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是根據人類生理特征(人臉、指紋、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姿態、動作、情感等)實現身份認證的技術。常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包括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行為識別以及步態識別。隨著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生物識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9年全球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市場規模約為200億美元。指紋識別因綜合性優勢市占率最高,占比達58%。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發,促使非接觸生物識別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非接觸式識別將得以大量應用。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生物識別是根據人類生理特征(人臉、指紋、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姿態、動作、情感等)實現身份認證的技術。在進行人體身份認證時,其主要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為特征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目前,常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包括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行為識別以及步態識別。
隨著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生物識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市場規模約為200億美元。
指紋識別因綜合性優勢市占率最高
分產品來看,生物識別技術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是主要的識別方式,占比達58%,排名第一,人臉識別占比為18%,其次是新興的虹膜識別占比7%,此外還包括掌紋識別以及聲音識別分別占比7%及5%。
對比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作為全球生物識別技術中使用最多的技術,其便利性、安全性、識別成本等相對于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具有綜合性的優勢,指紋識別具備較高的技術易用性及便利性,在安全方面也可以滿足日常使用,設備成本適中,因此被廣泛使用;人臉識別的安全性早期受到市場極高的肯定,但是近年來人臉識別頻頻觸雷,也引發了人們對于人臉識別安全性的擔憂。虹膜識別以及靜脈識別雖然具備較高的安全級別,但是設備實現的成本高且體積較大,不便于日常使用,僅應用在部分安全等級極高的場景,如金庫、實驗室、檔案室等。
分區域來看,在生物識別產業中,北美地區占比最高,達到33.5%,其次為亞太地區,為23.8%。美國是全球主要的生物識別市場,中國的生物識別市場在全球來看,占比較低,但是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未來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將會保持快速增長。
非接觸式識別將得以大量應用
近年來,生物特征識別產業發展迅速,產業鏈基本形成,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發,促使非接觸生物識別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隨著生物識別市場新技術不斷涌現落地,生物識別場景趨于多樣化,產品服務趨于定制化發展,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將得以大量應用,系統安全提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與生物識別結合引領產業升級,進一步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責任編輯:gt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3瀏覽量
102384 -
生物識別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10瀏覽量
52621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6瀏覽量
823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