20次盤中臨時停牌。
評級再遭下調
11月12日,中誠信國際曾公告稱,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AA,并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同時將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AA并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就在持有人會議表決未通過的當天,中誠信國際再次發布公告,決定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BBB,將上述三項債項信用等級由AA再次調降至BBB。據該公告,截止到11月16日,紫光集團未能與投資者達成展期協議,同時未提供“17紫光集團PPN005”足額償付本息的相關證明,中誠信國際稱其關注到紫光集團本部境內公開存續債券未設置交叉違約條款,但此次違約或將觸發部分其他有息債務交叉違約,會進一步加劇公司外部融資環境惡化、削弱其流動性,后續債券兌付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在信用債違約風波持續的情況下,此筆債券的違約會不會加劇投資者的緊張情緒還有待觀察。但不可忽視的是,未來,紫光集團債券兌付壓力仍將持續。據Wind數據,目前紫光集團存量債券共計11只,余額達164.46億元,“18紫光04”規模最大,當前余額為50億元,共有6筆將在明年內到期。從上市交易的6只債券來看,10月30日以來都進入暴跌模式,如“19紫光01”“19紫光02”“18紫光04”等跌幅均超過75%。
特別是此次協商展期未獲得全體債務人一致同意后,16日,“18紫光01”的成交價直接被降至9元,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清華控股發行的債券也被波及,“16清控02”價格跌破50元報48.08元,跌幅超15%。
另外,近來備受關注的蘇寧債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盡管蘇寧回購債券釋放利好消息,但仍止不住相關債券的大幅下滑,“18蘇寧07”下跌4.41%報72.499元,“18蘇寧02”下跌3.5%報80.574元,“18蘇寧03”、“18蘇寧04”和“18蘇寧05”跌幅也均超2%。
不過,在紫光集團“捉襟見肘”之時,或將迎來北京銀行的出手相助。日前,紫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紫光國微(002049.SZ)公告表示,控股股東西藏紫光春華將所持有的16.14%公司股份向北京銀行(601169.SZ)進行質押,本次質押9791.8萬股占紫光春華所持股份的49.81%,質押目的是獲取北京銀行清華園支行100億元授信擔保。
公告稱,紫光春華本次質押的股份不存在負擔重大資產重組等業績補償義務,也不存在平倉風險,其質押行為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變更,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會產生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紫光集團前身為1988年7月成立的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清華控股,公司實際控制人系國家教育部,主營業務包括芯片研發設計、芯片制造、交換機與終端應用等。數據顯示,集團2020年上半年營業利潤為-40.3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0.71%;凈利潤為-45.4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3.01%。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重磅!紫光集團爆雷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半導體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6瀏覽量
42726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5瀏覽量
222643 -
紫光
+關注
關注
2文章
412瀏覽量
34097
原文標題:重磅!紫光集團爆雷
文章出處:【微信號:icjobs,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材料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