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安卓手機在國外大可以輕松安裝谷歌全家桶各種服務,但是對于華為來講,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必須依靠自研來彌補一些應用和服務的斷供。據悉目前華為已經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式推送自家的Petal Map地圖,華為國外手機用戶也可以在AppGallery商店下載使用。
據悉,Petal Maps 為用戶提供地圖定位、地圖展示、駕車導航、實時路況等服務,還首創全新的地圖交互方式,將 Mate 40 系列隔空操作功能運用到導航中,用戶駕車時手掌向屏幕方向按壓,導航路線視圖和地圖全覽界面就能自由切換。
此外,通過 Petal Maps 的實時公交信息提示,用戶可以查看部分城市的公交出發和到達實況,從而規劃時間和出行計劃。目前 Petal Maps 支持中文、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導航語音播報。
根據華為此前公布的計劃,Petal Maps也將會在未來登錄車機系統,屆時用戶可以在行車時使用進行了針對性優化的Petal Maps導航軟件。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6瀏覽量
253007 -
車載導航
+關注
關注
3文章
77瀏覽量
18650 -
地圖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瀏覽量
137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rm成功將Arm KleidiAI軟件庫集成到騰訊自研的Angel 機器學習框架
Arm 與騰訊攜手合作,成功將 Arm KleidiAI 軟件庫集成到騰訊自研的 Angel 機器學習框架。 ? 借助 KleidiAI 解鎖卓越性能、能效和可移植性,騰訊混元大模型能夠實現更快
比亞迪最快于11月實現自研算法量產,推進智駕芯片自研進程
10月21日市場傳出消息,比亞迪正計劃整合其新技術院下的自研智能駕駛團隊,目標是在今年11月實現自研智能駕駛算法的量產,并持續推進智能駕駛芯片的自
蘋果自研5G基帶加速擴張,或重塑行業格局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布預測報告,揭示了蘋果公司在5G基帶領域的雄心壯志。據他分析,蘋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逐步用自研5G基帶取代高通芯片,這一轉變將從2025年開始顯現其影響力。
模擬登錄頁,華為賬號一鍵登錄
Logo和標題: 頁面頂部展示華為的Logo及\"一鍵登錄\"或\"華為賬號登錄\"的標題。
功能需求:短信/郵箱驗證碼:
安全性
二次驗
發表于 08-29 17:15
車載微星導航芯片:AT6558R數據手冊解讀
的小伙伴們,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們再出一期好好聊一聊這種用于車輛的防盜跟蹤系統定位芯片那些數據報告。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車載導航的原理,它是運用車載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根據三角、幾何的法則去計算
發表于 07-05 17:36
高德地圖率先入駐華為原生鴻蒙,實現跨終端無縫導航
在近日舉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上,華為正式公布了其最新的操作系統HarmonyOS NEXT,并面向開發者和先鋒用戶啟動了Beta版。而在這一重要時刻,高德地圖宣布成為首批登陸原生鴻蒙系統的應用,標志著
華為自研倉頡編程語言首次對外亮相
在科技界的星辰大海中,華為再次展現了其深邃的探索精神和不懈的創新追求。在近日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上,華為正式發布其自研的倉頡編程語言
藍牙模塊在車載導航方面的應用知識分析
藍牙模塊在車載導航方面的應用知識分析 藍牙作為一種近距離通信技術,目前已標配車載行業,如下從以下幾個藍牙協議方面講述下藍牙車載導航藍牙基礎知
蘋果將通過自研芯片在云端推出AI功能
近日,科技界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據可靠報道,蘋果公司即將在云端推出強大的人工智能(AI)功能,而這一切將依托于自研的高端芯片。
華為即將發布天生會畫自研繪畫軟件
華為即將推出全新自研繪畫軟件“天生會畫App”,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期待。華為官方賬號已經開啟了對這款軟件的預熱,預示著它將為用戶帶來一場繪畫
華為Net Master+高清網絡數字地圖,加速邁向L4自智網絡
華為分析師大會隆重召開。在備受矚目的“加速邁向網絡智能化”主題論壇中,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NCE數據通信領域總裁王輝發表了主題為“Net Master + 高清網絡數字地圖,加速邁向L4自
炬芯科技攜手圓周率智能推出全球離線地圖導航方案
炬芯科技近日宣布與深圳市圓周率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雙方攜手推出了全球領先的離線地圖導航方案。該方案利用炬芯科技的ATS3089系列智能手表SoC芯片的高性能,結合圓周率智能的嵌入式地圖
中興通訊自研車載4G通信模組量產上車
近日,中興通訊宣布其自研車載4G通信模組成功實現量產,并已率先在上汽大通新途V80車型上搭載應用。這一成果的取得,標志著中興通訊在車載通信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能力邁上了新的臺階,為汽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