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昨日有多款機型通過國家 3C 認證入網,其中一款 V2049A 支持 120W 快充,而數碼博主 @數碼閑聊站 表示該機或為首批搭載驍龍 888 芯片的 iQOO7 系列機型。
IT之家了解到,上一代的 iQOO 5 發布于今年 8 月 17 日,采用 120Hz 定制超視感柔性屏,擁有 100%P3 色域覆蓋,支持全新矩陣算法與動態補償算法,動態影像響應時間達 11 毫秒,拖影長度 0.7 毫米。
配置方面,iQOO 5 搭載了高通驍龍 865 處理器,配備 LPDDR5 內存與 UFS 3.1 存儲,支持 55W 超快閃充,采用雙揚聲器搭配超線性大振幅揚聲器。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60 -
vivo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310瀏覽量
636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Galaxy S25 Edge通過3C認證
據最新消息,一款型號為SM - S9370的三星手機通過了國內3C認證,支持25W充電功率,預計為Galaxy S25 Edge超薄手機。 在2025 Galaxy Unpacked發布會上,三星
充電樁3C認證有哪些測試項目
充電樁3C認證的測試項目是為了確保產品在電氣安全、電磁兼容性(EMC)、環境適應性等方面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以下是基于現有資料整理的一些主要測試項目,這些測試旨在保障充電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復合機器人在3c電子行業的應用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復合機器人在3C電子行業中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它們以高效、精確和靈活的特點,為3C電子產品的生產帶來了顯著的變革。以下是對復合機器人在3C電子行業應用的詳細分析:
![復合機器人在<b class='flag-5'>3c</b>電子行業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62/wKgZO2dSzaWAS_p-AAoKuDtAdwQ984.png)
小米智能手表新品獲3C認證,預計為S3系衍生型號
近日,小米智能手表新品M2312W1已獲得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據悉,這款產品由嘉興永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代工,預計將是S3系列的衍生版本。
OPPO Pad 3平板通過3C認證:預計搭載驍龍8 Gen 3處理器
據報道,近期一款名為“OPD2404”的平板電腦已通過中國3C認證,該設備最大充電功率可達67瓦,預計將用于即將發布的OPPO Pad 3。
vivo Pad 3/iQOO Pad 2配置詳情揭曉
據悉,上個月底一款型號為PA2455的vivo平板通過國內3C認證,被眾多數碼博主認為是vivo Pad
vivo V2343A新機亮相,搭載高通驍龍6 Gen 1處理器
在此前的報道中,該手機已于3月份獲得中國3C認證,證實其具備80W快速充電功能。但尚無更多關于具體機型的信息。然而,根據最新的媒體猜測,這款手機可能屬于
鋰電池組需要3C認證嗎?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鋰電池組作為這些設備的核心動力源,其安全性與合規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許多消費者和廠商都在關注一個問題:鋰電池組是否需要3C認證?本文將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詳細介紹。
![鋰電池組需要<b class='flag-5'>3C</b><b class='flag-5'>認證</b>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B/33/wKgZomYrSSKAIw1RAACU6g6gGko604.png)
vivo兩款新機獲3C認證,支持80W快充
據悉,vivo X100 Ultra已于近期獲得3C認證,型號為V2366GA,顯示其支持高達80W的閃充技術;除此之外,vivo S19 Pro(型號為V2362a)亦已通關
惠普OmniBook全新系列商用筆記本通過3C認證,搭載驍龍X Elite處理器
4月19日,HP全新OmniBook系列筆記本新品亮相,已經獲得中國3C認證。這款產品正式命名為蜻系列商務本驍龍版,搭載了高通驍龍X Elite處理器。
小米Redmi Pad Pro平板通過3C認證,顯示支持33W充電
根據 3C 名單,這款平板配備的充電適配器型號為 MDy-16-ED,它能夠提供 15W(5V/3A)、27W(9V/3A)以及33W(11V/3A)的輸出功率。
vivo iQOO Z9新機3C認證曝光,配備80W快充與天璣7200處理器
據悉,型號名為V2343A的vivo新機已獲得3C認證,標配80W快充技術,有望作為今年四月份發布的iQOO Z9系列的常規版本投入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