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微軟正為旗下服務器、未來 Surface 終端設備自行研發以 Arm 為基礎架構的處理器。服務器處理器將用于微軟 Azure 云端運算服務,還為某些 Surface 設備設計另一種處理器。
報道指出,個人電腦端使用 Arm 架構的處理器已不稀奇,先前高通就推出驍龍 8cx 處理器,近期蘋果 M1 處理器的亮眼性能表現,也證明了可行性。因此自研處理器的企業越來越多,不論資料中心服務器還是終端設備,更多企業希望借由自研處理器,擺脫對其他芯片公司尤其處理器大廠英特爾的依賴。
早在去年微軟就宣布新 Surface Laptop 3 和 Surface Pro X 不會搭配英特爾處理器,而是與 AMD 和高通緊密合作,為 Surface 系列生產客制化處理器,使 Surface 處理器多樣化,而不只依賴英特爾。與 AMD 合作方面,微軟以 AMD Zen+ 架構 12 納米 Ryzen 5 和 Ryzen 7 Surface 元件增加額外繪圖核心,并最佳化處理器,更適合塞入 Surface Laplop 3 的輕薄機殼。
AMD 客制化部門總經理 Jack Huynh 曾接受外媒采訪,表示 AMD 花費數萬小時與微軟攜手合作、共同設計,不僅最佳化 CPU 和 GPU,還最佳化整個系統的電源管理、記憶體頻寬、元件和驅動程式,打造有史以來最高性能的超輕薄筆記型電腦。
與高通合作方面,微軟在 Surface Pro X 使用高通驍龍 8cx 處理器架構的客制化SQ1 處理器,提高 CPU 和 GPU 性能。SQ1 是 8 核心處理器,是首款擁有 Kryo CPU 達最快 3GHz 時脈的處理器。據微軟介紹,這些 Kryo 內核適用于 Windows,能平衡高性能和能耗。之後微軟 Surface X2 又使用與高通合作的 SQ2 處理器,效能更提升。
目前,微軟大多數 Surface 系列產品都使用英特爾處理器,但 Surface 未來會更多樣化,還將推出自家個人電腦芯片。雖然微軟如同蘋果,在個人電腦市場市占率不高,但產品都定位為設計款的高階產品,有助于市場產生變化。
至于服務器處理器產品,微軟展現出自研興趣甚至高過個人電腦處理器。因微軟云端運算的競爭對手亞馬遜,早在一年前就推出自家 Arm 架構的 Gravition2 處理器,提高性能與成本優勢都獲得掌控。亞馬遜曾指出,與英特爾處理器相較,自研處理器有成本和性能優勢,這使微軟效法開始發展自研服務器處理器。
事實上,2017 年之際,微軟就已經宣布與高通和 Cavium 在內的多家 Arm 供應商合作,嘗試在 Windows Server 上運行 Arm 架構處理器,但僅用于微軟自己的數據中心,目的是評估 Arm 架構處理器在 Azure 服務中的狀況。對此,微軟認為 Arm 架構的服務器處理器對于內部的云端運算服務應用程式執行表現出色,其中包括搜索、儲存、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等。至于,對于是否會自研服務器處理器,微軟指出,由于處理器是技術的基礎,微軟將繼續在設計、制造和工具等領域加大投資,同時也加強與眾多處理器提供商的合作夥伴關系。
責任編輯:tzh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9瀏覽量
231205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30瀏覽量
104479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9瀏覽量
3692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