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Max是一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擁有高保真音頻、自適應均衡器、主動降噪搭配通透模式和空間音頻功能,將于12月15日開始發貨,中國區售價4399元。然而,遠超競品的384克實際重量,或成為AirPods Max體驗的重大“阻礙”。
昨晚,蘋果在官網上架了頭戴式耳機AirPods Max。據介紹,AirPods Max是一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擁有高保真音頻、自適應均衡器、主動降噪搭配通透模式和空間音頻功能,將于12月15日開始發貨,中國區售價4399元。
在外觀方面,AirPods Max有五種顏色,包括太空灰、銀色、天藍色、綠色和粉色。蘋果表示,這款耳機采用了橫跨不銹鋼頭帶的 “透氣針織網”,可以分散重量,減少頭頂壓力。同時,耳罩采用了聲學工程記憶泡沫,以創造有效的密封性,可伸縮的頭帶臂可平滑伸展,然后保持在原位,以保持頭部所需的貼合度。
在按鍵方面,AirPods Max有兩枚按鍵。其中一顆按鍵的設計與Apple Watch 的旋鈕類似,可以控制耳機的音量,并能控制播放、跳過曲目、接聽或掛斷電話,以及喚醒 Siri。另一顆按鍵負責噪聲控制,輕按噪聲控制按鈕可切換至通透模式,能夠更加清楚的聽見外部環境。
在音感方面,AirPods Max采用了蘋果自主設計的40毫米動態驅動器,據說可以提供 “豐富、深沉的低音、準確的中頻和清晰、干凈的高頻延伸”。同時,AirPods Max的每個耳墊都搭載了擁有10個音頻核心的H1芯片,每秒能進行90億次運算,來計算音頻實現自適應均衡、主動降噪、通透模式和空間音頻等聆聽體驗。
在降噪方面,AirPods Max還配備總共多達九個麥克風,其中八個用于主動降噪,包括六個外向式、兩個內向式,三個用于語音拾取,包括一個專用、兩個兼用主動降噪。
在續航方面,AirPods Max在打開主動降噪和空間音頻功能時,聽音樂、看視頻和打電話的時間最長可達20小時。
此外,AirPods Max還配有智能耳機套,將耳機放入耳機套當中,AirPods Max就會進入超低能耗狀態,節省電量。
當然,AirPods Max重量為 384 克,聽起來似乎不是很重,但與市面上很多高端耳罩式耳機相比,仍相對較重。超長續航疊加超高重量,AirPods Max的真實使用或許并不樂觀。AirPods Max 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如何在這方面進行補償,還有待觀察。
同時,AirPods Max表面依然沒有蘋果logo,包裝也依舊沒有附送充電頭。別問!問就是環保!
AirPods系列,持續上演從“真貴”到“真香”
如果要論繼iPhone之后,蘋果的哪些產品可以稱為真正顛覆行業?那么,AirPods一定榜上有名。
北京時間2016年9月8日,第一代AirPods與iPhone 7一同發布。如今4年過去,AirPods已經支撐起蘋果業績的一角。然而,在AirPods的成長道路上,幾乎每一代一開始都不被市場看好。
在第一代AirPods誕生之初,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就是對該產品的嘲諷。作為無線耳機的顛覆性產品,無線似乎都成為了原罪。
有人甚至把AirPods和精靈寶可夢相結合,制作了一款全民找耳機游戲。
當然,吐槽AirPods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用戶認為它太容易丟失。沒有了耳機線的束縛,AirPods似乎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掛在耳朵上稍微不留神就很容易遺忘跌落在某個角落。
不過,真無線耳機也是AirPods的最大優勢。沒有了耳機線的束縛,使用者可以自由的選擇僅佩戴其中一只,和朋友共用時也不用考慮耳機線不夠長的問題。
在2018年世界杯期間,內馬爾、奧喬亞等球星佩戴著AirPods,使得AirPods成了那屆世界杯最成功的廣告植入。不僅如此,AirPods也越發受到年輕人的熱捧,銷量連年穩定增長。庫克本人也評價道:“AirPods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p>
然而,就在AirPods似乎越走越順的時候,2019年10月29日,蘋果在官網暗戳戳的發布了最新一代無線耳機AirPods Pro。AirPods Pro采用全新設計、支持降噪及抗水防汗功能,售價249美元,國內售價1999元人民幣。
在誕生之初,AirPods Pro受關注之余得到最多的仍然是群嘲。有人認為,和前兩代相比,AirPods Pro的價格幾乎上漲了50%,售價高達1999元起,蘋果簡直搶錢搶到喪心病狂。也有人認為,AirPods Pro設計丑陋,而且白色耳套在使用三個月之后會變黃,看起來非常惡心。
不僅如此,AirPods Pro甚至在做工、音質、可操作性、連接穩定性等各個方面都被一頓吐槽。然而,AirPods Pro仍然成為了蘋果最成功的單品之一。
有分析師預測,2019年蘋果的AirPods系列的出貨預計達到6500萬副,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8500萬副至9000萬副。僅僅是AirPods Pro,給蘋果帶來的季度收入已經超過40億美元。
由此可見,即使價格堪比一部手機,蘋果繼Airpods之后的AirPods Pro仍然在事實上大獲成功。那么,面對價格再度翻倍的AirPods Max,其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價格躍進,還能續寫“真香”傳奇?
作為一款電子產品,AirPods是反規律的,大多數產品都是在發布時人氣最高,之后持續走低。而AirPods的人氣是在發布后的三年里不降反升,持續走高,搜索率比發布時漲了10倍。對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AirPods依靠自己出色的使用體驗,在人群中形成了口碑效應,不斷發酵成為爆款。
與其他藍牙耳機相比,AirPods憑借其快速連接、沒有延遲、續航強、操作便捷等諸多優點,成功俘獲用戶“芳心”。同時,盡管也有網友吐槽其音質一般,但無線所帶來的自由與舒適仍然是其核心競爭力,更何況,絕大部分網友對耳機的音質并沒有極致追求,AirPods也就成為隨身耳機的首選。
而到了Airpods Pro的發布后,基于iPhone廣大的用戶基礎,加之AirPods系列產品的良好口碑,音質出色、佩戴舒服、續航給力、操作方便,讓Airpods Pro即使售價高達1999元,也依然很有競爭力。
更難得的是,Airpods Pro優異的降噪功能也為產品加分不少。經過實測,Airpods Pro的降噪效果與此前擁有眾多好口碑的索尼WF-1000XM3有著相近的水準。
基于以上原因,Airpods Pro無疑成為了繼AirPods之后的又一成功爆品。然而,即使集此前所有優點于一身,4399元的AirPods Max究竟能否成功,仍然引發大眾廣泛疑問。
從目前信息來看,AirPods Max無疑仍然是一款優秀產品。然而,與Airpods Pro、二代AirPods一樣,AirPods Max依然使用H1芯片。這或許也表明,AirPods Max在其他體驗恐沒有太多顛覆。
同時,高昂的價格著實成為攔路虎。要知道,作為此前小米高端旗艦巔峰之作,小米10今年初的發布價格也不過3999元。如今,全球疫情風波延續,許多打工人的經濟壓力與日俱增,堪比一部旗艦手機價格的AirPods Max無疑讓人“望而生畏”。
當然,作為一款旗艦產品,AirPods Max的市場定位或許在規劃之初就主要面向小眾發燒友,那么雖難成爆款,恐也將成蘋果又一巔峰之作。
參考資料:
1.《蘋果突發新品!售4399元 AirPods Max 大型頭戴耳機來襲》,科技美學
2.《蘋果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來了,4399 元!》,愛范兒
3.《蘋果發布頭戴式耳機AirPods Max:中國售價4399元》,cnbeta
4.《蘋果的新品,想讓你冬天不凍耳朵》,虎嗅APP
5.《真香鼻祖?潮人必備的AirPods也曾被群嘲》,拿趣用
6.《從“真貴”到“真香”,AirPods Pro到底做對了什么?》,互聯網新鮮事webtech
7.《蘋果AirPods Max重384克,比大多數競品耳罩式耳機更重》,IT之家
責任編輯:xj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4瀏覽量
199990 -
無線耳機
+關注
關注
6文章
3266瀏覽量
49127 -
頭戴式設備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111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