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令失明患者重獲光明似乎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現在,通過大腦植入物恢復盲人的視力卻將有可能成為現實。
事實上,通過植入物刺激大腦產生人工視覺感知的想法并不新鮮,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那時的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光幻視(phosphene)現象能被人為地引發:人們可以跳過視網膜的輸入,直接給大腦的視覺中樞施與一次電刺激,在視覺空間的特定位置產生一個光點,讓被試者“看到”本不存在的視覺信號。
然而,由于技術的限制,現有的系統一次只能產生少量的人工“像素”。但現在,一項發表在《科學》雜志的研究中,荷蘭神經學研究所的團隊運用了更加穩定耐用的新技術,推動了視覺假體技術的進步。
他們研發出了由 1024 個電極組成的植入芯片,并將其植入到了兩只視覺能力正常的猴子的視覺皮層中。旨在通過多個電極同時傳遞電刺激,得以在猴子的大腦中激活一個由多個光幻視(點)組成的可理解的圖像。
根據論文,想要實現理想目標,首先需要找到一個恰當強度的“輸入信號”。尋找到合適的“輸入強度”后,就可以考慮如何讓猴子“看到”更復雜的圖像了。
在這項新研究中,學者們開發的芯片包含 16 個陣列,每個陣列 64 個電極,共計 1024 個,遠高于美國 FDA 曾經批準的臨床試驗中使用的 60 個電極的視皮層假體。這意味著研究者能夠將猴子腦海中的光幻視點排列成更復雜的形狀——比如不同的字母。雖然這些“被試”們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但是它們在經過訓練后能辨識這些圖案,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研究植入視覺皮層的電極數量,以及能夠生成高分辨率人工圖像的人工像素數量,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也產出了具有良好前景和希望的結果,在進一步研究中,失明患者們或將迎來重獲光明的福音。
責任編輯:x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52 -
電極
+關注
關注
5文章
828瀏覽量
27315 -
視覺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7瀏覽量
240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