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料到,騰訊云做IoT的第一個重要抓手,其實是微信。
2011年,正值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更迭期,騰訊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產品——微信,成功得到移動時代的"船票"。
回看當時戰績,上線433天的時候,微信用戶數達到1億,上線2年的時間,用戶數達到3億,這往后,微信不斷地跟隨時代進行創新演進。直到現在,根據騰訊公司最新公布的2020第三季度業務報告數據,騰訊微信及WeChat月活躍用戶達12.1億,同比增長5.4%。
現如今,關系到騰訊連連這款物聯網產品,騰訊云IoT看待微信,就已經不只是一款即時通訊工具,而更是一個開放的基礎設施,助力其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往"連接一切"的戰略目標持續前進。
如同騰訊云副總裁王峰在騰訊云IoT生態峰會上所表示的:“騰訊云物聯網生態戰略的最核心使命就是通過開放一個連接12億人的中立且開放的物聯網平臺,全面支持合作伙伴能力的發展和業務的提升。"
一、物聯網離爆發還差什么?
"物聯網"稱得上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
僅在2018-2020這短短三年,BAT等互聯網公司,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企業,華米OV等手機品牌,三大運營商,以及類似三一重工、徐工等工業制造集團,各行各業,林林總總,早已處在細分領域頭部卻擲金豪賭物聯網的玩家數不勝數。
有一個趨勢是顯而易見的,與2008年藍色巨人IBM初次提出"智慧地球"時的光景不同,物聯網不再是口頭戰略,而是大廠實打實的業務重點或轉型方向。
按理想狀態來說,物聯網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一方面,硬件廠商將從賣產品轉向賣服務/解決方案,開拓新的業務模式;
另一方面,軟件廠商將獲得更大的設備連接規模,邊際成本急劇降低,帶來更高的利潤與價值。
但其實也只是在這五年之內,隨著低功耗廣域網、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前進發展,物聯網產業取得實際成果的機遇逐漸增大,這才將一大批處在觀望狀態的企業吸引進來。
可實際上,跟隨產業的實際發展,開發鏈條長,通信協議復雜,標準難以統一,需求分散多樣都被認為是阻礙物聯網應用大規模落地的重要原因。
比如從應用開發的流程看:
在規劃階段,要考慮物聯網數據的挖掘,尋找適合的買單方;
在構建階段,要考慮跨行業需求的滿足,跨品類跨廠商設備的接入;
在銷售階段,要考慮有效觸達客戶的渠道,產品品牌的構建;
在交付階段,較長的交付周期,以及高昂的后期運維成本,又將給企業帶來極大負擔。
除此以外,現階段大多數物聯網廠商只做到了"設備連上網",并沒有真正創造設備聯網后的服務,甚至整個服務都沒有形成閉環,錯失了合理合規挖掘商業利潤的機會。
換句話說,追求更大的設備連接規模固然重要,但盤活設備,向終端用戶提供設備聯網后的優質體驗應當是物聯網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
以近期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獨居老人水表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這則新聞來說,在智能水表這項普通的產品背后,所體現的不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一些更貼近用戶的,思路上的改變與創新。
二、騰訊云做IoT的優勢:物聯+服務
2018年9月,騰訊宣布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了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提出了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升級的戰略。
2019年 12月,騰訊云首次攜手合作伙伴舉辦了一場自己的IoT生態峰會,并強調騰訊云物聯網戰略全面升級,"騰訊連連"這款C2B產品首次在業界亮相。
2020年12月,騰訊云IoT宣布旗下"騰訊連連"品牌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通過聚合騰訊云內多個產品能力以及騰訊體系內多個生態資源,面向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為用戶提供一站式AIoT能力。
有條不紊的產品發布節奏背后,騰訊云IoT的優勢從3點可以描繪出來:
1、C端的運營能力:借助微信平臺,騰訊云IoT將幫助B端客戶更快的觸達客戶。
首發于2019年的騰訊連連小程序,定位為面向物聯網行業的C2B開放平臺服務,一方面通過提供便捷的開發模式,使合作伙伴在3-5天內快速上線產品,促進設備互聯互通;另一方面提供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的、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入口,相較于割裂的、打開率低下的各品牌APP,微信小程序更容易盤活大規模連接下物聯設備的活躍率,幫助廠商發現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創新型商業利潤。
2、原子聚集能力:整合了騰訊云小微、AI語音、音視頻、大數據等騰訊云優勢的產品能力。
聚焦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騰訊連連此次在基礎平臺、增值服務以及AI能力等層面進行全面升級。
· 在基礎平臺層面:通過升級物聯網通信平臺架構,可讓數據流轉更靈活,運維管理更可控,部署架構更多樣,服務可用性最高可達99.99%。同時,騰訊云還聯合主流芯片模組商構建芯片模組生態,設備端能力持續擴展。此外,升級后的平臺還實現了接入類型全覆蓋,支持AP熱點配網、微信AirKiss配網、smartconfig配網等模式,與芯片模組廠商基于微信掃碼流程實現優化,讓整個用戶在硬件配網方面實現更佳的操作體驗。
· 增值服務層面:升級后的騰訊連連平臺可支持Lora協議&社區網絡的位置服務,并提供包括設備狀態、網絡性能等在內的5G設備的開發和網絡管理服務;通過內部整合騰訊云實時音視頻能力,可以為設備廠商提供高可靠、低延時的音視頻解決方案,助其快速實現RTC實時音視頻通信能力的覆蓋。未來,騰訊連連還將新增包括支持全球多地設備接入、海外云端服務、多場景APP開發需求在內的多項國際化服務,全面助力設備廠商出海。
· AI服務方面:通過融合騰訊云AI語音助手、AI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AI人臉識別等多項產品能力,可以為智能酒店管理、智能衛浴系統、人臉門禁系統、微信支付智能設備等場景提供優質、完整、開放的AIoT開發、內容和應用服務,助力廠商低門檻低成本進行業務場景開發。
3、基于場景化的內容服務:打通了騰訊系豐富的C端內容資源,提供更具價值的整體方案。
騰訊云物聯網產品總監周佳鑫表示到:"場景化,是今年騰訊云IoT工作的關鍵。我們跨部門打通了QQ音樂、微保、微信支付、騰訊地圖、騰訊健康、微眾銀行等眾多主體,使其與騰訊云IoT高效融合,在騰訊云IoT的工作流中,以統一平臺化的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騰訊連連,還有物聯網開發平臺IoT Explorer、物聯網操作系統TecentOS tiny、消息通訊服務IoT Hub、低功耗廣域物聯服務LPWA、流量卡服務IoT link、邊緣計算服務IECP、安全認證服務IoT TID、視頻通訊服務IoT Video、物聯網市場IoT market,以及本次新推出的物聯使能服務 IoT Enable,騰訊云IoT的產品矩陣都在進一步豐富完善,助力用戶完成一站式應用開發部署。
我們可以確認,按照去年,騰訊云IoT的主要目標是擴大連接,而在2020年的這次升級中,騰訊云IoT更加強調"物聯+服務"的產品組合,從大公司內部組織協同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突破。
三、"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在過去的一次采訪報道中,馬化騰表態自己很喜歡"半條命"這個說法:
"半條命"意味著需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且我們基本不去主導和控股,而是盡量成為幫助者,讓他們自主地成長為獨立的公司和平臺。這種"去中心化"的開放戰略,讓"一棵大樹"變成了"一片森林",現在看來這也是騰訊能夠長那么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碎片化、分散化嚴重的物聯網產業,騰訊云IoT的定位屬于是以開發平臺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者,騰訊云IoT不可能把觸角伸到每個行業,因此在做精做專底層技術,不遺余力降低物聯網開發門檻、簡化開發流程的同時,更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完成物聯網眾多行業應用的落地。騰訊云IoT的邊界就在于此,"半條命"的說法因此同樣適用。
也就在這次的IoT生態峰會上, 騰訊云正式公布了最新的物聯網發展戰略,提出了以"聚合生態,共筑產業"的設想,即通過全面支持生態合作伙伴的能力發展和業務提升,助推物聯網產業發展。
據悉,騰訊云物聯網生態市場將全面開放助力更多行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推廣,協同騰訊云體系內的8000+生態伙伴,以及1000+騰訊銷售體系對外進行方案輸送,一起共建生態。
四、未來已來
記得在騰訊"930變革"不久后,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知乎拋出了一個耐人深思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到目前為止,這一提問已經獲得了1539萬瀏覽量,共有111,770人關注,累積回答數3299條。在數千條動輒上萬字的回答中,我們找不到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回望過去三年的科技產業,就能發現變化時刻都在發生。
騰訊云IoT的事業也正是在這三年飛速成長起來。
在外界看來,騰訊云開始官宣做IoT的時間不算早。可在內部的自我評價中,這恰好賦予了騰訊云IoT某種后發優勢,一方面避免了前人踩過的坑,梳理了物聯網產業中基礎設施的定位和邊界;另一方面,騰訊云IoT具有集團一貫的專注做產品的思維,更傾向從解決開發者和用戶的痛點開始,自下而上,通過吸取客戶反饋進行自我修正和進化,小步快跑到達目的地。
當然,物聯網的規模無法由單一的平臺廠商來創造,尤其產業存在著尚未發掘的巨大市場空間,不必過分強調競爭,沒有人不在期待攜手共贏。
責任編輯:x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30瀏覽量
377065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66瀏覽量
49604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30瀏覽量
1976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DS1274用DRDY+TDM輸出模式下,讀到的第一個字節是無效的,為什么?
ADS1299在DAISY-CHAIN模式下只能配置第一個AD嗎,那后面幾個都是要怎么配置寄存器,都和第一個一樣嗎?
騰訊申請注冊“騰訊云AI代碼助手”商標
GoTo攜手騰訊云、阿里云推動印尼云基建與人才培養
騰訊混元Large模型及云TI平臺全新上線
告別繁瑣的云平臺開發!IoT_CLOUD之百度云
![告別繁瑣的<b class='flag-5'>云</b>平臺開發!<b class='flag-5'>IoT</b>_CLOUD之百度<b class='flag-5'>云</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D3/wKgZomcTtIaADqpqAABdmf48bLU970.png)
一庫打通所有云平臺!合宙IoT_CLOUD之【騰訊云】
工業物聯網(IOT)云平臺是什么
在樹脂塞孔的設計上,工程師總覺得這樣操作是節約成本,其實是浪費
![在樹脂塞孔的設計上,工程師總覺得這樣操作是節約成本,<b class='flag-5'>其實是</b>浪費](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29/wKgaoma6tNSAaT9VAABz95k9UOg91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